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老六的老八
浑河血战之后,辽东大地上突然呈现出了一片短暂的和平,那些原本因建奴进攻而四散奔逃的明国百姓忽然发现他们身后的追兵消失不见,就连原本紧张备战的辽阳城也因多日混乱而逐渐平静下来。
这诡异的一幕就这么堂而皇之的发生在了辽东,以至于沈阳城外原本观望战场迟迟不肯支援又不肯撤离的总兵朱万良心里又有了其他想法。
后金大帐中的各旗旗主其实已经有了决定,从他们各旗伤亡情况来说,已经伤筋动骨的八旗军队并不适合继续进攻下去,毕竟北方还有海西女真、蒙古甚至更北的野人女真部落。
后金八旗旗主们其实很清楚他们自身的情况,打了胜仗尚且能够震慑住这些部族,可一旦战败或者被这些部族知道建州女真伤亡过大,谁也不敢保证他们什么时候就会过来偷袭。
更何况唐人通过晋商开出的条件真的很适合当前状态的后金,不说那些空中楼阁般的武器贸易,仅仅是开通旅顺和东港两个贸易渠道,对于当前的后金来说就非常重要。
努尔哈赤尽管有的时候十分冲动,但他毕竟是个枭雄,哪怕是不擅长经营,他依旧能够在暴怒之下留有一丝冷静,确保了他很清楚这样做对于后金的好处。
其实从努尔哈赤内心深处来说,晋商从口外蒙古绕道辽东的贸易并不稳定,这途中蒙古各部都需要层层扒皮,一点也不比大明文官们那种漂没差,实际能够运输到赫图阿拉的物资十分有限。
这也是后金一次次发动对大明战争的原因之一,毕竟掌控的人口越多,对于物资的需求量就越大,以晋商的运力来说,后金还真就没办法满足需求。
双方就这么在沈阳城下开始拉扯,通过晋商作为中间人,双方其实很容易就能够达成妥协。
可谁也没想到明军总兵朱万良这个时候又动了歪心思,他亲眼在浑河南岸目睹了浙兵和白杆兵的败亡,也在天黑后听到了北岸的炮火声,一直等到天亮才从斥候那里知道后金撤军十里。
城头倒是没有挂上什么特殊旗帜,但唐人一支小部队击溃了后金大军的事情他还是通过斥候的渠道知道了大概情况。
一开始朱万良还有些犹豫,毕竟他对唐人并不了解,在听说一支几百人的部队就能击退后金军队的时候,他也曾仔细琢磨过为什么会有这种事情发生。
只是那一晚在白塔堡睡的很香,并不清楚唐人使用了火箭弹和轻机枪,以至于在判断时他自以为是的认为是后金在白天与浙兵和白杆兵交手的时候损伤过大,唐人趁夜偷袭的时候后金并不清楚唐人有多少兵力,这才求稳而退兵。
基本判断没有什么问题,但后续唐人和后金很快便通过晋商做中间人谈判的事情他并不清楚。
朱万良看到的只有后金停止进攻,甚至开始将战利品和伤兵向抚顺关的方向转移,整个八旗军队似乎都有后撤的迹象,这说明后金应该不会再来进攻沈阳城。
而唐人只有数百人的队伍,根本不可能把整个沈阳城都纳入防守范围,所以对于城池的管控也不严格,这就给了朱万良手下斥候们打探沈阳城情况的机会。
朱万良得到的消息是唐人的领队将军是个年轻女子,而且在拯救了秦邦屏和数百白杆兵和浙兵残兵之后,仅仅是在沈阳城做修整,甚至还借用战利品和秦邦屏的名义在沈阳城内招募青壮当兵。
这就说明了沈阳城的情况基本快要稳定下来,只要后金不再进攻沈阳城,此战首功自然就会是秦邦屏的。
如果说仅仅是功劳被秦邦屏独享,朱万良倒是不至于有什么想法。毕竟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北岸血站的时候他可没有派遣一兵一卒去帮忙,不跟着分润功劳也没有什么。
但事情却不能从这个角度去考虑,毕竟自己是总兵,麾下还有三万士卒,诺大一场大战,浙兵和白杆兵以及新军都到了全军覆没的地步,自己这边却没有丝毫伤亡,事情传到京城总归是说不过去。
于是乎朱万良赶忙又开始下令让士兵们修复渡桥,趁着浑河还在封冻,一个白天便恢复了南北两岸的交通,然后便直接派遣了一千士卒率先过河,以协防沈阳城的名义要求进城。
朱万良并不清楚唐军的武器有多么强大,他的想法也十分简单,那就是仗着自己麾下人手更多,先以大明总兵的名义把部队安插进沈阳城。
一旦部队进入沈阳城,双方人数对比巨大的情况下,沈阳城很容易就会被他掌控,到时候这一战的胜负手和过程就全是他一个人说了算。
他完全可以把此战胜利算在自己头上,直接给朝廷汇报‘大捷’,让麾下幕僚润色一下奏报,把北岸与后金血战的场景说成是自己指挥之下打出来的。
至于浙兵、白杆兵以及新军全军覆没就可以说成是这三支军队不服从指挥,被建奴突袭而导致覆灭,多亏自己力挽狂澜关键时刻背水一战才击退后金。
这种事情对于朱万良来说还真就没有多少心里负担,毕竟浙兵的根子是戚少保的戚家军,如果戚金活着,他朱万良多少还有点顾虑,毕竟人家戚金是参加过壬辰战争的,资历够老,谁也说不准背后有谁支持。
可如今戚金已经阵亡,大明整个北方军伍同行都不待见浙兵,抢他们的功劳也不会有人来给浙兵说话。
白杆兵那里倒是不好办,不过就看秦邦屏是不是懂事了。如果懂事,他倒是不介意在奏报中给秦邦屏留点面子。要是不懂事的话,朱万良并不介意用战场抗命,扰乱友军阵型的名义将其斩杀。
石柱马家确实有点实力,但在朱万良看来其实也就是个名头而已,秦良玉如今已经回石柱募兵去了,马祥麟一个后辈哪有资格开口,更不要说留在山海关的还不全是白杆兵主力,他朱万良麾下三万将士可不会给马祥麟争辩的机会。
心思婉转,最后剩下的也只有新军和唐人不太好处理。前者是徐光启大人刚刚训练出来的队伍,新皇帝很重视,所以朱万良不得不慎重,感觉自己有可能需要拿下沈阳城后多分润一些战利品给对方才能摆平。
至于唐人,无非是几百人的小队伍而已,仗着突袭能让后金退兵,从朱万良的角度来说,也就是后金伤亡太大,跟唐人没什么关系。
事实上到了朱万良这个地步,他其实多少也是听说过一些唐人的事情,只不过在他看来那些传闻有点夸张了,估计是唐人自吹自擂,花了钱请人帮他吹嘘的结果。
斥候来报,沈阳城内唐人的军队清理出了数百车的战利品,粗略估算有百万两白银之巨,这才是朱万良眼红的真正原因。
他很清楚这些钱财的来源,也因此朱万良很清楚具体的数额不会低于两百万两。这笔钱是个什么概念,对于当前时代来说,这几乎就是大明辽东一年的军费开销,更是辽东将门和辽东文官们还没来得及转移的财富。
还没进城,朱万良就已经想好了这笔意外之财的去处,也因此他的效率格外高,就在后金刚刚开始运送伤兵和战利品退往抚顺关,主力部队仍在沈阳城外十里大营驻扎,正在通过晋商管事与城内乔羽进行谈判的时候,朱万良那一千先锋部队便已经抵达了沈阳城下。
后续大部队井然有序的渡河,并且在渡河之后直接就在城外开始搭建营地,俨然摆出了一幅与沈阳城形成掎角之势的架势。
这让努尔哈赤和八旗旗主们有些发懵,不明白这支根本就没有被他们当回事的明军为什么会突然渡河,而且还摆出了这样一幅姿态。
皇太极的反应最快,他也是八旗旗主中最为了解大明的人,因此他一眼就猜出了朱万良所部的那点小心思,不屑的对努尔哈赤说道:“父汗,这是明国人的老传统了。打仗的时候躲的远远的,等打完了仗,人家再凭借兵力优势和官职优势回来摘果子,我估计这朱万良应该是想要从唐人手里拿走沈阳城,甚至跟京城的小皇帝吹嘘是他击退了我大金。”
其他几个旗主一脸鄙夷的瞥了一眼朱万良驻军的方向,莽古尔泰甚至直接朝着地上吐了一口:“这狗东西倒是想的美,父汗,儿子请战,只要一个冲锋,我大金勇士就能把眼前这支明军击溃。”
其他几个旗主也象征性的叫嚣了几句,但大家的目光始终停留在努尔哈赤身上,实际上是否有这个心思,还真不太好说。
努尔哈赤其实也有点冲动,他的内心是想打一仗来缓解一下士气的,毕竟刚刚和明军精锐交手过,士气正是低落的时候,如果能一战击溃眼前这支明军,后金勇士的士气至少也能恢复一些。
可他心里也很清楚这么做反倒是会便宜了城里的唐人,据他所知唐人和大明之间还是有些龃龉的,毕竟唐人原来辽东这件事本身就可能是大明安排的,晋商管事也传来消息说了这是唐人自己的决定,根本就没有告知大明。
所以他眼珠子一转,对着皇太极说道:“如果我们适当后退,这支明军会不会和城里的唐人发生冲突?”
皇太极自然知道自己父汗是个什么想法,可从大局考虑,他还是决定劝说几句:“父汗,以明国人的德行来看,只要我们后撤,他们是一定会与城里的唐人发生冲突的。”
“甚至因为唐人数量少,又没有合适的名义,唐人还有可能会放任明军进城。到时候别管唐人武器如何强大,明军占据数量优势,又突然发难,唐人很有可能会被击溃,甚至完全歼灭。”
努尔哈赤眼前一亮,正要开口下令,却没想到皇太极赶忙补充道:“不过儿子不建议父汗这样做,这么做看似是唐人和明国人之间的冲突,就算将来唐人回来报复,这仇也只能记在明国人身上,看似对我们十分有利,但儿子觉得如今我大金还是应该以贸易发展为重。”
努尔哈赤微微皱眉,显然对于皇太极的这番说词有些不满,但他没有开口,甚至没有询问,而是把目光从代善的身上扫了过去,后者立刻会意,知道这是需要自己来开口发问的意思。
代善其实心里是认同皇太极的判断的,尽管他也不太喜欢这个胖胖又阴险的老八,但他很清楚如今大金的物资储备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状况。
看似繁花锦簇,蒸蒸日上,实际上随着俘虏增多,地盘变大,大金的产出早就跟不上消耗速度了,如今还能维持下去,靠的全是大金勇士四处劫掠才能维持。
如今沈阳城没能按计划拿下,这意味着大金接下来的物资补给是个很大的问题,所以代善尽管心里认同皇太极,却也只能硬着头皮问道:“老八,这唐人和明国狗咬狗,关我大金什么事,他们打起来才好,要真是明军拿下沈阳城消灭了唐人,我们反过来宣称帮唐人友邦复仇,再拿下沈阳城不是更合适么。”
努尔哈赤眼前一亮,满意的对着代善微微点头,很明显他觉得代善的这个说法更好,甚至他看到其他几个旗主明显也有这类想法。
皇太极微微皱眉,他自然也看到了努尔哈赤和其他旗主的表情变化,心里多少是有些不满和不屑,但他很清楚这种态度下努尔哈赤的性格其实是已经做了决定,自然也不好在这么多人面前违抗自己的父汗,因此他只能点头笑道:“还是大哥看的通透。”
这算是默认了代善的说法,其实皇太极对这种做法是非常反感的。倒也不是他心善,或者不愿意渔翁得利。
而是皇太极一直对情报格外关注,可以说如今的大金旗主中,他皇太极是唯一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至少对于大明以及大明周边的情况,他了解的远比努尔哈赤和其他旗主更多。
所以他很清楚唐人的实力,甚至还通过晋商渠道和明国其他士绅官员的渠道了解了倭国九州之战的一些细节。
也因此皇太极十分清楚唐人的脾气德行,说好听的是唐人较为强势,说难听点唐人比土匪还土匪,很多地方他们大金都不见得能比得上唐人的匪气。
跟这样一群人打交道,占便宜的事情就不要想了,人家打琉球还随便找了个理由,打倭国九州的时候可是连理由都懒得编。
真要是沈阳城里那支唐人军队被明国人干掉,那以他了解的唐人情况来看,唐人绝对会组织大军来辽东复仇。
不说唐人会不会和明国正式开战,最起码唐人大军介入辽东之后,大金可就不得不仰人鼻息了。到了那个时候唐人可不会再拿沈阳城跟大金置换东港,人家直接自己派兵来打,大金什么好处也拿不到,说不准还得顺手被唐人揍一顿。
皇太极其实还有一个情报没有说给努尔哈赤,那就是晋商管事通过唐人渠道传递出了一个唐人已经出兵的信号。
据说唐人会安排一个唐人将军带领一千野人女真来辽东救援沈阳城里的唐人,这消息很明显就是唐人自己释放出来的,或许只是为了恫吓大金,但皇太极却不敢不相信。
唐人在明知道大金有多少兵力的情况下还敢只排除一千人,而且还是野人女真组成的队伍,这一点其实可以说明很多问题。
首先便是唐人十分自信,他们应该是还有许多昨天那种能够连续发射的火枪以及火箭,人家在武力上并不在意大金有多少勇士。
其次就是野人女真和建州女真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有合作,有统治,自然也有杀戮和仇恨。
皇太极可不清楚唐人会带哪一种野人女真来辽东,但从他内心来说,个人判断很明显有仇恨的野人女真才是唐人的选择。
野人女真本身并不能够对建州女真产生威胁,这主要的原因是野人女真的武器装备很差,很多野人女真甚至都没有铁器,弓箭的箭头还在使用动物的骨头制成。
可要单纯说战斗力,皇太极其实是非常忌惮野人女真的。毕竟人家才是真正在山里生存的狠人,每次去抓野人女真或者和野人女真部落发生冲突,在山林环境中建州女真也是要有伤亡的。
如今唐人提供武器,那些野人女真的战斗力就只能更强,这一点皇太极是可以预见的。
之所以还没有把这个消息汇报给努尔哈赤,说穿了其实也是皇太极自己有点小心思。
从大局上来讲,就算唐人真的带来一千野人女真,辽东的局势也只能更混乱,暂时还不存在对大金构成威胁的可能。
所以皇太极反倒是希望唐人的介入能够和大明发生冲突,甚至最好也能顺带手收拾一下他那几个脾气火爆的兄弟,也只有他那些脾气火爆的兄弟麾下勇士减少,未来在父汗去世之后,这大金的权柄才能落到他的手上,不然他还真就不知道该如何与其他兄弟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