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沈念愣了一下,“现在吗?”

“还需要再休息一下吗?”诸明问。

沈念拿不准。她已经睡了一个好觉。但她还有一个问题想问诸明。接下来的行动肯定会直面陈青曼,她担心两人再也不会有这样独处的平静时光。

“为什么要加入这场行动?为什么不留在后方做研究,用你的能力升级‘诸言系统’?”

诸明一时没回应。过了好一会儿,他才举起双手。

“因为一个秘密。因为一个错误。因为有必须要夺回的东西。也是因为你。”

沈念不知道他的“秘密”“错误”和“要夺回的东西”是什么,但没所谓了。她轻抚他的面孔,从脸颊到下颌线,再到那颗熟悉的喉结。

然后,诸明用久违的方式抱住了她。

自从落入沉默时代,沈念再也没有被耳虫困扰过。但此时此刻,AURORA的一首老歌在她的脑海里回荡起来。

在他们留宿小屋的那一周,诸明想办法把SUV搞到了附近。期间少不了对原生植被的破坏,再加上军队进驻时在森林里生生开辟的一条宽路……沈念觉得,如果陈青曼找到了跟树木沟通的法则,说服它们吟唱咒语并不会是一件难事。

在小屋门口远望森林尽头的雪山时,沈念被轻撞了一下,小岳赶忙过来把她拉到一边。她没有听到SUV倒车的声音。

疫情刚引起重视、大家开始沉默时,沈念并没有觉得生活有太多不便。声音传递语言的功能有太多方式可以替代,手语,全息投影,多模态话语替代系统……很快就能适应过来。但完全剥夺一种感官是另一回事。

为了抵御无处不在的树语,他们的降噪耳设都开到了“反音模式”——螺旋形的银色小玩意儿释放出的信号甚至可以干扰听觉神经中枢的运行。沈念就好像走进了一间升级版吸波室,只是连自己内脏翻涌的声音都听不见了。平常身边细碎的声响仿佛是定位万物的信号,而落入全然的寂静就像陷入流沙与深海。沈念不断撞到东西、被东西撞,又或者被身后“突然”出现的人吓一大跳。大脑收集不到这一侧的信号,一直在分泌隐隐的紧张情绪。

沈念想起很久以前看过一本关于设计的书:“自然的声音可以反映出自然物体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比如一个物体在另外一个物体上移动的方式;还可以告诉我们物体的部件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是金属的还是木头的,是软的还是硬的,是粗糙的还是光滑的。两种物体相互作用时会发出声音,根据声音就可以判断它们是否在撞击、滑动、破裂、撕开、塌陷或反弹。有经验的机械师可以通过‘聆听’来判断设备的状态……

如果汽车没有任何声音,它们会杀人。美国国家高速安全委员会认为行人更容易被混合动力车或电动汽车撞倒,其概率远大于内置燃烧发动机的传统汽车……有些品牌的制造商会找心理声学、心理学和好莱坞声效设计师来开发自己汽车的声音……”

不幸中的万幸,他们还有诸明。他早早进入了无声世界,已经提前适应过了。诸明教他们利用周边视野关注物体状态,识别多模态眼镜的振动可视化符号,把一条条跳动的波形在脑内还原成声音……

在沉默中离开小屋的那一天,沈念的心里又开始流泪:感官一层又一层被剥夺,这就是人类苟活下去的代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