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黑雾区域 > 第四二一章 蓝球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流星雨计划被蓝球联合政府采纳并执行!

只是,这需要时间…蓝球联合政府不得不延迟撤离日期,为这个临时的决策进行筹备。

而时间,毫无疑问取决于环形黑雾——环形黑雾区域并没有放缓变化,每天都在以固定的速度逐渐包围布达柴维尔…这就要求蓝球联合政府减缓环形黑雾的靠近!

在进行各种热武器的尝试,却根本无法阻止黑雾前进的步伐,蓝球联合政府在内忧外困,而又需要时间的情况下,终于想起…这件事也许应该听一听专业人员的意见。

随即,召开了与黑雾灾难抵御组织的专家组会议——一个并未被抱着多大期望的会议,参会人员只有大概七八人,蓝球联合政府甚至都没有派出高层人员…

会议的主题,当然是专门探讨有什么方式,为布达柴维尔的撤离,为流星雨计划的布置争取必要的时间。

经过讨论研究,蓝球联合政府得到了一个并不复杂的建议——向环形黑雾抛洒大量的化学制剂…

艾莉克斯等人提供这个建议的原因更简单,出发点在于不要把黑雾看成单纯的敌人,只能用枪炮去消灭的敌人,而是要从另一个层面认识黑雾的实质——它是由类病毒体A和黑色微粒组成的微生物集合体。

这是早就已经全球知晓的事情,黑雾其实是一种生物…虽然这种微生物并不属于蓝球…对付微生物集团,飞机坦克大炮显然不是有效的办法,那么化学制剂呢?

艾莉克斯拿出了过去培养黑色微粒与类病毒体的实验数据,证明这种类病毒体虽然具有类似病毒的特征,能够抵抗绝大部分的抗生素,但是对含氯的灭菌剂,特定浓度的酒精等等化学制剂敏感…

这无疑提醒了蓝球联合政府…也就是说,在微观领域,黑色微粒并不是永生的,打不死的,它们同样像其他病毒一样,具有生存必要的环境。

抛洒化学试剂的方法其实在处理异物尸体时,就进行过实际使用,只是在环形黑雾出现以后,异物几乎停止了攻城,导致大多数人忘记布达柴维尔的仓库中,还有大量的化学物品。

这些东西量足够大,成本低廉,能够覆盖整个布达柴维尔外围…即使不够,也可以通过外面源源不断的补充进来。

这个合理的建议以出人意料的速度,直接到达了布兰奇·鲍勃的桌面上,再没有危险,又不会浪费什么资源的前提下,秘书长马上决定试一试。

于是,大量的制剂被飞行中队抛洒进入环形黑雾,抛洒到城墙之外,直到广阔的地面覆盖了一层黄白相间的粉末…就在所有人都在担忧、兴奋、幸灾乐祸的观测,并焦急的等待结果时,他们发现站在布达柴维尔市区内,都能闻到不时飘散过来的药品味道。

这很像“消毒”…乔飞得知这个方案后,做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

“消毒”的方式很彻底…布达柴维尔地处热带,空气湿度非常大,而且多雨,伴随着几乎没有规律却密集的降雨,这些“消毒剂”在抛洒后的当天下午,就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彻底溶解,更加促进了黑雾与之亲密接触。

最重要的是,有效!

黑雾前进的速度,真的变缓了…

从原来的每天180多米的前进距离,在经过大量地面和空气的“消毒”后,变成了每天只能前进几十米不等——速度取决于当天化学制剂的投放量。

这种情况让蓝球联合政府的高层很意外,甚至重新考虑是否有必要从布达柴维尔撤离——如果增加化学物品的投放量,能够阻止黑雾的前进。

最终,这个措施实现了帮助蓝球联合政府争取时间的目的,却没有改变最终的撤离结果——因为已经对布达柴维尔区域的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毁坏。

空气越来越刺鼻,城墙上的士兵如果裸露在空气中,已经出现皮肤方面的不良反应,在不带防毒面具的情况,用不了多久就会出现呼吸系统疾病…在减缓了黑雾靠近的脚步同时,也在损伤城市内外的生存环境!

幸好,原来有这方面的准备,布达柴维尔的单兵生化装备的数量还是足够的…而且,没能改变结果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黑雾靠近的速度只是变缓了,而不是彻底停止运动。

……就这样,通过这个办法,延迟了布达柴维尔撤离行动,从最初预算的一周之内撤离,变成一个多月后。

……

在这段时间,不仅给了流星雨计划充分的准备时间,针对火星黑液的“蓝球环计划”也得到顺利的推进。

因为“蓝球环”计划的由启明局发起并组织实施,蓝球联合政府只是帮助协调资源和政治关系,所以从侯文生那里,乔飞得到了相对较多的信息。

这又是一个超越人类极限的伟大工程。

在通过初步的可行性研究之后,启明局得出防御性导弹系统的确是人类目前为止,最实际的,能够防御太空飞行物的方式。

之后,这个计划被确定开展,在布兰奇·鲍勃的努力之下,米国、战斗民族等等具有卫星发射能力以及先进导弹防御系统的成员参与到“蓝球环计划”中,为项目的设计提供必要的科学数据以及基础设施。

合作,是经过一系列谈判的,在达成以下几点共识的基础上,才进行集思广益的初步设计:

1.公开成员自身的所有数据,包括卫星发射技术和导弹技术两个部分;

2.无偿向蓝球联合政府提供已经具有项目基础设施使用权,包括火箭发射器、航天器,以及现存导弹等等构成蓝球环计划所需的基础材料,并将发射权提交到蓝球联合政府…

这样做的目的为实现所有基础设施数据的互联互通,统一由蓝球联合政府管理。

3.为补充蓝球环计划的不足,承诺提供建设蓝球环计划所需要的生产能力,并由蓝球联合政府统筹布置各成员在未来需要为蓝球环计划进行的生产建设任务。

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话,但是在意识形态的干扰下,还是经历了一段极为艰苦的谈判和磋商。

最终的结果是…针对第二点进行了一部分修改,将已经具有的导弹发射系统的“对外太空”开火权提交到蓝球联合政府,保留了成员国自身对地面目标的打击权利…成员国对此坚持的背后,意义自然不用明说。

对于第三点,更是规定了在未来各个成员国要为蓝球环计划所进行的基础建设任务,同样经历了较为激烈的讨价还价…

幸好,布兰奇·鲍勃一扫因为撤离布达柴维尔的带来的颓势,再一次发挥了国际组织者的强大号召力,各个成员国最终达成了一个初步的项目共识——以蓝球环计划的建设需要为唯一标准。

就连侯文生对最终达成的项目合作,都表达了极为吃惊的态度,作为政治人物,他更能明白合作达成的难度。

这需要消除难以计数的隔阂…要知道,这样一个多个成员国合作,史无前例的庞大国际合作项目,涉及的各种细节将以天文数字的形式出现,而每一个细节,都会受到一些处于自身意识形态上的考虑,或者利益上的争执——复杂的程度可想而知,谈判的艰难难以估量。

不过,蓝球联合政府的这次协调,得到了最大的一个助力,那就是整个蓝球所面临的共同敌人——黑雾区域…在一场能够席卷全球的生化危机面前,在情势岌岌可危的情况下,如果成员只出于自身的考虑,那么将在未来失去在蓝球联合政府一切权利…如果真的爆发全球性的生化危机,那么不支持蓝球环计划的成员国,将被蓝球联合政府踢出人类统一战线。

不履行义务,就不要寻求权利!

布兰奇·鲍勃所代表的“协调组织”,一扫以外的颓势,实实在在的强硬了一回。

……

没过多的体会项目合作的艰难,乔飞对“蓝球环计划”的内容本身更感兴趣。

从侯局长那里,他得到了一些关于计划初步设计的零散信息…毕竟,作为一名生物工作者的他,参与不到军事工程项目中去。

蓝球环计划整体被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环蓝球轨道的太空导弹拦截系统,一个是地面导弹拦截系统。

环蓝球轨道导弹拦截系统,简称OMIS,基本就是程峰的设想进行延伸…就连程峰也没想到,自己当初这个颇为具有科幻色彩的提议,居然将变成未来的现实…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他得意了好一阵子。

OMIS计划建造大概1300个导弹发射器,并通过火箭,将这些携带导弹的大型设备送上蓝球轨道…

OMIS的设计目标有两个,第一是能够防御尽可能多的面积,第二是能够将目标拦截在地面高度3万公里的距离之外。

这是一个颇为宏大的建造工程,通过与蓝球目前卫星数量对比就可见一斑——到蓝球环计划通过截止,目前蓝球轨道上的卫星总计数量才500多个,仅仅作为蓝球环计划其中一部分的OMIS发射的导弹发射器,就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每个导弹发射器将携带八枚常规弹头的导弹,以及四枚核弹头导弹,当然,这需要改装,以满足向外太空发射的条件…

这虽然意味着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巨大的成本,但是幸好得到了米国和战斗民族的支持——两者因为长期对峙而一直发展核力量,核弹存量加起来达到了枚之多,占整个蓝球核弹存量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因为核武器更多是被停留在发射架上,这共计核弹甚至有一大半是30年前制造的,即使维护费用,都已经成为了两国沉重无比的经济压力,正好借着蓝球环计划这股东风,大量的消耗库存。

当然,他们提交到蓝球联合政府的说法是——这种无私的提供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抵挡火星黑液!米国和战斗民族达成了近70年内的第一次共识,就连与蓝球联合政府提交的报告上理由都是几乎措辞一样,让布兰奇·鲍勃都感觉出乎意料。

有了充足的武器保障,这将大大缩短工程的基础建造时间,否则,生产这些武器就需要不短的时间,更不用说如果生产的话,那样还需要蓝球联合政府费尽力气给各个成员国分配任务,又会形成一系列难以协调的利益之争。

至于常规导弹,同样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而且具有导弹的成员国数量更多,OMIS所需的共计万枚常规导弹几乎在一周之内,就确定了提供来源——各个成员国都提交了自己所能提供的导弹数字。

对于导弹发射器来说,打击太空目标需要超过寻常的精准度,毕竟发射后不能回头,必须精准的命中目标,否则将失去战术意义,不过通过现有的技术,几个科技发达的成员国对导弹中控系统进行了进一步的开发和提升,并对导弹本身进行了充分的改造。

在这些前提下,蓝球联合政府继续协调技术资源和物资,将这些经过设计建造或者改装的导弹发射器,通过具有卫星发射能力的为数不多的成员国,在六个月内送上蓝球轨道。

在OMIS初步设计通过之后,“蓝球环计划”的地面发射系统,也就是简称为GMIS的项目建设则在构成上简单了好多,这套系统的主要目的是补充OMIS的防御死角,同时在火力层面上,进行了强力的支持——毕竟,地面发射技术更为成熟,条件不是那么苛刻。

之所以说构成简单,主要是将现有的防御性导弹系统标准进行统一——主要参照战斗民族比较先进的S500导弹拦截系统,将蓝球上现有的数套先进的拦截导弹进行数据的互联互通,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然后在前者的基础之上进行数量上的扩增。

GMIS项目计划在蓝球建造数量更为庞大的发射基地,在利旧的基础之上,再进行大规模的建设,确保能够攻击到任何冲破OMIS,而进入大气层的目标——GMIS的目标主要是为了补充OMIS,只为将目标拦截在200公里以上的高空,仅有少数重要的发射点,才保留了高轨道拦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