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819章 斯大林的最终认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通过旗语和口哨,靶子后面土坑里的士兵知晓打靶已经结束了。

短暂的打靶时间给予这位士兵是巨大的心理刺激,今日测试的不是一款新式步枪和轻机枪吗?怎么火力相当于重机枪?士兵一直蜷缩在坑里,在其正上方一片不大的区域正是子弹的密集落点。

连日来气候相对干燥,子弹弄得尘土飞扬,当士兵站起身,他第一个动作先把身上厚厚的尘土拍打干净。

他接着爬出土坑,赫然看到靶子上密密麻麻的弹孔。

“这……究竟是怎样一种武器!”

一介小兵的内心都被震撼了,然而他只是一介士兵。

他不敢怠慢,猛地拔掉深深插在土中的标靶铁杆,接着拖拽着整个靶子就往靶场的发射点走去。

没有经过多久,士兵将标靶拖到了射手,乃至斯大林本人的面前。

靶子送抵了,围观的所有人屈从于好奇的本能纷纷聚集而来。

费德洛夫和几位最具专业素养的枪械工程师们,他们无畏于斯大林的气场,直接凑到靶子边。当然,斯大林也需要这些专家为之讲解。

靶子就平摆在地上,场面令围观者震惊,甚至于枪械射击者、射手本人也为之震撼。

杨明志不禁扶扶自己的眼镜,只见这幅钢板人性标靶,它本身是一个奔跑人形的形象,钢板上密密麻麻布满弹孔。更疯狂的是,在弹孔的四周,钢板也都凹了下去。

明眼人都看得明白,子弹飞行了四百米后依旧保有很强的动能,子弹打穿了三毫米的钢板不假,还对周边的钢板带来巨大压力。

此情此景,斯大林陷入兴奋,也对乌斯季诺夫急切的命令:“快点,你快数数有多少个枪眼。”

到了现在,伏罗希洛夫知道自己的赌局已经输了。事实就是如此,自己只能表示遗憾。

不过,看到了这番惊人的场面,大清早的跑到内务部的偏僻靶场,此行确实不亏。

杨明志蹲在靶子边,很快,乌斯季诺夫一脸惊讶的蹲在其旁边。

“别列科夫同志,你已经取得很大成功。现在,我们得把弹孔数清楚。”

“是!我现在很激动,让我们一起来统计。”

这两人蹲下,很快,他们的周边聚集了更多的人。

几位苏联的高级领导人,最具盛名的枪械设计专家,他们完全放下了身段,围着钢制标靶站成一圈。

乌斯季诺夫奉命统计弹孔,然而当他数到第五十的时候突然犹豫不决。

“糟了!”

“您怎么回事,同志?”杨明志问道。

“您的命中率太高,我……我数混淆了。算了,再好好数一遍。”

斯大林一直围观着,近距离看着钢板,他突然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他还不知道这是所谓“密集恐惧”的正常反应,当缓过精神后他也亲自目视数弹孔,很快又数晕了。

废了一番力气,奉了命令的乌斯季诺夫才完成了最终的统计。

数据出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

乌斯季诺夫的额头渗着汗珠,他站起来,紧张的向斯大林汇报:“报告领袖同志,弹孔数量……”

“数量有多少?快说!”

“有一百一十九个!”

“什么?您再说一下?”

“是一百一十九个。”

“这么多?!”斯大林一时间不敢相信这一疯狂的数字。

伏罗希洛夫亦是不敢相信,因为这完全颠覆了他的认知,这便多嘴说一句:“数字可靠吗?您数了两遍中途还有数错的情况。一百五十发命中这么多,也许您应该再数一下。”

本来,斯大林觉得这个数字已经非常优秀,或许里面还有纰漏?

斯大林希望更完美一点,便命令乌斯季诺夫和别列科夫一起,好好再统计一下。

要说还是杨明志脑子好使,确实自己的枪械打出了在他人看来恐怖的成绩,对于自己而言,该成绩确实优秀,也算不得惊艳。

毕竟在另一个时空,班用轻机枪在四百米的短点**度是惊人的,只有连续扫射时子弹才越来越飘。唯一让杨明志兴奋的,就是自己完成了极为成功的复刻。

杨明志想到一招,反正打完的弹壳散落一地。他将空弹壳插进弹孔里,只要看看还有多少弹壳未被插进,就能获悉精确的命中率。

最终,还有三十个弹壳留在草地上,事实证明了更为疯狂的事,分明是乌斯季诺夫数少了。

惊人的事实摆在大家面前,打出一百五十发子弹,四百米的命中率高达80%,而且飞行了四百米,钢芯的子弹还能打穿三毫米的钢板。

班用轻机枪和它所用的弹药,不仅精度极高,杀伤威力并不比莫辛纳甘逊色!

斯大林陷入兴奋中,其他人亦是如此。

大家其实都在看斯大林的态度,只见得苏联的最高领袖,高高兴兴的走近传奇的别列科夫将军面前,一双有着巨大权力的双手,狠狠的拍在将军的肩膀上。

杨明志结结实实的承担了这下落的力度,看看斯大林的脸,他已经完全明白自己已然成功。

“别列科夫同志!谢谢您,为我们伟大的苏维埃祖国研发了惊人的枪械,您今日让我看到了奇迹。”

“斯大林同志……您……也许我……”这一刻,杨明志受宠若惊。

“哈哈,您不用紧张什么!我对您的两款新枪非常满意,想必其他同志也是满意的。”说着,斯大林看着乌斯季诺夫:“怎么样,您现在满意吗?”

“我非常满意,斯大林同志。”乌斯季诺夫故作谨慎的说明:“或许我们还需进一步实验。明的问题是有限的,我们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将军从新西伯利亚带来了一批子弹用于实验,我们可以将这些子弹打完。”

“哦?还有这方面的必要吗?我觉得新枪的实验到此为止,接下来我们要进行大规模的生产。”

“这!”乌斯季诺夫不想惹斯大林的不快,可他是负责全联盟武器生产的关键人物之一,即便别列科夫的新兵器再好,它能否进行量产,确实需要进一步的检查。

这一刻,乌斯季诺夫大起胆子:“斯大林同志。新枪能否实现量产,我们还需考虑成本问题。这件事我们还需研究一下。”

“难道还要研究什么?”斯大林瞬间皱起眉头,严肃的表情让人畏惧。接着又问到杨明志:“别列科夫同志,您告诉我,生产一支突击步枪的时间,比之莫辛纳甘如何?”

“这……比莫辛纳甘更快。”

“比冲锋枪呢?”

此事的杨明志亦是当仁不让:“相比于波波沙,速度可能不相上下。”

“很好,我相信您。”斯大林点点头,又看着乌斯季诺夫,“现在枪械的发明者说明的非常清楚,您就不要质疑什么。我现在决定,别列科夫同志的新枪靶场实验完全成功。您是负责武器生产的关键人员,我给您五天时间,给我拿出一套量产方案来!明白了吗?”

“我……我明白了!我会很好的完成这些。”

乌斯季诺夫的回答有些有气无力,他当然非常乐见于钢板上密密麻麻的弹孔,也非常不喜欢斯大林武断的决定。其实他觉得杨明志的新枪量产问题不大,可就是不喜欢斯大林不听自己以及其他专家的意见,甚至没让那些专家说上两句,就做出了重大决定。

事情到了这般田地又能如何呢?斯大林的最高统帅,命令就是绝对的,自己只要和其他同志聚在一起,到了十月六日给斯大林拿出一套靠谱的量产方案。

似乎靶场实验的事到此为止,其实不然。

两支班用机枪和四支突击步枪留在了靶场,乌斯季诺夫执意继续留下来,和一众专家们进一步的进行打靶实验,直到为本次实验准备的弹药打光为止。

斯大林不为难麾下的这位年轻有为之人,其人的责任心与务实精神令自己满意。再说,当斯大林冷静下来后,也觉得自己的决定有些武断了。

然军令已经下达,新枪的量产工作是必须要落实的。

新枪在靶场上的性能是惊艳的,正如乌斯季诺夫强调的那般,能否实现量产还需考虑成本之类的因素。斯大林谨慎的觉得自己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如若那些家伙还是一片异议可怎么办?量产是必须的,毕竟自己一下下了命令。但量产的数量自己并未说明,如此是生产一万支还是十万支,这就是以后会议要研讨的。

对于斯大林来说,十月一日的事情并非特别重要。经历了此事,他的新枪好了很多,精神压力也为之减轻。

斯大林从未跟杨明志说过,自己几个月以来因为顿河伏尔加河地区胶着的战事操碎了心,已经弄得有些精神萎靡。

今日,他整个人精神为之一振,干脆邀请杨明志一起在克里姆林宫共进晚餐。

如此邀请,难道可以拒绝么?

杨明志最终没有再和乌斯季诺夫说上几句话,他仅与格里申科上了车,至于年轻的多布洛夫,则留在靶场,代替自己为执意继续测试的乌斯季诺夫等人讲解。

大家各有各的任务,杨明志以极大的殊荣坐上了斯大林的专车,甚至于之肩并肩的坐着。

如今杨明志已经不那么觉得斯大林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之人。

斯大林是一个人,即便身处高位,他也会因为兴奋顾不得自己的形象。

这不,一路之上斯大林变得有些话痨,枪械实验的事给予其很大的精神刺激,整个人变得非常健谈。

其所提问的无外乎几个关键点,枪械的生产时间与成本。

他尤其问到了一件事:“经历了这次莫斯科之行,您回到新西伯利亚后,您下属的工厂也该投入生产。我有意让您的工厂专职生产突击步枪。您告诉我,如果一个工厂全力生产,您一个月能拿出多大的产量。”

该怎么回答呢?

对此杨明志早就有这方面的想法,并希望找个机会亲自和斯大林说说此事。没想到是斯大林率先提出,杨明志赶紧说:“一天二百支,这样的产能基本是可以保证的。但是生产的第一个月,工人技术水平相对生疏,或许到了第二个月,每个月的产能就能装备一支步兵师。”

“您确定吗?”

“我非常确定。”

“很好。”斯大林深沉的点点头,“一个月六千支,我明白了。”

至此,斯大林没有再说什么。杨明志倒是希望斯大林再话痨的说些话,不曾想身边的老家伙突然一言不发,这种严肃让人慌张。

当车队进入红场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了,期间包括斯大林也是简单的吃点苏联人百吃不厌的面包块,即便那面包有些硬邦邦的。

杨明志最终会在共进晚餐后回到旅馆,在此之前,他在大克里姆林宫的一个房间里休息了一阵子,甚至还洗个了澡。

宫里常驻的专业理发师,更是按照杨明志的要求给他剃了一个干爽的圆寸,还把脸上下巴的所有胡茬剃了个干干净净,甚至还清理了一下鼻毛。

所以,当杨明志按照约定的饭点,再度出现于斯大林私人餐厅时,斯大林觉得年轻的别列科夫更加的神采奕奕。

“呵呵!别列科夫同志,我命人给您理发怎么几乎给您剃光了头发?看来那个谢尔盖不是个优秀的理发师。”

“不!斯大林同志,这是我的要求。”

“真是奇怪,您比我们的儿子还要年轻一点,却不爱惜自己的头发?您还没有到五十岁呢?我现在都看到您的头皮了。您还是先坐下吧,现在菜肴还没上来,您好好给我说说,为何要剃这样的发型。”

“我……”

“您不要说,让我想想。啊……优秀的将军总会把自己剃成光头。看来您还是比较谦虚,并没有彻底剃干净。”

这一刻,杨明志根本想不到斯大林怎么突然对着自己的发型指指点点。确实,时隔一个月后,自己真是一咬牙一跺脚给头发来了一个一了百了。

毕竟是男人嘛,清洗头发一块肥皂就够了,极短的头发最是好打理。他这么干的初衷真是为了清洗方便,顺便掩盖自己因为长期的操劳乃至沼泽地物资匮乏营养不良导致的脱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