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里官差来常家村给刘勉报喜讯时,常阿四还在田里干农活。两年前常阿四第二次院试不中,就被常老三拉到田地里干活。那些比刘勉年纪大的孩子接续走上了和常阿四同样的道路,他们开疆拓土的征途只发展到邻村便被拴在这片土地上,一年四季只为填饱肚腩。而那些比刘勉年纪小的孩子们竟相继投机倒把,成了刘勉的跟屁虫。
跟着邻里乡亲,走到刘勉茅草屋外,挤在看客之中,常阿四看到刘勉母亲常氏乐呵呵地与那县里官差交谈,边上此起彼伏响起对刘勉的赞叹声,特别让常阿四留意的是其父常老三的声音:“阿四,看看人家刘勉,成秀才了,吃上皇粮了,以后更是飞黄腾达了,再看看你,不好好念书,只能下地干活了。年底给你找个老婆,早点结婚吧。”
常老三这回不是唬人的,年底时候真就带着常阿四各村各乡挨家挨户访问良媳,只可惜常阿四早些年的名声臭透了,没哪家的姑娘愿意嫁给他。
好不容易访到一个,是隔壁赵村家的姑娘。那赵村老汉见常老三领着儿子前来,让自家女儿躲在闺房,仅自己和老伴招待这父子二人。
赵老汉生了九个女儿,前面八个女儿都嫁出去了,住的地方从茅草房加修成了土坯房,现如今已成了瓦盖房。待赵老妇倒了茶递上,那赵老汉问道:“老三呐,你这孩子多大了?”
“十三了。”
“才十三岁就找媳妇,会不会早了些?”那赵老汉问道。
“唉,我这娃娃不会读书,考了两次院试都没过,连个秀才都没有,不如早点结婚,给我生个孙子。儿子不行,只能寄希望于孙子了。”
“可是我的闺女十四了呢,比你家孩子还大一岁。”
“大一岁不要紧,正好帮我管管我这儿子。”
“那年龄这方面没问题的话就商量怎么成婚吧。”那赵老汉道:“这礼数我也不多要,但是你们也不能少给,毕竟嫁女儿的,礼数收多收少,街坊邻居都看在眼里。收少了我这脸上也无光,就好像我这女儿不值钱似的。”
“知道知道。”
“俗话说,彩礼给的多,婆家就看得重。”那赵老汉再做一次铺垫道:“对了,老弟,你家有田吗?”
“有的。”常老三开心道:“田肯定是有的,要不然一家人吃什么。”
“多少亩?”那赵老汉道。
“五亩。”
“五亩怎么够吃的?”赵老汉细说道:“孩子成了婚,再生几个娃,那五亩怎么够吃?你说这些老人家或是大人省吃俭用就算了,再饿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你说对吧?”那赵老汉道:“至少要十亩。”
“老哥的意思是要我们再买五亩地?”
“不是,是再买十亩。”那赵老汉解释道:“两个年轻人结了婚在一起,难不成还和婆家人吃住用在一起?年轻人的生活还是要给他们自由比较好些。”
“了解了。”常老三问道:“还有什么吗?”
“你家有牛吗?”那赵老汉问道。
“有一头老牛。”
“就一头?还老牛?”赵老汉道:“看样子还得再买一头壮牛。老弟呀,你也不希望自己家孩子到时候自己耕地吧?还是说你打算让我家闺女嫁到你们家给你们犁田?”
“不不不。”常老三赶忙道:“就算是我和孩子他娘去犁也绝不会让令爱去干那种粗活的。”
那赵老汉听到这,脸色微微欣喜,继续道:“这最后的话就是彩礼了,我们这边的彩礼不用银子,用黄金。银子白花花,晦气;金子黄灿灿,喜庆。别人家都要彩礼五十两黄金呢,我们两口子最疼我们家小女,也不缺那点钱,就收个三十两黄金了。”
常老三见对方说完,才道:“老哥,就是容小弟算算,按你提的要求,买十亩地的话得着六百两银子,壮牛的话得一百两银子,三十两黄金合着三百两银子,这加起来得要一千两银子啊。”
“唉,老弟,此言差矣。”那赵老汉悠悠道:“我们家可没得你们一千两银子啊,也才要了三十两黄金而已。至于那耕地耕牛,那是给两孩子准备的,说到底还是你们自家的财产,怎么说是给我们呢?”
“是是是。”那常老三来此就是帮常阿四求婚的,赶紧收了嘴。
“不说其他,就这三十两黄金,你去问问,这算高的吗?老弟你要想想,我家闺女嫁过去,生的孩子是姓常还是姓赵?你要是嫌高就去别家,是我那宝贝闺女高攀不上。”那赵老汉满是讥讽道:“连个秀才都考不上,还嫌我们彩礼高。有本事你们考个秀才来试试,或是你们家孩子入赘我赵家,我们彩礼一分不要,还倒贴呢。”
站在常老三旁边的常阿四哪受得了这种气,攥起拳头要上,被常老三拉住手道:“是,老哥,这彩礼不算高。只是我们家一时半会儿也拿不出来,你看能不能通融通融?”
“这彩礼已经算低的了,不能再少了。”那赵老汉道:“这耕地耕牛成亲以后就得养家糊口了,实在是没得办法。要不,老弟,你去那风流田产问问情况?”
“风流田产?”常老三问道:“风流田产是什么?”
“难怪你不知道。”那赵老汉道:“这也是我那几个女婿告诉我的,十多年前就有了。他们当年来提亲时也没有田牛,多亏了那风流田产,既借地又借牛,现在那几个女婿女儿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别提有多奋斗了。”
“是嘛,有这么好事?”常老三不敢相信。
“当然有,不信你可以去问问。”那赵老汉道:“之前那风流田产还在行都司,前些年到州府里开了一家,去年就开到县里了,感情老弟运气真好,不用跑那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