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猛卒 > 第三百五十七章 长安哀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郭宋很快便了解了这个小丫鬟的底细,她姓张,叫做张敏秋,祖籍是相州安阳人,一家人躲避安史之乱来到江夏,她自己就出身在江夏,祖父和父亲都是教书匠,父母今年春天同时染病去世,一个兄长去北方从军多年,至今生死不知。

她孤苦无靠,舅父不仅霸占了她父母的房产,还把她卖身给黄家老爷做丫鬟,专门伺候三夫人,还不到一年三夫人便去世了,她的十几个丫鬟仆妇都被大夫人卖掉,张敏秋来江人坊不到两天就被郭宋买下了。

她也是运气好,以她的相貌和肤色肯定会被妓院买走,正好遇到了来买丫鬟的郭宋和薛涛,要是郭宋再晚来半天,就遇不到她了。

牛车内,郭宋对她道:“阿秋,我们只是乘船路过江夏,以后就算回来也要很多年以后了,你还有什么心愿,或者想和谁告别一声,你最好能告诉我们,我安排一下时间。”

阿秋摇摇头,她在江夏只有一个舅父,偏偏就是她舅父把她卖身为奴,她不愿再见到这个人。

“谢谢公子,我没有心愿。”

旁边薛涛柔声道:“那你要不要去拜祭一下父母?”

阿秋还是摇头,“他们的墓在老家安阳,不在这里。”

“好吧!你随我们去逛一逛黄鹤楼,再吃点东西,就去码头出发,我们去扬州,再从扬州坐船回京城。”

“公子,郭姑娘,你们是出来游玩吗?”阿秋怯生生问道。

“算是吧!我们从巴蜀出来,一路游玩过来。”

郭宋暗赞这个小姑娘聪明,她居然看出自己和薛涛还不是夫妻。

不多时,他们便来到了黄鹤楼。

黄鹤楼位于蛇山顶上,最早是三国时修建,是一座军事眺望楼,现在已是江夏着名一景,在唐朝极负盛名。

李白在这里写下了‘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名诗,在后世家喻户晓。

郭宋登楼远眺,只见长江壮阔,烟波渺远,忍不住高声道:“壮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郭郎又诗兴大发了?”

薛涛带着阿秋上楼,笑吟吟走过来,“再继续,让小女子崇拜一下?”

郭宋有点不好意思挠挠头,“就想到这两句,要不就是‘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去!”

薛涛向他翻个白眼,“你好意思,当我不读书?下面四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对不对?估计现在让你写诗也写不出,你就再说一首和黄鹤楼有关的诗,本姑娘就轻饶了你!”

郭宋想了想笑道:“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薛涛抚掌笑道:“这首不错,是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比较冷僻,郭郎居然也知道,不过李白还有一首《鹦鹉洲》也是写黄鹤楼的,郭郎能否说出其中两句?”

郭宋有点忘记了,他拍拍脑门,半晌道:“好像是‘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没错,值得嘉奖,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两人一起大笑起来.......

在黄鹤楼旁的酒楼里吃了午饭,他们又去买了一些被褥衣物之类,便回船了。

回到船上,船老大呵呵笑道:“郭公子买到小丫鬟了?”

“买到了,多谢老丈指点。”

船老大仔细看了看阿秋,赞道:“这小娘子长得好,郭公子将来有福气啊!”

郭宋听他话语中略略有些暧昧,便知道这些粗人想得龌龊了,也懒得理睬他,带着二人上了楼。

薛涛小声对郭宋道:“郭郎,我想和你商量一下,阿秋晚上和我住,你就睡隔壁吧!”

多了一个小丫鬟,确实就不太方便了,郭宋点点头,“我等会儿就把被褥拿到隔壁去。”

薛涛见他通情达理,心中欢喜,又道:“你白天可以呆在我房里,主要是晚上你再去隔壁。”

郭宋一躬到地,“为夫谨遵娘子之命!”

薛涛见阿秋嘴角带一丝笑意,便知道她听见了,她又羞又急,便悄悄在郭宋胳膊上掐一把,“让你再胡说八道!”

这时,船老大大喊一声,“准备开船了!”

船只晃了一下,便渐渐离开岸边,向长江内驶去,他们不再去汉水,而是继续东行,前往千里外的扬州。

.........

时间转眼到了十二月初,又一场大雪覆盖了长安城,长安城内外再一次变成了白雪皑皑的世界。

天子在十月的一次感恙渐渐变得严重,引发了肺炎,数十天高烧不退,吐血不止,太医们束手无策,眼看病情越来越严重,整个长安、整个朝廷都开始人心浮动。

这几天皇宫里透出的消息让所有人都为之焦虑,天子病情持续恶化,大限即将到来,朝廷不得不开始考虑后事了。

东宫,退仕多年的郭子仪拜见了太子李适,他是被太子李适紧急召来。

李适含泪下拜道:“父皇形势危急,小王才能浅薄,德行不着,威信难以服从,但父皇一定要小王担起大唐社稷重任,小王只能尽全力保住社稷,只是深恐军方出乱,难以控制,恳请老令公再度出山,助小王登基,助大唐社稷稳定。”

郭子仪连忙虚托道:“殿下请起,折杀老臣了,能为大唐效力,是老臣的荣幸,只要殿下不嫌我昏庸老迈,老臣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李适心中感激万分,一颗心也定下来,只要郭子仪出山掌控军队,任何人都别想发动兵变,在这个关键时刻,他还得靠郭子仪来稳住大局。

两人坐下,郭子仪问道:“圣上的病情到了什么程度了?”

李适黯然道:“太医说,恐怕就这几天了,形势有些不安,我才恳请老令公再度出山。”

郭子仪叹口气道:“请殿下放心,老臣会竭尽一切所能维护大唐的稳定,请殿下还是留在圣上身边。”

李适点点头,“我马上就赶过去。”

李适又将天子剑,六卫调兵虎符交给郭子仪,沉声道:“正式任命很快会下来,一切就拜托老令公了!”

郭子仪默默点了点头,他虽然已经八十三岁,但还是义无反顾地接过了天子的委托,担负起了拱卫皇宫的十万大军的指挥重任。

一个时辰后,太子李适颁布监国令,任命郭子仪为骠骑大将军,京畿道军容观察使,同时节制北衙神策军,民间则称之为八旬大将军。

这条监国令下达,很多敏感的大臣都意识到,朝廷要出大事了。

.........

两更时分,颜真卿在睡梦中被叫醒,一名使女对他道:“回禀老爷!是宫里来人,让老爷立刻进宫。”

颜真卿心中一惊,连忙穿上衣服来到大堂,只见两名宦官在焦虑地等着他。

“可是天子情况不妙?”颜真卿急问道。

宦官点点头,“太医说,可能圣上熬不过今晚,太子殿下便让我们通知所有三品以上大臣进宫。”

“我知道了,我马上就进宫。”

颜真卿稍微收拾一下,便乘上马车匆匆赶往皇宫。

与此同时,所有三品以上大臣都被通知到了,他们从四面八方赶往皇宫。

.........

四更时分,大明宫紫宸殿外站满了数十名重臣,每个人都心情沉重,沉默不语,天空飘着细碎的雪花,很快将每个人的头上和肩上都铺了薄薄一层雪花。

宦官和侍卫也沉默不语,整个殿外的气氛十分低沉压抑,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这时,内殿里忽然隐隐传来一阵哭声,所有人的心都沉入了深渊,一名太医木然走出来,悲声道:“圣上....崩了!”

颜真卿扑通跪倒,失声痛哭起来,紧接着所有大臣和侍卫都跪下了,一起放声痛哭。

大殿外的大唐团龙大旗缓缓落下,含元殿上方的景阳钟敲响,‘咚——咚——’一声接着一声,回荡在整个长安上空。

大历十三年十二月初五,大唐皇帝李豫在大明宫驾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