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锦衣卫传说
世界上从来就不缺少聪明人,而大多数聪明人往往会选择低调隐藏自己聪明才智获得的信息,因为只有这样做,他们才能凭借领先他人的判断来获得更多的先发优势。
就比如徐光启和宋应星的谈话,实际上这个结论不仅仅是他们两个人能够推测出来,岛津家族和毛利家族对策也是隐隐有些推测的。
那些能在第一时间搞到编制组织雇佣兵跟着唐人出来打仗的家族也不乏这类聪明人,所以大家对于唐人如此‘自大’的表现都很容易做出同样的推测,差别只是有些人愿意相信他们自己的判断,而有些人觉得这种判断是‘天方夜谭’而已。
能够成为一方霸主的人基本很少有蠢货,很多势力的首领和高层或许会因为信息因素对某些判断发生偏颇,但只要消息收集的足够多,无论什么时代,这类人群都能推测出大概局势走势。
所以德川幕府也好,岛津家族和毛利家族也罢,大家无非就是还不清楚唐人的底气究竟来自于哪里,毕竟他们并不清楚唐人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展现他们的实力。
所以岛津家族和毛利家族选择了观望,放任安排在琉球的两支队伍投降唐人,以此先在唐人那里抢占一个合作的基础。
说白了就是两个家族也在等待唐人和幕府可能发生的战争,作为大家族,他们都需要真正的见证了结果之后才能做出最后的选择。
至于德川幕府要是笑到了最后也没有关系,反正岛津正雄和毛利敬幕都是家中庶子,一个庶子率领家族叛军背叛家族,这事和家族可没有关系。
尽管德川幕府通过安插在九州的探子也传递回了相应的情报,甚至德川幕府的幕僚们也因此做出了同样的判断,但很多时候正确的判断并不意味着正确的选择。
不说德川幕府的当代家主是否具备高超的领袖能力,仅仅是为了确保德川幕府对倭国的控制,他们出于自身利益考量也不会准许一个外国势力来轻易挑战他们的威严。
这件事说白了德川幕府想要获利的初衷也仅仅是希望唐人打败岛津家族和毛利家族,他们可以在这两个家族失败后,以复仇或者维护倭国利益的名义胁迫各地大名与他们共同抵御唐人。
但他们绝对不会一开始就因为对手强大而直接选择投降,这一点是任何一个势力都不敢做的,因为权利可从来没有轻易放手的情况出现。
自身的体量和地位确保了幕府不会坐视唐人登陆九州岛,而在此之前九州岛各大名又总是习惯性的联合在一起反抗幕府的渗透,所以当岛津家族和毛利家族在琉球战败投降的消息传回倭国的时候,幕府也只能硬着头皮组织大军登陆九州。
琉球之战在一天内结束,管委会自然会利用无线电将这个消息第一时间传递回台南,甚至为了配合宣传,彭少杰甚至公开了具体支付给各方佣兵的支票金额,而且明确了后续百分之四十款项会在登陆九州的当天给予各家代表结算,而且还是按日付息的借款模式。
对外的理由也很简单,考虑到九州之战胜利后需要各方佣兵遵守管委会调度,确保各家佣兵能够服从分配战利品。
大家都很清楚九州财富有多么庞大,所以需要用这笔资金当做保证金来减少可能存在的风险,但考虑到各方确实因此延缓了获得资金的事实,台南管委会愿意就此事给予银行定期存款利息作为补偿。
这种事情只要报纸详细解释,对于刚刚取得大胜的台南唐人来说,还真就不需要担心各方势力会因此有什么想法。
事实也是如此,相比于琉球那地方的收益已经被倭国人提前运回了九州,平户和长崎开港的时间和规模可远比琉球更大。
所以这个时代的大明海商对于九州的财富有着更加直观的感受,或者说心里预期更高,所以对于唐人要求追加保证金,并且还会给这笔保证金银行利息的事情,各家势力觉得无可厚非,甚至觉得唐人的做法很公道。
毕竟以台南唐人如今的声望和气势,就是唐人真的不给后续那笔资金,大家在拿到百分之六十的情况下也是豪赚了一大笔,这些钱已经足够让大家满足了,谁也不想因为后续那些尾款的事情再跟唐人发生矛盾,反倒是不少家族甚至希望唐人黑掉他们的尾款,因为那样就意味着唐人做事不公,凝聚在唐人身边的势力就会出现松动,毕竟没有一家势力喜欢身边有一个庞然大物存在。
当然高额的利润也会让不少家族希望能够追加投入,因为大家也都有了徐光启和宋应星一样的推测,那就是唐人对于登陆九州甚至挑战倭国德川幕府是有底气的。
所以这种时候面对一场摆明了能够拿到好处的事情,大家更希望能够增加自己在这场盛宴中获得的份额,而且锦上添花或许不能改变唐人对自家家族的看法,但你不做,别人却做了,这就会在无形中失了一分,甚至很有可能别的家族在这方面获得了唐人的认可,那么无形中自己家这边就会因为比例问题少了几分收成。
彭少杰之所以要扣下百分之四十的尾款也并不完全是为了追加保证金,说白了那都是借口而已,作为一个穿越者,彭少杰怎么可能不在这场战争中把他能想到的赚钱方式都用上,所以这笔钱其实是被他转移出去用作开盘了。
通过陆庆春、林枫、孙有财等人的关系网络,彭少杰在此战开始之前就从银行抽调了大笔资金拿去在大明东南沿海以及台南等地开了赌局。
他们自己私下和大明各方势力组的局可以靠着概率学来计算赔率,从而确保赚钱。还用大笔资金在大明和周边国家的赌坊里下了重注,为了确保收益,陆庆春还安排了不少人手去那些消息不算灵通的地方释放烟雾,毕竟唐人很多的情况都是传闻,倭寇确是实实在在和大明有过交手。
把倭寇二十年前能组织二三十万大军的消息大肆宣传,再把联军部队成分复杂,训练时间短暂,武器装备繁杂等消息散播出去,这种靠假消息开的盘子自然很容易忽悠那些赌棍选择买倭寇赢。
这有点诈骗味道的操作对于彭少杰等人来说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毕竟具体在大明境内散播消息的都是大明人,他们只是在背后操盘而已,就算将来那些赌棍有怨气也怪不到他们身上。
而且林枫很会做人,他这个善财童子最近已经在台南靠着撒钱换回了不少名声,这一次干脆由他出面私下跟所有穿越者联系,把这些操作给大家通气,相当于带着大家一起赚钱,基本盘可以说是非常稳的。
管委会不会直接参与这种事,但是对于能带所有穿越者一起赚钱的事情,管委会也不敢真的出面去叫停。
说白了钱是大家的,赚了也是大家在分,坑的无非就是本时空的赌棍,能有什么心里负担。何况也不止是大明一个国家被他们这么操作,周边的安南,朝鲜、马尼拉都没有被他们放过。
甚至为了坑那些欧洲海商以及那些跟随一起出征的各家势力,他们也没少在暗中宣传联军的坏消息,夸大倭国人的实力,反正这一波确实是赢麻了。
当然不少合作良好的大家族彭少杰还是提前给了消息的,至于人家怎么选那就跟彭少杰没关系了。
更何况为了能再赚一波,彭少杰还故意截留了百分之四十的尾款,表面说是追加保证金,实际上对外传递的是什么信号,很多不明真相的人都会有所怀疑。
这样彭少杰就可以堂而皇之的追加投注,再加上倭国幕府确实召集了十多万部队,琉球战报也在报纸上公布出来了,大概率在赚一波的问题不大。
可以说仅仅是第一波赌局,彭少杰就把台南管委会关于这一战的所有开销都赚了回来,有着不少家族和情报人员以及大明锦衣卫的合作,彭少杰也不担心那些投了重注的赌坊敢赖账,不说唐人刚刚打了胜仗,就是锦衣卫和那些家族也能确保这笔资金顺利回笼,所以这场仗在盘外就已经确定了胜负手。
部队还在琉球岛上修整训练的时候,彭少杰已经通过赌局联系上了好几位因为此战破产的欧洲海商了。
这些人毕竟并不了解唐人的底蕴,说白了此战之前他们也只是觉得唐人的火器强大,却从来没想过唐人会靠着一支临时拼凑的队伍如此轻松的拿下琉球,所以总会有那么几个赌棍愿意在巨大赔率的面前低头,自然也就难免会出现这些破产到自家海船都赔进去,只能留在台南打工的欧洲海商。
彭少杰也不是善心大发想要扶持这些人,单纯就是想让这些人背负上台南银行的贷款,下辈子给唐人打工。
所以他‘大发善心’的给这些破产海商提供了一笔贷款,支持他们赎回自己的海船,然后让他们在台南重新招募水手前往马尼拉或者巴达维亚去做贸易。
彭少杰也不需要担心这些人开船跑路,毕竟台南这条航线贸易的利润很容易就能让这些人解决身上的负债,除非这些人能忍心放弃台南贸易的利润,否则大概率这些人都会回来。
更何况陆庆春也会在这些海商的船上安排人手,或许这些短期培训的人也有可能叛变,但在掌控了这些人的家人,又承诺更好的发展和财富之后,大概率还是可以以此控制住这些人的。
这算是多加了一道保险,同时也算是第一次尝试收买欧洲人为唐人服务。陆庆春的计划是希望这些人能够成为唐人的带路党,靠着慢慢扶持这些人亲近台南,以此来渗透到欧洲去。
当然这个计划的周期会很长,而且根据这个时代的交通来看,大概率这些投入失败的概率会很高,可总要迈出第一步才行,所以财大气粗的台南管委会对此也不太在意,本着有枣没枣打几杆子的想法也就让陆庆春提前安排了。
除了这些安排之外,管委会也在此战结束后意识到了己方展示的武力有点太大,已经成为区域型的势力,如今无论是面对大明还是周边其他国家,基本上都会被对方看成是一个类似国家的势力。
所以在通过无线电征询了邵威的意见之后,台南管委会也借着拿下琉球的机会正式向大明泉州府递交了藩属国文书。
说简单点就是台南管委会希望大明能够正式认定台南为大明的藩属国,承认台南拥有藩属国待遇以及台南如今掌控区。
这样的操作其实是完全违背管委会在刚刚登陆台南时给自己设定的形象的,只是考虑到台南发展的速度很快,各方势力很有可能在倭国战事之后效仿李旦集团加入台南体系,所以管委会不得不在这个时候获得一个公开的身份。
此外就是大明藩属国其实还有很多隐藏福利,比如朝贡贸易体系可以让台南借着这个体系直接向整个亚洲各国开启海上贸易,这一点远比欧洲海商那种直接闯进人家港口的方式更加简单方便。
因为根据大明的朝贡贸易体系来说,藩属国之间是可以自由进行贸易的,也就是说,只要大明承认了台南是大明的藩属国,根据大明开具的藩属国证明,周边各国就得接受挂着台南旗帜的商船进港补给和贸易。
这一点很重要,别看当前时代各国之间还没有后世那么繁杂的国际关系,贸易体系和关税体系还没有成型,但各国海港城市的关税可从来没有低过。
就拿大明在澳门设立的关口来说,表面交给大明的税并不算高,但是广州府和皇帝安排的太监可一点不会少收。
但实际上朝贡贸易体系之间的关税却是有一个大家彼此默认的价码,根据陆庆春从锦衣卫那里得到的消息来看,这笔关税远比葡萄牙人在澳门那里需要缴纳的关税低很多,甚至可以用天壤之别来形容。
所以某种角度来说,朝贡贸易体系尽管只是一个封建体系下的产物,但或多或少还是给了亚洲范围内朝贡体系间的国家提供了便利,这也是很多时候欧洲海商更愿意选择直接开战的原因,因为他们并不能享受这份待遇。
当然这也并不是朝贡贸易自身就考虑到了这些因素,而是这个贸易体系的存在时间足够长久,可以说从大明立国之后就存在了,再往上追溯,甚至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
也就是说,这种情况更像是长久贸易形成的默契,这条亚洲海上贸易航线因为存在的时间够久,大家之间已经完成了妥协,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明货币输出也间接形成了这个局面,说白了就是大明的工艺导致铜钱结算体系更受朝贡贸易国的欢迎,甚至很多周边国家都有吸纳铜钱当做自己货币的习惯。
使用同一个体系内的货币进行结算,自然也要比欧洲海商更有优势。
当然这其中也不排除本地人欺负欧洲海商外地人的一些情况发生,比如整个朝贡贸易体系的国家都知道大明的丝绸、瓷器是高附加值商品,这些玩意从秦汉时期就开始对外出售。
汉唐以前就走西域卖去中亚,宋代开始南下走海陆去印度和阿拉伯半岛,或许亚洲各国对于外面的世界不够了解,但这并不妨碍大家知道中亚那些国家能把这些东西卖出高价,做了上千年生意,这玩意一直都没降价,摆明了外面的价格更夸张,自然在过手的时候就要多收点油水才算正常。
其实锦衣卫方面还给陆庆春传递来一份很有趣的情报,其中也是关于这些商品流通的,只不过这玩意没有在正史里出现过,所以陆庆春也不敢保证这条信息是真的,所以他也只能拿回来和大家当个笑话讨论,可某些角度来说,这条消息反倒是更容易引起穿越者们思考。
根据锦衣卫的消息来说,大明也好,之前的大宋也罢,其实华夏商人之前一直都有考虑过将大明的商品卖到更远的地方,而且并不是一点也不知道欧洲的情况。
在和中亚商人贸易的过程中,华夏或多或少都能知道一些欧洲的消息,而且关于欧洲地区丝绸和瓷器的价格,商人们通过各自的手段也是了解过的。
只是碍于早期中亚地区距离华夏太远,朝廷无力将武装影响投射过去,商人们缺乏官府支持,自然就没办法顺利通过中亚直接将商品卖到欧洲,只能任凭中亚商人当中间商赚差价。
宋元以后海上贸易航线逐渐成熟,早在郑和之前,通往阿拉伯半岛和东非的航线其实就已经被开通了,甚至郑和前往麦加的路也不是他开拓出来的,而是通过阿拉伯商人的领航员带过去的。
所以华夏对于航海和这个世界的了解并不算少,只是碍于那边沙漠比较多,自然环境不是很好,对于那些原住民的兴趣不是很大而已。
据锦衣卫内部传说,郑和船队在东非海岸线的航行其实就有绕过非洲前往欧洲的打算,毕竟上千年间华夏人多少也能从阿拉伯人那里套出一些他们转手商品的倾销地,所以传说中郑和下西洋也带有了开拓欧洲航线的打算。
这种传说也不算是无的放矢,毕竟元朝都打过去了,明朝一点消息都不知道也不现实。事实上锦衣卫在洪武朝的时候就收集过蒙古人绘制的地图,这方面无论是锦衣卫也好,大明开国的那些将帅也罢,其实都有渠道获取欧洲的一些消息。
只是距离实在太远,大明前期又一直没有完全解决北方蒙古人,出于战略考虑,自然也不能得罪阿拉伯人。
大明需要中亚地区的势力托住留在中亚和欧洲的蒙古人后代,也需要在战略上能够有其他势力参与分裂蒙元,所以这部分生意也就做到了中亚为止,让利给中亚地区的各方势力才符合大明的利益。
所以从元朝分裂一直到大明建国,整体情况上来说,这或许就是影响华夏海外贸易只能走到中亚的原因之一,或许传说中大明停止海贸未必就所谓的‘靡费’,也未必就是民间贸易真的能让朝廷放弃海外贸易的利益,这其中未必没有大明的整体战略考虑。
这一点对于所有台南穿越者来说都觉得很扯,因为至少史书上并没有相关记载,这样的内容当成是野史小说来听还行,至少在拥有关键性证据之前,没人会觉得这就是事实。
只是陆庆春对此却觉得可能性很高,因为从大明的种种表现来看,很明显停止海外贸易的理由非常突兀,而且毫无逻辑可言。
而且大明锦衣卫在郑和航线沿途的各个港口都留有暗线,这也说明至少在永乐朝时代,大明就已经对中亚地区有了了解,甚至都有可能掌握了中亚地区的军事和经济方面的情报。
有了这些消息和情报,就足以说明大明在永乐朝时代至少就拥有了整个亚洲的大体地图,或者说拥有了元朝所有辖区的地图。
有了地图,有了中亚地区对抗元朝的情报,再结合元朝灭亡后分裂的状况,要说大明一点手段都没有,鬼都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