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强麻爪了,古有二桃儿杀三士,今天一块儿排骨成大难题了。
还是媳妇亲,罗晓倩主动夹给了马大姨:“大姨,你尝尝,看看志强心心念念的食堂做的咋样?”
马大姨也没客气,还真细细品了下。
最后得出了结论:“这排骨里,放冰糖跟辣椒了,老抽下的也重!”
这几样调味品,马大姨冰糖放的轻,辣椒跟老抽压根儿不放,也就放点儿生抽提个鲜。
于是总结道:“你们这大伙的师傅手重,咱们家不行,有老人有孩子的,还是稍微清淡点儿好。”
王志强嗦嗦筷头儿明白了,那就是想吃有味儿的,可以去食堂呗,总比饭店健康点儿。家常饭跟外头的饭,一个是红玫瑰一个是白玫瑰。
选哪个都惦记另外一个。
从所里中午食堂,几近满员的现状可以看出来。
可见大家都想吃点儿有味儿的。
王志强分享完食堂的排骨后,后知后觉:“我爸又没回来?”
李娟应道:“对啊,这不事儿快办完了,他这个老板得出面谢客。”
王志强撇撇嘴,对当下的这种风气,反正,不太看得上。
不过话又说回来,自古以来,酒桌上才能办成事儿的思想都根深蒂固了。
王志强不会头铁的要求他爹破坏大环境,顶天也就是管好自己。
想起媳妇说的,让王建国也一起去把把脉的事儿。
当场就在饭桌上提了起来。
李娟觉着,这倒是个好想法:“就是不知道你爸能不能喝进去那苦药汤子。”
既然提到这事儿了,李娟也多说了两句:“我跟你舅联系了,就明天吧,趁着周六,接上你姥爷去老中医那看看去。”
王志强记下了这点儿,准备等下午排值班的时候,就申请把周六给空出来。
不过还是问了句:“不等在医院稳定稳定?”
李娟淡淡道:“你姥爷不想住院了,觉着在烧钱,而且还没人包治好。动不动有白大褂背着他跟李柱嘀嘀咕咕,老说什么存活率存活时间啥的,他听着膈应。”
呃······这个理由挺强大,王志强专心扒拉饭,就没再接话。
······
周六早上,王志强开着车,拉着爸妈去舅舅家接姥爷。
出发的时候还想着,万一后姥姥也要跟着坐不下怎么办,结果到地方一看。
就舅舅跟姥爷俩人。
上车后,王志强也没多想,径直问道:“舅,你妈呢?”
李柱本来就沉重的神色,更难看了,从牙缝里挤了句:“她有事儿。”
王志强下意识的接道:“啥事儿能比······”
一句话没说完,后知后觉的停了下来。
车里气氛有些凝固。
过了会儿李柱打破了平静:“姐,你们早上吃了没?我这带的还有俩自家做的鸡蛋饼。”
话题转到正常交际范畴,车里空调的暖风才算发挥作用。
王志强乖乖的闭嘴当好司机。
老中医的家,正好在胡同把头的第一家,老远就看见他家的胡同。
没啥特殊原因,主要是胡同口停的车比较多。
李老栓有些激动,人多好呀,上门的人多,说明口碑好,口碑好说明有治好的例子啊。
于是下车的时候,腿脚就硬实不少,不像早上上车的时候,半拉身子都趴在儿子身上。
老中医家里的门没关,客厅也就是诊室里有四五个人静悄悄的坐着等,还有个人拿着方子往外走。
看诊台是个老式的掉漆一头沉的写字台。
旁边挂着用毛笔字写了一行字“诊费五十,盖不赊欠。”
背后的北山墙上,一个用玻璃框装起来的行医资格证高高挂起。
不知道又是一段什么故事造成的。
李老栓等候的这会儿,又陆续进来几个,出去几个。
这买卖做的,细水长流啊。
王志强发现,这老中医看的还是比较细的,一上来摸会儿脉就开始说你的病症,
什么“胃病得十年打底了吧?”,
“你肝不好,不是喜欢熬夜就是喜欢喝酒,!”
“千寒易去,一湿难除,你得有点儿耐心,这不是三两个月的事儿。”
······
越听李老栓精神头越好。
等到轮到自己,也学着其他人一样,把手伸了过去,一声不吭。
这老中医估计从早上开始就没直起身来,李老栓刚坐下,他就站起来去接水。
李柱基本的眉高眼低还是有的,于是试图帮忙倒水,被人制止了:“我一天就指着这点儿活动量呢。”
说完上下打量下李柱:“你这脸色,肾气不足啊。”
给李柱闹个大红脸,要不是碍着亲爹还没着落,高低要问问,不足到啥程度,还能充充气不能。
老头泡好水,先吹吹喝两口,这才伸手去摸李老栓的脉。
一会儿皱眉,一会儿“咦?”,一会儿又叹气。
时间明显变长了不少。
李老栓刚刚被别人鼓起的信心,缩回去了九成九。
这不有句话吗,不怕医生笑嘻嘻,就怕医生叹口气。
摸完左手换右手,老中医沉思了一会儿。
这才开口:“你这病的不轻啊!是头疼呕吐啊,还是晕眩啊?”
李老栓一开口带哭腔:“说的全中了,头疼,呕吐,头晕,有事儿没事儿还眼前一黑。”
老头相当淡定:“不要激动,你现在是痰瘀内阻的相当严重,来伸出来舌头我看看?”
李老栓比笑笑都听话:“啊!”
老头眯着眼仔细瞅瞅:“你看这舌头,舌苔厚腻,两侧有齿痕,是不还经常有浓痰?”
不提还好,一提,李老栓赶紧掏出手绢又吭哈的咳了几声。
王志强看着这一套辩证下来,觉着这老中医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于是等到李老栓拿到药方后,跟大夫申请:“麻烦大夫了,给我爸也给看下。”
作为当事人,王建国是最后一个被告知还有自己的事儿呢。
看着媳妇的眼色,也乖乖的伸出手,被判定为需要调理的一员。
老中医说的很是中肯:“没有病,但是有不好的苗头,这会儿是最好调理的。
扁鹊都说了,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这点儿毛病,喝我个把月的药就行了,今后得注意饮食,不然早晚是个消渴症,就是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