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玄天后 > 四十九、勾连串通(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天正皇帝临终前,张廷玉与鄂尔泰等同被顾命,命他日“配享太庙”。这是很大的荣耀,一般来说都是身后事才会商议这个事儿,天正皇帝的性子爱憎分明,对着张廷玉十分喜欢,在张廷玉的生前就安排好了一切。

但一朝天子一朝臣,张廷玉看得出来,永盛皇帝少年天子不太喜欢自己。儒家经典《礼记·曲礼上》早有明文规定:“大夫七十而致仕”。永盛十三年,已经76岁高龄的张廷玉以年老请辞。历经种种波折,皇帝批准了。依照张廷玉的资历与功绩,他的退休怎么也是风风光光,不想却生出无限是非,只留下一条命回家养老,而一切的祸根都源于“配享太庙”这个无上荣耀。

此时张廷玉,对富贵权位已经看得淡了。他所看重的是身后的殊荣,是历史的地位,对于配享太庙的资格自然格外在意。年迈的张廷玉也开始糊涂起来,他特意上了一个奏折,:“恐身后不得蒙荣,外间亦有此议论,免冠叩首,请上一辞以为券”。意思请永盛皇帝写个“保证书”,保证他死后能顺利的入太庙——这很明显是对皇帝的不信任。

天子十分不悦,但是念及三朝老臣,皇帝还是写了,给足了张廷玉面子。按道理张廷玉应该入宫谢恩,但终究是老糊涂了。在皇帝做出了这么多让步与许诺之后,他竟然只是让儿子代替自己前去谢恩。皇帝大怒,趁机发作:“张廷玉之罪,不在于不亲自谢恩,而在于请朕承诺。之所以让朕承诺,乃是不信朕。”“朕待群臣,事事推心置腹,而伊转不能信,忍为要挟之求。观其如此居心,岂有不得罪于天地鬼神耶!”

永盛皇帝认为张廷玉对先帝的确尽职尽忠,但对他却是两面三刀,根本没有君臣之情,荣誉拿到手就走人,准备对张廷玉进行惩罚。皇帝的谕旨送到了军机处,准备第二天颁发。当值军机章京汪由墩是张廷玉的门生,就把这事提前告诉了张府,让老张提前有个准备。谁知张廷玉又犯糊涂了,连夜进宫请罪。这下可算是炸了锅!

按常理,皇帝的谕旨第二天上午才能发到张家,皇帝的谕旨还没发,你就得到消息跑来谢罪,这分明是告诉皇帝,你身边有我的人!永盛皇帝盛怒,本想将张廷玉一办到底,但是张廷玉已成为先帝功臣的象征,削去他配享太庙的资格会让汉人大臣寒心。故而在惩治张廷玉时,永盛皇帝不得不有所收敛,下旨夺去了张廷玉爵位。

张廷玉从未受过如此打击,永盛十五年,张廷玉再次申请返乡。不过,此时永盛皇帝长子永璜刚刚去世不久,张廷玉的“不合时宜”再次惹怒了皇帝,大骂张廷玉:“张廷玉曾侍朕讲读,又曾做过定亲王(永璜)的师傅,如此漠然无情,还有人心吗?”将张廷玉说得一文不值:“你当官这么多年毫无建树,不过就是一个古董陈设而已。”随后,张廷玉“配享太庙”资格被罢去。

皇帝对张廷玉是起了杀心的,张廷玉回到桐城老家,皇帝借御史弹劾之机,派人去抄家,皇帝特别交代:凡先帝赏赐或书信文章一律收缴。很多高管退休后总喜欢写点回忆录啥的,乾隆也是发了狠心,如张廷玉有一处违碍之语,必制其死地。可是永盛皇帝万万没有想到,三十年“宰相”家里余银不足千两,先帝御赐之物原样保存,文章书籍没有一处违碍之语。

一直等到张廷玉离世,永盛皇帝似乎察觉到自己对张廷玉处理得太过分了,又再次批准了张廷玉配享太庙。不过嘴巴上却不肯认错:“让他配享太庙,这是先皇之命,朕何忍违。”但是张廷玉生前却不知道自己能再次配享太庙,带着无限遗憾离世了。

张廷玉的例子充分说明了一点,就算是臣子自己个有什么进步的想法,那也绝对绝对不能够自己个说出来,阿里衮如果现在上折子说放弃军机大臣,想着到地方去任督抚,绝对会落一个张廷玉的下场,皇帝必然龙颜大怒,差事儿也是你自己个想选什么就选什么的吗?你若是军机大臣当不了,那么总督也必然是当不了!

“所以这事儿,的确是要旁人来做,若是傅恒愿意帮衬,那么我还说什么?他这个军机首辅来说话,是最恰当的了。”

“不过元氏有没有说,傅恒想要什么?”皇太后有些疑惑,“无功不受禄,若是这样直接得了他的举荐,只怕是不好。”

“元氏说了,要依靠着老佛爷,没有一点本事是不成的,谁的手下都不能白白养着无用之人,她既然是敢做这个事儿,自然就不会让老佛爷操心别的。”

“那我倒是要看看,接下去她能给我放心什么,”皇太后笑道,“傅恒既然是好意,我怎么不受着?只是他和明瑞都退了出去,那明瑞如何打算呢?”

“这或许就不必操心了,万岁爷最是宠信富察家,怎么还不会安排下去呢?”李嬷嬷笑道,“奴婢倒是好奇别的事儿。”

“你说说看,好奇什么?”

“这事儿到底是十二福晋的意思还是十二阿哥的意思?”李嬷嬷说道,“若是十二阿哥,倒也罢了,若是十二福晋,奴婢觉得这个元氏,可真不好小觑啊。”

“这有什么?”皇太后脸上露出了了然的微笑,“我觉得这事儿倒是有趣,不必是去问谁,无论是谁的主意,另外一个人也是必然知道的。若是元氏操办的,没有十二阿哥去到处跑一跑,就靠着一个女人家,能成什么事儿?若是十二阿哥要做这个,元氏也肯定出了主意,还能够和你说得上话,这才是最有趣的。两个人一起来办这个事儿,出的力一样多,彼此帮衬着,好啊,好啊!”

皇太后眼睛毒辣,一下子就看出来了这个事儿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