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公子你缺媳妇吗 > 第二百二十五章 地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好!”宋雪妃便点点头。

那侍女赶忙给她预备了洗澡水,并给她更换了廖元梅给她准备的衣裳。

宋雪妃沐浴更衣之后,舒服地躺在了床上。

侍女们熄了烛火,安静地退了下去。

宋雪妃双手枕在脑后,静静地思索,如何才能找到龙蛋,并把龙蛋从地底取出来。

毕竟,传闻之中,那些人是把龙蛋藏在了皇宫附近。

虽说现在,这里不是皇宫,只是城主府。

但是,城主府附近,也必定是戒备森严的。

她想在这个地方寻找龙蛋,是真的有点困难的。

但是无论如何,她也得把那颗龙蛋找到。

龙族子嗣,不论生死,也绝对不能在凡俗之境受如此苦楚。

即便那是个半人半龙的孽种,她也绝不容许这样的事情存在于世。

转过天来,凌晨五点钟,她便被一阵钟声吵醒。

她不大想起床,但还是爬了起来。

打开房门,就见门外已经站了一排侍女。

这些侍女恭敬地站在那里,手中捧着盥洗用具。

见她把门打开了,侍女们训练有素又无声无息地进了寝殿,服侍她洗脸更衣。

宋雪妃倒是很习惯这种服侍。

毕竟,她曾经是凰丹,也曾经是大帝姬。

梳洗之后,她去了正殿,和苏瑾辰一起吃了早点。

早点很丰盛,不过他们两个连十分之一都没有吃完。

苏瑾辰开口对领头的侍女道:“以后不要如此奢靡了,只准备一成的饭食即可。”

“是!”侍女乖乖地应承了下来。

等到二人吃完早点,一名女官踩着小碎步从外边走来,仪容大方。

进来后,她给二人施了礼。

“令使大人安好,在下易怀岫,乃是城主府的大管事。”

她先是自报了家门,随后又道:“我家城主派在下来同令使大人说一声,她这会子正在开府会,暂时无法陪同二位贵客游玩,要等到八点钟,会议结束,她才能陪二位出去游玩。”

“如果二位觉得闷,在下可以在府里四处逛逛,府里有处花园,精致颇好的。”

苏瑾辰看了宋雪妃一眼。

宋雪妃便开口道:“好,如此,那就劳烦易大管事,带我们先在府里逛逛。”

那女官便陪着他们两个游览起这北燕城的城主府。

宋雪妃一边走,一边同这女官攀谈着,打听此地最有特色的土特产,众人闲逛到了御花园。

经过一处戏楼,女官笑着请二人上了观众席。

“这里是我们府里的戏楼,城主大人的夫君苏大人喜欢看戏,时常会请些戏班子回来。”

“苏大人已经请了两个戏班子,这会子都在后台扮着呢,二位怕是也走累了,不如在此看两折子戏,歇歇脚。”

宋雪妃点点头,“我也是爱看戏的,说起来,我的家乡还流传着这么一出戏呢。”

她便将自己之前在码头那边茶叶店和车夫口中听来的传说说了一遍。

“听说,这出戏就出在昔日的北燕城,我还听说,那龙子就被镇压在皇宫外的海眼里,就不知道是哪一口海眼,我是真想开开眼界。”

女官开口道:“要说,这个传说,自打我儿时就有听说,只不过,我也不知道那海眼在哪里。”

“而且,三百年前,还有一次大的地动,据史料记载,那年的地动,大半个北燕城都毁了。”

“便是有什么海眼,在那一次地动之中,怕是也被掩埋了。”

“哦?”宋雪妃露出讶异的神情。“北燕城还有过地动?”

“是啊!”女官低头算了算,开口道。

“应该是三百五十二年之前的秋天,当初的那一场地动,毁掉了大半座北燕城,还有前朝的整座皇宫,全都塌陷到了地下,当时的皇帝也和皇宫一起陷落。”

“之后,前朝将都城向北迁移了一百八十里,重建的都城,由当时遇难的那位皇帝在封地的一位皇子继位的。”

“咱们这座城主府,就是在那之后重新选址修建的。”

“哦……”

宋雪妃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就不该进入都城。

但是如果不来京城,他们怕是也打听不到这么重要的消息。

二人在女官的招呼下,坐了下来。

不一会儿,便从楼下上来两个人,一男一女,男的年纪在六十岁左右,女的四十多岁。

二人手中全都捧着一个朱漆描金的托盘,上边摆着齐刷刷的两排竹牌。

女官笑道:“这两位是戏班子的班主,这位程班主是祥鹤班的班主,这位唐班主是百花班的班主,这祥鹤班所有的角色都是男子,旦角都是男子扮的。”

“这百花班中恰恰相反,所有的角儿都是女子,凡男子的角色都是女子反串的。不知二位想听哪一出戏?”

宋雪妃莞尔一笑,“刚刚恰好说到传说中蛟龙被镇压的故事,不知道你们这两个戏班子,有没有这出戏?”

两位班主笑道:“自然是有的!”

“既然如此,那你们两个戏班子,每个戏班子给我演一遍,让我瞧瞧。”

说着,她拿出两张银票,在二位班主手中的托盘上,各放了一张银票。

她早就知道,自己以后花钱的事会遇到不少,所以特地在储物戒指里放了一些银票。

想用的话,可以随时取出来。

这银票虽然是纸的,而且是薄薄的一张,但是拿去官银号,就能兑换出一百两的足银,所以两位班主都很高兴。

宋雪妃笑道:“唱得好,我还有赏!”

两位班主全都得了赏钱,便道了谢,然后急匆匆地回了戏台子那边的后台,打发自己手底下的角儿们卖卖力气。

不一会儿,台上就开锣了。

宋雪妃看面前的条案上有瓜子,便抓了一小把,漫不经心地嗑了起来。

她之所以会点这两处戏,纯粹是为了寻一些线索。

通常,自古流传下来的故事和戏曲,总是会有原型的。

就算是会被艺术加工,也总归是有这么个人,或者这么个传说。

说句实话,不是宋雪妃看不起古代人。

而是古代人没有电视,没有网络,在获取信息这方面实在是有点弱。

所以想象力是有局限的。

他们即便是编故事,也都是找现实之中的人物,或者是在史料或者各地县志之中找个人,加以编造。

也就是所谓的艺术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