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农家小书商 > 第十九章 映月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对于阿秀不想学唱戏,小鱼还专门找到秋彤解释下,

本来两个女孩是买来跟她学艺,没想到她们读书天赋不错,江小鱼想培养成自己的人。

“秋彤姐,对不住你了,本来想买跟你学艺的,没想到三个丫头都不愿意,只能你再去选个人了,这回死活都要让她跟着四喜班才行。”

秋彤不在意的一摆手,“嗨,没关系,现在人手够,村里年轻女娃有的是,就是好看的不多,有你教会的化妆,完全可以弥补,没想到就多花个眼线眼影,脸上粉在擦上淡淡的腮红,化完妆我们都认不出那是二丫了。”

秋彤说的二丫也是四喜班的演员,艺名叫燕容今年都二十多了,这次出演劈棺惊梦的女主角,按照江小鱼教会的方法化妆,那叫好看,要想俏一身孝,往台上一亮相一身白衣老抢眼,一个普通的小青衣居然火了,

当然更火的是夏旭阳,他的扮相俊美,现在已经是京城的偶像人物。

这天江小鱼打扮齐整出,带上吴婆子和秋月,秋月办成小书童的模样,上街去溜达

江小鱼的目标是京城的读书人,杂志社要办起来就需要有人投稿,所以她就要在读书人聚集的地方打转,或者去国子监附近溜达,宣传下,希望能有人来投稿,尽快出一期京城周刊。

老白提供几个具体的地方,今天她就打算去看看。

她们先去是一个叫映月楼的地方,这是一个世家名流开的书画坊,一楼卖书画文房四宝等,二楼类似茶馆,供来此读书人交流印证,吟诗绘画,京城的读书人来此人可不少。

江小鱼打扮一看就是个念书的小公子,虽然出门带个老妈子,很奇怪,但是也没人侧目,她踱步上了二楼,这地方很宽敞,来了百十来人不成问题。

墙上挂了很多字画,看得出都是名家之作,但是小鱼对水墨画不是很懂,不过有些字写的真漂亮,有风骨。

里面的书生们三三两两,有站有坐,有的在探讨字画,有的吟诗作对,有的在对弈品茗,所有人都彬彬有礼,说话斯文。

江小鱼也见过不少读书人,到这里才感觉京城读书人的学识和气质确实比其他地方要高一筹,就是见识方面都比其他州府的读书人强多了,

江小鱼让吴婆子和秋月在角落等候,其他家小厮书童都在哪里站着。

站在那些讨论的书生身后,听听他们说话,还挺意思,虽然很多她也听不懂,

江小鱼真的不擅长这些,她上辈子也就是个普通人,还上的是艺术院校,重来一辈子能写会画已经不错了,虽然大家都夸她有才华,可是自己知道怎么回事,

她这是聚集上下几千年艺术精华,拿前人的东西用而已,根本不算什么,归根结底她就是普通小女人。

最后她找个位置坐下,挥手叫过伙计给上壶茶,这里笔墨纸,茶水是收费的,角落有柜台专门给各位公子们服务。

有些书生围坐一桌,喝茶聊天,不是诗文就时政,最多是这界新科进士们,

江小鱼自从京城就一直在忙,居然都忘记开春的会试和殿试,她来的时候,殿试正好结束,红榜张贴出来,她没注意,科举考试槐树村的人更不关注,所以也没人说起。

张雪峰没有参加这次会试,他自觉水平不足,还要磨炼几年,正好张大人要升迁去府城,张雪峰想换个的书院好好在学习下。

书生们都在说什么状元榜眼探花啥的,探讨他们会试时候文章,前三名要公开张贴,让天下举子们看的。

又有几个书生提起四喜班唱的劈棺惊梦,“张兄,劈棺惊梦,那部戏你去看了没有,我觉得作者太过分,怎么能让王半仙幻化成俊美书生的模样,那不是侮辱我们读书人。”

“不就是一部戏,都是编着玩的,计较那个干什么,我倒是对那个王半仙和那个孙公子经常看的京城周刊感兴趣,特别是王半仙给老婆念的上面的一则消息。”

“张兄是说,有个青楼女子失手杀人,被带上大堂审问,那女子直接随口作词一首,审案的大人就放了那女子。”

“对啊,那词写的真好,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能写出如此好词的册子,究竟在哪里能看到啊,我问了好多书肆都说没听过,可是戏里穿的服饰,吃的东西,带的首饰明明京城都有店铺卖,怎么就京城周刊没有呢,真是让人费解。”

有个书生不屑扯下嘴角,“什么京城周刊,我看就是哗众取宠,根本没有那种书,是写剧本随意瞎写的。”

“什么瞎写,你胡乱能写出那么好的词,那你现在写一首给大家看看。”几个书生七嘴八舌就争执起来,

别人也开始加入进来,讨论京城周刊的事情。

江小鱼听到这里,起身走到人群中,插口说道:“几位仁兄,说起京城周刊,小弟倒是知道些许消息。”

所有人都看向江小鱼,原来是个面如冠玉的小家伙,看着面生,“你是哪家书院的,我怎么从来没见过你。”

“小弟姓江号清溪,梁州人士,刚进京没多久。仰慕京城的文化氛围,又想和诸位仁兄们交流下,所以经人介绍来此,刚听你们说京城周刊我倒是知道一二。”

众位书生听他一说都感兴趣的,催着她道:“那你快说说,哪里能看到京城周刊。”

“这种叫周刊的,应该是类似朝廷邸报,每隔固定时间出一期,内容五花八门,我们老家就有,但是不叫京城周刊,叫青山周刊,我想两种应该是类似或者就是一家出版的。”

“哦,原来是这意思,不知道兄台可知道京城哪里能买到。”众人恍然,然后问她。

“我听说金家也是梁州人,估计是从哪边传来,京城还没有发现,也许过些日子就会有消息了,到时候众位仁兄可以去周刊社投稿,让自己的作品能被更多人看到。”

江小鱼这样一说,让很多上了心,自古文人重名气,要是自己写的文章能传扬的更广,岂非能提高在读书人中的名气。

很多人心照不宣的笑笑,众人又谈论起其他的话题,江小鱼总能说些很新颖的观点,让这些古代文人惊叹。

看看时候差不多,江小鱼就和众人告辞,说是有空会经常来和大家交流的,就回去了。

接下来几天她又去不同的地方,结交很多读书人,不经意间宣传不少京城周刊的事情,

京城文人间流传京城周刊要征稿的消息,能在上面刊登自己的文章,让所有读书人瞩目。

就连有些稍有名气的名士都听说了,但是什么京城周刊在哪里大家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