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控制一颗岩石星球,对利亚来说绝非易事。
但幸运的是,诺斯特拉莫星球上,精金的储量丰富得令人咋舌。要知道,金属含量越高,磁场调控星球运动的可行性就越大。
真正的挑战,是如何确保诺斯特拉莫在跃迁过程中不会分崩离析。
利亚一个人搞不定这种工程,但……谁让她背后站着整个赛博坦呢?
当赛博坦的科学家们应召而来,精心构思并打造出了一套行星级结构稳定技术。这项技术巧妙地将赛博坦引以为傲的先进科技,与此方宇宙中独有的黑科技材料完美融合,使得原本近乎天方夜谭的设想成为可能。
开启这项宏大工程的第一步,便是运用特制的增强材料,对星球板块交界处以及地质脆弱带展开全面强化,提升整体抗压能力,让整颗星球的“骨骼”更加坚固。
与此同时,地下城的建造计划将紧锣密鼓地推进。地下城的基座设计极为精妙,其基座将直接穿透地壳,稳稳锚定在地幔层,就像打桩一样,进行深层固定。
在能源供应方面,地热资源被巧妙地转化为地下城的主要能源。再搭配冷核聚变技术后,数十亿人口的能源问题便迎刃而解。不仅如此,充足的能源还能在地下城的出入口撑起穹顶力场,为进出的人们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相较于地球,诺斯特拉莫星球的环境在应对灾难性影响时显得简单许多。
拿海洋来说,地球一旦停止自转,引发的大海啸将会造成无数人的伤亡;可诺斯特拉莫……它根本没有海洋!自然无需担心停转引发的全球性海啸。
而停止自转导致的地磁减弱问题,则由硅基体电磁场弥补——在转移过程中,整个诺斯特拉莫都会被包裹在人工强电磁护盾内,确保内部生态稳定。
总之呢,带着一颗星球跑路,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意外和难题。
但没关系!问题嘛,一个个解决就是了。
与复杂的技术难题相比,诺斯特拉莫人的反应反倒让利亚省了不少心。
新的法律还在酝酿之中,尚未正式颁布。不过在这颗奉行暴力法则的星球上,自古以来形成的规则依旧得到所有人的认可——权力,向来只属于强者。
既然如此,那么掌握了整个星系最强力量的午夜幽魂组织,自然握有绝对的支配权。
“不必太过在意他们此刻的想法。当下要紧的是,先把工人协会、矿工联盟这些组织建立起来。等老百姓享受到了*人民当家做主*带来的好处,等他们发现自己不再需要跪着讨饭才能活下去时,自然不会再甘心把权力拱手让人。”
对于那些选择投降之人,利亚并未下令将他们处决,但他们的家产却被悉数充公,外加一道正义烙印——这几乎成了利亚麾下施法者们最常用的法术。
就连卡桑德拉,也因为学会了法术被安排去打烙印,结果她经手的罪犯一个个吓得跟受惊鹌鹑一样。
一旦被打上正义烙印,这些人的权利自然大幅缩水。
除了不能加入各种协会联盟外,学习法术的资格也被同样剥夺。
什么?有人想反悔造反?
来来来,正好大家最近内政工作忙得焦头烂额,杀几个不长眼的蠢货,权当调剂心情了。
内政民生领域,沿用努凯里亚和夜之城的经验,全面推行数字化教育和职业认证制度,让底层民众也能通过正规渠道摆脱文盲的困境,同时也在提升自身价值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产业升级同步推进。
关停效率低下,产出物品对流浪计划完全无效的工厂——譬如某些化学制毒制“药”厂,取而代之的新型工业集群和立体农业生产基地。
精金贸易进行调整,开采规模继续扩大,但所有利润都被定向投入,一部分用于民生改善,另一部分投入到流浪诺星计划之中。
诺斯特拉莫拥有五座巢都,经过详细的地址扫描和勘察,将底巢扩展成地下城被认为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
巢都原本是在科技时代的伟大建筑构想,最初是为了在不破坏行星生态系统与生物圈和谐的前提下,实现大量人类的聚居而设计的先进建筑。
然而随着技术的倒退,巢都逐渐失去了原本和谐共处的功能
如今的巢都,一代又一代人如同居住在一个宽阔的牢笼之中。他们未曾呼吸过真正清新的空气,喝的水也是不知道被循环代谢过多少次的水。大多数人从未见过人造光源以外的光亮,甚至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外界的存在。
但即便如此,巢都依然是一个庞大而独立的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一处栖身之所。
底巢,原本是循环系统的安置点,但如今这些系统早已荒废。巢都遗弃了这个地方,切断了此区域的水电供应,自此以后,底巢就逐渐沦为黑暗与混乱之地。
想在这里生活,就得忍受暴力的威胁、污染的侵蚀、停电的困扰以及隧道坍塌的危险。重重设防的定居点,是底巢中唯一尚有秩序的避风港,但这里依然存在危险,只不过从环境变成了人类。
以上便是科兹带领五人小队深入底巢前所掌握的全部信息。
当他们搭乘升降梯下降了十层之后,便只能依靠自己的双腿来完成后续的行程。
置身于巨大的落水管道之中,目之所及,最多的便是老鼠。
与下巢的老鼠相比,这里的老鼠更为畸形。有的脊椎扭曲,有的背上长刺,还有的浑身布满了令人作呕的脓包。
这些老鼠异常凶悍,竟敢主动发起攻击,然而,当它们面对陶钢装甲时,所有的攻击都显得徒劳无功。
唯一没有受到攻击的事科兹。虽然他身上仅穿着由勋章护腕转化而成的装甲,不过利亚在这套装甲上恒定了诸多法术。因此,那些老鼠对他避之不及,完全不敢靠近。
众人前行了一段路程后,原本肆虐的老鼠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而他们面前的管道也走到了尽头。
管道的尽头是一个废水蓄水池,但如今池内没有一滴水,只有厚厚的淤泥堆积其中。
在距离蓄水池十几米远的地方,是数条管道的入口。
通过鸟卜仪探测,一行人确定了方向,便启动跳跃背包跃至正确的路口。随后,又在错综复杂的管道网络中不断穿梭,接连更换了好几条管道。在一番辗转之后,终于踏入了一个高大的房间。
拱形穹顶下,古老破败的机械塔将整个房间塞得满满当当。其上的仪表盘与控制器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却因为生锈早已失去了作用。
满是锈迹的管道如同一条条蜿蜒的巨蟒,相互交错缠绕,肆意地覆盖在天花板上。偶尔,有水滴从锈迹斑斑的管道上缓缓滴落,宛如岁月流逝的叹息。
无论这个房间曾经在漫长的岁月里承担过何种重要的用途,如今,它都已被无情地废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