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从1983开始 > 第832章 我的话讲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数日后,还是昆仑饭店。

签到处热热闹闹,于佳佳亲自接待。每个来签到的,都要扫一眼名单,末了心里一惊,面带复杂的微笑。

于佳佳就见他们一写,一看,一抽,一笑,流水化作业。

其实也没啥,她抖了抖名单:

《京城晚报》《京城青年报》《三湘都市报》《楚天都市报》《燕赵都市报》《齐鲁晚报》《华商报》《南方都市报》《都市快报》《扬子晚报》……

无非全国发行量较大的晚报、都市报都来了嘛,外加一个京城电视台。

今天的会比上次规格高多了,时代传媒的几位高层都在,现场像模像样,每人都有大枣茶。

许非穿了西装,准时到场。

众记者瞧着他,心思莫名。

假如许老板没提设奖,南都也就偷偷做了。

可许老板先提了,南都的计划暴露,偷偷摸摸的事变得大张旗鼓,各家盯着这块,无形中已是风口浪尖。

谁再想振臂一呼,就得考虑服众的问题,否则你凭什么牵头?各家想推他出来,黄袍加身,实惠是均分的。

那有人问,媒体自己联合不行么,为啥拽着许总?

你评的是电影奖,还是新奖,正需要明星助阵。80%的明星都在他旗下,100%的大片都是他在做。

他不陪你玩,评个什么劲?

“好了,开会。”

“今天针对设奖这个事,第一次跟大家碰头。别的方面不谈,先聊聊两件事:评什么、怎么评?

我的意思是囊括大陆和港台地区的作品,初期不采用报名制,每年1月-12月上映的自动纳入范围。

然后在次年上半年,评出这个奖。”

“那难度很大啊!其它的不说,港台地区的电影怎么选片,评委怎么看?”

“不如就大陆的,港台多麻烦。”

“对啊,还得报内阁批准。”

“没意思!没意思懂么?”

许非敲敲桌子,道:“要评这么一个奖,我在网上就能搞投票,随随便便几百万点击,但有价值么?

入世在即啊朋友们!明年又是十六大,电影改革肯定向前发展,而不是后退。内地与港台的合作必将更加紧密,猜都猜得到。

香港金像,台湾金马,在很多人眼里都比金鸡奖重。

但他们的市场在萎缩,我们在慢慢好转,十几亿人口的市场一旦崛起不可估量,必须要有个匹配的奖项。

另外强调一点,我不是非得做这个奖,只是事情赶到这了。谁想做,先听我的意见。”

他顿了顿,继续道:“再说说评选规则。

金像奖分两轮,第一轮由选民和初选评审团负责。选民就是观众,评审团是业内人士和媒体人员。

他们投票选出入围名单,每奖五个。

第二轮由专业评审团和十三个协会成员投票,评审团还是业内人士和媒体,协会包括导演、编剧、演员、摄影、灯光、美术等等。

两轮的评审不可重叠。

金像有点学奥斯卡,两级架构,协会成员居多。”

“金马奖则是三轮。

初选评审比如18人,负责挑选一个大的入围名单。

复选还是这些人,但人数缩减,比如11人,选出各奖项的具体提名。

终选在复选的基础上,另加入终选评审团,比如6人,达到一个单数人数,17人。

当然,金马奖以前由于评审团长期不变,屡遭抨击。这点我们要避免。”

许非介绍完,道:“各有各的优势,我综合一下。

我准备分两轮,在港台发展自己的初选评审,由他们进行港台的首轮选片,择出每奖三个提名。有特殊情况,或少或多,可申请增减一个名额。

大陆也由业内人士和媒体组成,每家媒体可以出一名评审,同样择出三个提名。

即内地、香港、台湾各有一份提名名单,综合为首轮提名。

第二轮单独邀请评审团,投票得出获奖者。有至少两周的审片期,非引进片怎么办?以学术交流的名义在北电、中戏放映。

最终获奖者只有一个。

而第一轮的评审,隔几年换一批,避免长期占岗。”

“为什么是三个提名?”记者问。

“初期阶段,简便为宜。如果搞五个,审片量巨大,周期会拖长,以后可以增加。”

“假如我是初选评委,看电影花钱么?”

“选片期内,凭票报销。”

“主办方给报么?”

“对,有执委会和评委会,执委会不可参与评审,评审也不可评与自己相关的作品。在讨论、投票的过程中,要请公证人员公证,保留视频、文字资料,甚至可以公开直播等。

这是大概,细节还需完善,尤其是公正公开原则。”

“您决定设几个奖?”记者问。

“最佳影片、导演、男女演员、剧本、男女配角、新人导演、新人演员九个,技术类暂且不设。”

“少点吧,比如一部电影票房高,一部电影艺术性好,那怎么选?”

“对啊,而且没有观众票选。”

“有的演员红,只是差一点没拿奖,要不要搞个安慰性的?比如最具人气男演员?”

“再搞个传媒奖,突出性质,比如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人?”

“可以啊!”

许老师拍桌子,笑道:“这些还不够!最好再来个最具才华奖,最具实力奖,最佳全能奖,最佳飞跃奖,年度最受瞩目奖中奖!”

“呃……”

众人尴尬。

“诸位,扔掉过去的习惯,别特么分猪肉了!

你怕不给奖,明星就不来?放心,他们不敢不来。”

许非一条一条反驳:“票房高,艺术性好,怎么选?评审团怎么选就怎么选!没有一个奖可以让所有人信服,只要过程公正,奖就是公正的。

我也从未要求偏袒商业片,只求公平的竞争环境。

你觉得这部片可惜,应该给个奖;你觉得这个演员可惜,干脆并列影帝吧……那跟分猪肉有什么区别?

观众票选更不能搞,太假了!我们无法保证观众看到所有的入围作品。

传媒奖有意义么?形同鸡肋……”

停了两秒钟,又道:“哦,差点忘了,还有一个奖,这名字我取好了。”

他对着底下惊愕的目光,笑道:“金扫帚奖,评选方式与上面类似,颁给每年最烂的电影,最烂的演员,最烂的剧本,最烂的导演!”

“我的话讲完,给你们时间研究,能接受的来找我,我们往下聊。”

(征集奖项名称,另外谁看《姜子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