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玄幻魔法 > 大明第一昏君 > 第二十二章 三司会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有关于皇上的事情从来都是传递得最快的!更何况皇上破例开宫门召见孙传庭。这让所有原本准备看孙传庭笑话的所有人都感到震惊。

特别是皇上准备大刀阔斧将卫所制度改革,更是让文武官员都心头一颤,不知道多少被杨素此举损害到利益的人,起了异样的心思。

而杨素那一番百姓无粟米充饥,那朕要让他们吃上肉糜,则成为他们最好的攻击把柄,朝野上下纷纷议论着杨素的这句荒唐话,更有人在幕后操控着舆论,将矛头直指王承恩,说这个阉贼在蒙蔽皇上。

倒是寻常百姓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心里异常欢喜,在百姓朴实的心中自然觉得皇上身为天子绝对不会说假话,皇上既然许诺让陕西灾民吃上肉粥,那肯定是有办法的!

皇宫中这两日本来就有禁军和锦衣卫连绵不绝的往新城运送粮食,这个消息自从那日运粮的马匹受惊,将车上的粮食散落一地之后,在京城就变得人尽皆知。

然后从皇上说要让陕西百姓吃上肉粥之后,先是有人不信,但在所有人惊骇的眼光下。

当天下午,禁军就开始从皇宫里面运送肉干前往陕西,整车整车的肉干,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原来皇上是认真的,并不是和他们开玩笑。朝野上下,原本准备看皇上笑话的人,都默默无言,而百姓则纷纷拍手称快,反而羡慕起陕西的灾民了!

这肉干可不是寻常人家能够经常吃到的东西,在这个年头,就算是京城百姓,想要吃一顿肉,那也得等到过年,或者过寿的时候才有那么一小块。

而原本众人以为会掀起轩然大波的军户改制,成立建设兵团一事,在明报加急刊登发布天下之后,反而得到了下层军户们的一致拥护,这对世袭的武官来讲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皇上此举断掉了他们的根本。

但对于备受压迫剥削的军户来讲,却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纷纷赞颂皇上圣明,并没有引起其他人们想象中的抵制和混乱。

前线用命的将士,也没有对杨素的决策有所异议。反倒是许多将士听见了陕西卫所的改制之后心生羡慕,连年不断的征战,已经让他们身心疲惫,许多将士都想着若是能够回乡,就算是种地,也不无不可。

更何况皇上许诺的是让他们日后能享受皇庄待遇,皇庄施行的政策,经过明报不断的宣传,已经在大明深入人心,所有明朝的百姓,都对参加皇庄成为庄民趋之若鹜。如今在直隶省,一提起皇庄,就让所有旁边的百姓羡慕!

而军户们能脱离战场,享受皇庄的庄民待遇,又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京城的粮价,经过皇宫运粮一事之后,已经开始有所下降,加上后来皇上又下令京城粮食许进不许出之后,更是让所有米商知道皇上的决心。

米行的所有商人都是有着不同利益的,并不是一块钢板,各有各的诉求,各有各的后台。

有胆小者见皇上居然有

-----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如此多的粮食,又对他们频施狠手,已经开始偷偷的卖粮,不再遵从米行之前定下的规矩。

毕竟他们从粮食产地,在短时间内将大批粮食运往京城,这其中的损耗比起往常来讲花费的成本更高!

若是不趁着粮食价格还在一两一石之上将粮食卖出去,肯定会亏本。

越是这种心理,京城的粮价跳水的越严重,一日之间京城粮食价格下跌了三次。

已经平复到往常的一两银子一担的价格。追涨卖跌是人的天性,如今皇宫中又开始运出源源不断的肉干,这样所有米行的商人,更是大吃一惊,恨不得将手中的粮食纷纷抛售。

然而就算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有一些商人,想着自己的后台硬。

还心存侥幸,加上先前存下的粮食极多,舍不得在这个时候低价出售。就比如严会长和王老板等人,这几人所运到京城的粮食,占整个米行的三成。

他们却并没有跟随大流的抛售粮食,而是将粮食都攒在手中,准备就算是京城粮价跌到低谷,他们也不会亏本卖出去。

最多再运到其他地方卖掉,反正如今大明硝烟四起,许多地方都缺粮食。

这次占据大义的杨素可不那么好说话了,陕西缺粮而有些商人却发着国难财,锦衣卫又将他们的后台通通的探查清楚,杨树如今可不会再顾及他们,怕引发朝廷动荡!

一声令下锦衣卫,便将所有囤积粮食不贩卖的米行商人通通缉拿归案,所有粮食收为国有,这一举动引发了朝中的轩然大波,文武百官和各路言官,一时纷纷上奏。

说锦衣卫无故捉拿百姓,屈打成招,构建罪名,无法无天!请皇上惩治锦衣卫!

杨素却视若未闻,将所有奏折扔进火盆里面。

温体仁等一众阁臣求见,却被杨素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

之后又有以成国公朱纯臣为首的勋贵来求见杨素,却被杨素直接赶回家,命其面壁思过,不许跨出大门一步。

而上奏刷存在感的言官当中有言辞激烈者,则被杨素命锦衣卫将其捉拿下狱,送进北镇抚司大牢中,与文震孟和之前灵堂上闹事被杨素关押的一众言官作伴。

明朝的大臣们对此反而不毫畏惧,为了自己各自的利益和心里时刻想要搞个大事情的刷名声的想法。

更加疯狂的向杨素发起了雪花般的上奏,言辞越发激烈,上升到教育的程度。

这件事情闹得朝中乌烟瘴气,不得安宁。终于杨素顶不住压力,在群臣们的请求下,命大理寺卿肖明与左都御史张延登、刑部尚书冯英,三司会审在京城中公开审理此案。

就在文武百官以为自己胜利的时候,锦衣卫捉拿米行商人一案,在大理寺公开开庭审理。

内阁大臣们顾及面子未曾前往,在文渊阁内等待消息,但许多言官与六部中的中级官员却亲身前往,监督审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