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知道牛金彪用了什么办法拿到监控,但是他还是挺有能力的。
姜书栋一行人连忙钻进车内,仔细看着监控视频。
他们抵达明德医院是晚上十一点,在此之前,监控摄像头还在正常的运作。
十一点半,画面突然一闪变成了雪花。
牛金彪解释道,“少爷,医院方称昨晚上监控储存满了,今早上才更换磁盘。”
姜书栋点点头没说话,刘公玄拿过手机放大了右上角的监控画面,监控范围就是健身室。
“我草,没人啊。”
“耐心点。”
时间倒回晚上九点,监控画面忽的一闪,大约有二十秒的真空期。
也就是说,对方是在这个空档进入了监控死角。
有一点很关键,对方离开后的监控是缺失的。
医院监控在十一点半全部失效,但是还能仰仗其他摄像头。
因为明德医院在山顶,进山的手段除了开车之外就是缆车,只要得到其他道路监控就行。
就在这时候,牛金彪又接到了电话,对方将他需要的监控视频传输过来了。
林逸之感慨一句“牛逼啊”,牛金彪讪讪的笑也没接茬。
这一次,姜书栋发现了关键点。
十一点四十五,一辆奔驰轿车在明德医院旁边发动,倒转回一分钟。
那人穿着黑色大褂,脸上带着口罩,捂着胸口踉跄着走到奔驰跟前。
刘公玄见状连忙说道,“绝对是他。”
姜书栋把手机还给牛金彪,不用吩咐也知道他的需求。
牛金彪单独下车,朱富贵开车下山。
“哞哞,咱们现在去哪儿?”
“吃饭,饿了。”
“那就去铜锣湾,叱咤风云我任意闯,万众仰望。”
别的不说,古惑仔似乎对林逸之影响挺大的。
很快,汽车到达了目的地。
刘公玄对珠港很熟悉,轻车熟路的带路去了一家茶餐厅。
周记茶餐厅在珠港算得上老字号,餐厅不大却有很多人光顾,墙上就贴着明星和老板的合照。
“吃点什么?”服务员推着餐车说着粤语,推车有三层,小蒸笼比手掌小点。
“虾饺、鸡爪....”刘公玄用不太标准的粤语叫菜,服务员就端着蒸笼放在餐桌上。
蒸笼里的鸡爪有两只,虾饺有四枚。
林逸之直接骂道,“小气劲儿...全部一样一份。”
早茶分量小,价格却不便宜,林逸之不知道也是情有可原。
刘公玄默认了一样一份,服务员连忙上菜。
这家茶餐厅的客人有很多,看到他们四人的大手笔脸上还带着鄙夷,心想又是土老帽。
不得不说,这些食物是挺好吃的,虾饺馅儿是鲜虾手打,鸡爪也是糯香入口即化。
林逸之对着朱富贵说道,“老弟,放开吃,今天我请客。”
四个人平时的食物需求本来就大,这些小分量根本不在话下。
林逸之第二次又点菜,直接把喜欢吃的菜变成了四份,笼屉放的老高。
这一次吃爽了,姜书栋喝了一口普洱,靠在椅子上直想睡觉。
等到大家都出了茶餐厅,林逸之结完账走在最后,嘴上嘟囔道,“也没喝酒啊,一顿早饭能吃八千...”
刘公玄闻言转过身,止不住的想笑。
就在这时,牛金彪已经赶到。
姜书栋关心一句,“吃了吗?没吃我在活动活动陪你吃点。”
牛金彪点点头,神色凝重,“少爷,情况不妙。”
刘公玄和林逸之也凑了过来,牛金彪说道,“您让我调查的这人是龙大师的哥哥,是珠港地区出名的大师。”
林逸之说道,“是大师又咋地了?”
刘公玄解释道,“珠港人迷信,很多富豪都很追捧这些大师,看一次风水礼金高达500万,还求人无路。”
牛金彪表示赞同,“这位龙大现在是徐家的座上宾,他开车离开医院后,就去了徐家的庄园。”
徐家?怎么在新闻上听过呢。
牛金彪继而又拿出徐家的信息,这徐家是珠港的“大地主”,资产高达百亿。最关键的是徐老太爷是珠港联合商会会长,其成员非富即贵。也就是说徐家实际上是一首大船的掌舵人。
“我日。”林逸之感慨后看了眼姜书栋,“你大爷爷有这么牛逼吗?”
没等姜书栋说话,牛金彪一脸自豪,“林少爷,咱们也是不弱的,单一个徐家还是不够格。”
“啥?”
姜书栋倒是不纠结太夫人到底有多大能耐,冷静地说道,“打狗还得看主人,徐家和太夫人有生意往来吗?”
牛金彪干咳几声,“是生意上的对手,不过表面还是很和气的。”
“行,想办法,我要和徐家能说话的人见一面。”
“对方已经发来请柬了,今晚上有徐家办的慈善晚宴,藏品拍卖的资金将会成立珠港助学基金。”
刘公玄看着姜书栋若有所思,“你狗日的家底也太厚了。”
姜书栋懒得解释,继而又问道,“太夫人在珠港有产业吗?”
“有的。”
“有给我准备衣服吗?”
“有的。”
“那晚点去,现在逛逛珠港。”
铜锣湾是珠港最繁忙的不夜城,作为国际大都市,这里汇聚了来自全球各国的精英和游客。
比起刘公玄,朱富贵反而更像是称职的导游,对这里的一切都很了解。
街口很是拥挤,楼间距很小。
这里寸土寸金,企业主也尽可能利用到每一寸土地资源。
雄伟高大的写字楼已经有些破败,全因为建造时间太早。
写字楼对面就是拥挤的街道,灯牌广告全是用繁体字书写的粗字儿。
街道一旁就是稍显低仄的低层住房,装修还带着九十年代的特色,最显眼的就是广告贴纸上的摩登女郎。
她们烫着大卷发,穿着泳衣。
姜书栋不明就里,朱富贵低声解释了几句,“这是做皮肉生意的。”
“哦?”
刘公玄补充道,“楼凤。”
“哦。”
繁华富贵和贫穷就一街之隔,果真应了那句话,贫穷和悲惨都各不相同...
林逸之看着老旧的民居说道,“咋没阳台?”
朱富贵解释道,“阳台功能性和性价比太低,真要是买房要利用好每一寸资源。”
“晾衣服咋办?”
“烘干机。”
刘公玄看着林逸之摇摇头,“你白痴是不是,这里几个人买得起房?他们住的都是公屋,一家四口挤在十几平方大的房子里面。”
十几平米的概念就是,没有独立的厕所和住房,很多人甚至会拆掉隔绝隐私的门。
“我草,这么惨?”
“公屋还不是那么好申请的,好多新婚夫妇甚至要辞职等审批过了再去找工作。”
“那为什么还待在这儿,去其他地方工作生活不行吗?”
“根在这儿,再说了机遇也是并存的,这里收入可不低。”
林逸之还没想明白,问向姜书栋,“你咋看?”
姜书栋反问道,“你知道什么是GDP吗?”
“国内生产总值。”
“不,是国民受害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