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 第60章 【短篇纪实(上)】颐和园旁的那院和那群孩子(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0章 【短篇纪实(上)】颐和园旁的那院和那群孩子(上)

【短篇纪实】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60、颐和园旁的那院和那群孩子(上)

顾雪林(京城翎管王)

我写这篇文章,是想用孩子的视角,看很多年前,孩子眼中的世界!

(马未都曾写过一篇文章,谈“大院文化”。在我眼里,1955年出生的马未都,还是个孩子,甚至王朔、冯小刚、姜文等人,也不过都是比我小的孩子。我搞收藏,也曾在bJ的一些古玩市场和地摊见过马未都,彼此不熟,但打过招呼。那时他瘦瘦的,绰号叫”瘦马“。后来,也是看到马未都写的一篇文章,说中国现在的收藏家都浮出水面了,我很惊诧!你自己浮出水面去做”文化名人“,怎么能说大家都浮出水面了呢?)

在上世纪60年代初,在bJ西直门坐32路公共汽车,往颐和园方向开,在西苑站下车,向南望去,是一大片稻田,稻田的南边是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的一片红楼。在西苑医院的西边,是一条小河,河的西边是一条小路,小路的西边是由南往北的五座两层筒子楼,据说是清末清兵新兵营。大楼的西边是一大片灰色的围墙。这是我对这所大院最早的记忆!

有筒子大楼的北院,叫北一院,当时,北一院的东边有五座筒子楼,西边也有五座筒子楼。对面叫南一院,东西各有六座筒子楼。南一院西五楼和西六楼,是当时的一所小学。

大院的南、西和北面,被一条小河围绕着,四周是铁丝网,只有东面是灰色的围墙。大院的南面是六郎庄,西面毗邻颐和园,北面有一个日军占领时留下的圆形水泥碉堡,碉堡的河对岸,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街,小街上住着不少老bJ的居民,由东向西通往颐和园,在小街的最西头,是当时的颐和园小学。据说,这条小街上住过《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他在此写下“举家食粥酒常赊”的晚年家况。

据能看到的零星回忆录,这里在日本侵华时期,是日军宪兵集中营,关押过中外战犯。日本战败投降后,这里是国民党日军战俘改造营。

建国初期,北一院和南一院曾是“华北革命大学”所在地,之后,华北革命大学分出了中国人民大学、bJ外语学院等陆续迁走了。华北大学的一部分直到1963年才彻底迁出,迁出前,因为学生很多,沿西墙(大院的东墙)盖了很多厕所,臭气熏天,我们孩子们称之为“茅房大学”!

当时,南二院还有几座日军留下来的红楼。另有南平房,是几座由东向西连成一片的四合院。

大院里有一个很大的坡形的露天剧场。露天剧场的东面原是一个舞厅,后来改成舞厅食堂。露天剧场的北面,是绿树成荫有蘑菇池(幼儿游泳池)的幼儿园,蘑菇池有蘑菇造型的喷水装置而得名。

在我最早的记忆中,我幼儿园婴儿班(3岁)是在bJ交道口的“大兴县胡同幼儿园”上的,记忆中那是一个非常大的四合院,一个模糊的记忆是,每次上幼儿园,我总是坐在大轿车上看着车窗外的bJ。每次车一进西直门,我就知道,快到幼儿园了。

小班时,我来到大院的幼儿园。那时,幼儿园只有一片北平房,中间是一个大礼堂兼饭厅,两边是幼儿教室和卧室。1958年,在幼儿园的中央盖了“蘑菇游泳池”,一时间,成为幼儿园的标志。1959年,在幼儿园的南面盖了一排新的幼儿园活动室和宿舍,室内装饰非常漂亮,我们曾到里面参观过,可惜没有机会入住,1960年我们就幼儿园毕业了。

我对幼儿园的记忆是零星的,印象最深刻的有:

刚到大院幼儿园时,是上小班,幼儿园的厕所是男女生共用的,而且是开放式的,今天想起来,还有些不可思议。

幼儿园小朋友们洗澡时,也是男女生在一起,阿姨们也基本上是赤裸,那时我们倒没有什麽非分之想,毕竟还只是个孩子,但总留下了一些记忆的画面,至今难忘。那时,班上有的女孩家庭营养条件好,遗传父母的高个基因,个子很高。阿姨们有时会议论,这些孩子看着个子挺大的了,不应当再在一起洗澡了。但也仅仅是说说而已,一切照旧。

我们在幼儿园的生活还尚有保证,记忆深刻的是,那时我们总是排着队,举着粥碗,等老师往每人的粥碗里放一勺肉松。我看着那一勺肉松,嫌少,总希望阿姨能再放一勺肉松,往往还举着碗,不愿往前走。

我二姐提前一年上了小学,在我上幼儿园大班(日托)时,她已经是小学二年级小学生,接送我上幼儿园的任务,常常由她负责。记得有一次我二姐对我说:“你们幼儿园的馒头白,你放学的时候,给我拿点来。”一次,我在吃饭时,偷偷往口袋里塞了一点白馒头。放学时,我二姐问我白馒头的事,我从口袋里掏出,已经搓成一个黑球了,气得我二姐把那个黑球扔得远远的。

那时,幼儿园北面是一条小河,在我们幼儿卧室的外面,是一条长长的走廊,每到夏天,走廊里总是蚊子很多,天花板上爬满了蚊子。阿姨们把布缠在一个竹杆的头上,往走廊的天花板上顶蚊子。天花板上几乎每天都是血迹斑斑的。那些蚊子,不知吸了我们小朋友多少血!

1958年,幼儿园的中心位置,修了一个蘑菇造型的幼儿游泳池,非常漂亮。夏天,老师发给我们一人一条绿色降落伞布制成的游泳裤,我们在蘑菇池里嬉戏打闹,相互泼水,留下了终生难忘的美好印象!

1960年夏天,我和我幼儿园的小伙伴们在班主任陈老师的指挥下,排成了三行,照了我们在幼儿园时期的唯一一张全班合影

——————————————————————————————————

小资料:

1、大兴胡同,明朝属教忠坊,称大兴县,清朝属xhq,清乾隆时称大兴县胡同,光绪时称大兴县署胡同,民国时复称大兴县,并将县署两侧胡同分别称为大兴县东胡同与大兴县西胡同。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大兴县东胡同、大兴县西胡同并入,改称大兴胡同。后撤“县”,称大兴胡同至今。

大兴县始置于金,是其时的大兴府首县。元灭金后,设大都路总管府,撤大兴府。明初,国都南迁,大都路总管府改为北平府。永乐元年(1403)改北平为bJ,北平府升为顺天府,下设大兴、宛平两个依郭县,以鼓楼为界,东为大兴,西为宛平。清因之。县署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在今大兴胡同西口北侧。

民国十七年(1928),首都南迁,bJ又改为北平,二十四年(1935),大兴县政府由北平迁驻大红门。县署改为他用,今被bJ东城公安局占用。

据载,大兴县署旧有大门,仪门、大堂、二堂至署内六层。大门之内有监狱、土地祠、县丞和典史署,占地四千平方米。现大部建筑拆除盖楼。大兴县署对面有大兴县城隍庙,庙西有万善寺,尚存,作为民居。明清之时,有城隍出巡祈雨活动,民国后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