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命记 > 第六七八章 山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崇祯十三年六月十一日午时前后,烈日当空,万里无云,经过了一天一夜又半个白天整整十四个时辰的漫长航行之后,杨振率领的船队,终于抵达了江华岛所在的江华湾一带海域。

这个时代风帆战船的航速,比一般的民船或者商船快一些,但是即便如此,一般情况下也只有六到十节左右的速度。

遇上特别顺风又顺水的时候,航速偶尔能够达到十节以上,而一旦没有这样特别有利的条件,海船航速能保持在六节以上,就算很不错了。

几百年后用来衡量海船航速的“节”,指的是每小时海船航行的海里数,而一节等于每小时航行一海里。

一海里,相当于一千八百五十二米,即一点八五公里。

十节的航速,意味着每小时航行十海里,约等于每小时十八点五公里。

从皮岛所在的海域到江华湾的距离,直线看并没有多远,但这段海岸非常曲折复杂,大约有二百三十海里左右,约合四百一十多公里。

杨振一行人的船队,一直在离岸不远的近海航行,当然是走完了这个相对较远的全程。

好在船队中的大小船只,都是靠风帆前行,虽然船队配有不少桨手,但轻易并不动用。

而且杨振一行人在船上不缺吃,不缺喝,相当于一直处在休息和等待的状态,也并不怎么辛苦。

就这样,在杨振率部离开东江岛南下航行的第二天午后,大名鼎鼎的江华岛终于进入了他的视野之中。

江华湾里大小岛屿众多,但是江华岛是其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就是没有俞海潮及其部下的向导,杨振等人依靠直觉也能够辨别出来。

当然了,有了俞海潮这个曾经在东江镇沈世魁时期来过江华岛一带的人当向导,事情就更好办了。

杨振一行人来到江华湾以后,远远地绕开了江华岛以西的海上屏障乔桐岛、西瑁岛,直奔江华岛南端的一个凹形海湾而去。

江华岛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早在朝鲜半岛的高丽王朝时期,就是半岛上的政权躲避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侵扰的避难之地。

比如李氏朝鲜诞生以前的高丽王朝时期,当时的高丽政权在蒙古骑兵席卷朝鲜半岛的时候,就曾逃到了江华岛上,并在岛上修筑了江华山城,然后迁都其中,用来抵抗蒙古大军的进攻。

到了李氏朝鲜时期,江华岛同样因其位处临津江和汉江口外海的特殊地理位置,成为了朝鲜李氏王朝的避难所。

朝鲜半岛上一旦有了什么风吹草动,朝鲜李氏王室就会赶紧躲到江华岛上避难,所以对江华岛十分重视,陆陆续续地在岛上修建了许多宫殿寺庙,并沿海构筑了多座城堡防御工事,在其中积储粮草,以备不时之需。

大明天启七年,即公元一六二七年,后金天聪元年,当时新继位的后金汗黄台吉为了树立自己的威望,也为了扫除西侵大明的后顾之忧,便派兵攻打朝鲜。

而这一年,李氏朝鲜的国王李倧,就率领后宫以及朝鲜宗室和大臣们逃到了江华岛上。

当时,与陆地隔海相望的江华岛海峡,虽然挡住了后金军的骑兵上岛,却并没有挡住吓破了胆的李倧一味软弱乞降的心。

最后,就是在江华岛上,李氏朝鲜国王李倧投降了后金,与后金订立了盟约,开启了朝鲜向后金遣送人质岁币纳贡的历史。

李氏朝鲜的史书上称此事件为丁卯胡乱。

丁卯胡乱发生以后,李倧认识到女真人的铁骑随时可能南下,随时可能威胁他的国都汉阳城,所以,他一边让人在汉江以南构筑南汉山城屯兵屯粮作为退路,一边更加重视对江华岛的经营,将岛上原有的江华都护府,升格为江华留守府,升府使为留守,并在江华城内大建宫室,将其作为了真正的陪都来经营。

但是,李倧的这番努力,却是白费了好大的功夫。

大明崇祯十年冬,已经称帝的满鞑子伪帝黄台吉,以李氏朝鲜阳奉阴违,私通大明,三心两意,不肯称臣为由,亲率大军,出兵朝鲜。

李倧闻讯,连忙将后宫嫔妃、王子公主以及大批朝臣家眷送往了江华岛避难,但是他们没想到满鞑子的骑兵大军只花了五天时间,就从鸭绿江一路打到汉阳城下,所以朝王李倧没有来得及出逃,就被围在了汉阳城里。

此后,朝王李倧趁着满鞑子军队围城打援的机会,逃出汉阳城,过江逃进了南汉山城。

但是随后,他又被围在南汉山城里,而那些听了他的勤王命令,前来救援他的各路朝人军队,被围点打援的黄台吉指挥满鞑子八旗骑兵逐个歼灭。

而被李倧寄以厚望的江华岛,最后也没有幸免,被多尔衮指挥大批八旗汉军造船渡海攻陷,避难岛上的王室嫔妃们、王子公主们以及大臣家眷们,更是悉数被俘。

身在南汉山城内惶惶不可而终日的李倧及其大臣们,听闻这个消息之后,整个士气一下子就彻底崩溃了,再也没了抵抗的决心,于是下城投降,以三跪九叩之礼,彻底臣服在了黄台吉的脚下。

而这就是汉江三田渡“大清皇帝功德碑”的由来。

李氏朝鲜的史书上称此次事件为丙子胡乱。

杨振率部抵达江华湾的时候,丙子胡乱已经过去三年了,但是江华岛上的防御,显然并未从丙子胡乱中所遭受的重创中恢复过来。

直到俞亮泰率领的几艘领航的船只,已经进入到了江华岛南部摩尼山与鼎足山之间的凹形海湾里面的时候,摩尼山山头上的烽烟才点燃起来。

随后不久,海湾当年鼎足山城上就出现了摇旗呐喊的人群,然后就响起了隆隆的炮声。

杨振在火枪营副将张臣和水师营副将仇震海的陪同之下,站立在仇震海水师营旗舰一艘二百料战座船的船艏甲板上,用千里镜看着从山城上居高临下射入岸边的弹丸激起的浪花,呵呵一笑说道:

“你们之前的预测果然没错,这个什么鼎足山城,虽然地势险要,但是你看他们城上旗帜慌乱,驻守之兵马显然并非精锐。

“他们虽然筑有炮台,而且居高临下,但是他们的火炮嘛,呵呵,远远不如我们的更有威力,我们靠岸的时候他们或许稍有威胁,但是对我们船队驶入海湾,却没有什么影响!”

杨振先前还担心,江华岛对李氏朝鲜如此重要,既是他们的陪都之一,又是其国都汉阳城的海上门户,一定会有重兵防守才对。

为此,同样出身东江镇并对李氏朝鲜的内情有所了解的仇震海,一路上没少向杨振讲解李氏朝鲜这些年来的虚弱内情。

包括出身辽东边军夜不收的火枪营副将张臣,见杨振越接近江华湾越是心事重重,也没少跟他分析自军如今器械精良占据的绝对优势,以坚定杨振按原计划继续向前进兵的信心。

而杨振之所以在临阵之际有些担心,倒不是因为杨振在事到临头的时候犯怂,而是因为他比别人更清楚江华岛的地位之重要。

是以,即便是有了仇震海、张臣的开导劝慰,他在进军江华岛的一路上,依然非常小心谨慎,一路上既没有让船队靠近朝人海岸,也没让船队占领其他岛屿,而是远远地绕开了海上的一切障碍。

但是当他来到跟前,亲眼看了江华岛南端摩尼山和鼎足山城上的烟墩与反应之后,一下子彻底放了心。

“确实如此。现在看来,摩尼山顶的烟墩上守军寥寥无几,且没有炮台,而鼎足山城上面的炮台,也只有几门老旧的火炮而已。”

早已全副武装整装待发的张臣,听见杨振所说的话以后,放下了自己手里的千里镜,笑着对杨振说道:

“呵呵,如果卑职所料不差的话,那些炮,怕是当年我大明万历年间赠送朝人,叫他们在此防倭备倭的大将军炮。

“如今时过境迁,早已过去几十年,那些火炮就算仍能发射,哪里还有什么准头威力可言?请都督下令炮船先入,以船上所载之红衣大炮击之,随后火枪营乘船登岸,可一鼓而定!”

“请都督下令!”

仇震海听了杨振和张臣的话,显然也很认同,是以张臣话音一落,立刻看着杨振,请他下令。

“既然如此,那就开始吧!叫仇必先务必注意观察,一定避开当面炮台的弹着点,抵近海岸,瞄准了再打!”

“卑职遵命!”

仇震海抱拳领命,转身而走,亲自前去安排布置去了。

这一次,杨振没有率领炮兵营的人马前来,但是经过之前的几次配合作战之后,仇震海的水师营里已经有了一批可以使用火炮的炮手。

这次前来江华岛,杨振特意命令仇震海的船队携运了两门重型红夷大炮和一批冲天炮过来,并交给了仇震海的儿子仇必先统带指挥,此时正好派上用场。

杨振按照张臣的建议,下令派出两艘装备了重型红夷大炮和冲天炮的二百料炮船之后,转头就对张臣说道:

“张副将,命令火枪营张国淦、李守忠二人做好准备,一等仇必先的炮船建功,立刻率队登岸,拿下鼎足山城,主要还是看你们!”

“卑职遵命!”

张臣接了命令,同样转身而去。

而这时仇必先率领两艘二百料大船载着重炮,已经脱离了海湾入口处的大船队,顺风顺水,桨帆并用,快速往海湾内冲去了。

而最先作为向导驶入海湾里面的俞海潮,则已经接近海湾深处适合登陆的海岸,正亲自掌舵,指挥船只一边躲避岸上山城炮台的弹丸,一边蛇形前进

午后烈日之下,没有一丝雾气,杨振再次举着千里镜,眺望着远处山顶炮台上慌乱开炮的朝人。

那炮台位于山城的石头城墙之上,而高大的石头城墙则屹立于距离海岸不远的鼎足山山顶上。

整个山城依山就势而建,大体呈椭圆形,从半山腰处,将鼎足山几个植被茂密的山头围在了其中。

杨振从自己的千里镜不仅能够看见山城对海炮台附近越来越多的守军,也能隐约看见鼎足山里面错落成群的寺庙建筑。

“想必那就是大名鼎鼎的传灯寺了吧!”

杨振一边用千里镜仔细观察,一边想着拿下山城之后到传灯寺一游的景象。

他正想着,就听见轰隆一声巨响,前方的视野里出现了一片白烟。

紧接着他就在千里镜里看见方才炮台所在的城墙上刹那间碎石飞溅。

——是仇必先率领的炮船已经开炮校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