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东北风,室外温度17℃。
外面有点凉,得穿毛衣加外套,可他热血沸腾的,身上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气,秦迈一夜满血复活,干劲儿十足。
和他一起实习的大学生闻到了一股恋爱的酸臭味,这是他大学寝室四年,和臭袜子共存的味道。
作为光棍,大学生对这个气味十分敏感。
看到比自己小的都脱单了,大学生扶额,痛定思痛一定要追到前台的苏苏。
秦迈的好心情不言而喻,走路生风,自带柔光。
他当然不是完全放心,所以抽空去便利店蹲点,给赵良雨又带去了一大份的糖衣炮弹,加上周问小豆丁华丽回归,她全家回来过年,还把上次去游乐园的照片洗了出来。
继秦迈偷藏她的大头贴之后,他们又有了一张可刊广告页面的合照。
周问还贴心的给晒成了两份。
那时她们几个人围着收银台看照片,韩唯森默默在整理货架,根本插不上话,这种把他排除的感觉,让秦迈倍感舒爽。
秦迈做事积极,让秦国成以为自己骂醒了儿子,公司的事一帆风顺,唯独家里那边不怎么太平。
准备过年,秦老爷子又提起了抚养权的事,秦国成直接就说,再过几天儿子十八岁了,法律上成年都不需要监护人。
“小迈在公司实习,很有上进心,爸爸,你就把心放进肚子里,你孙子很有出息。”秦国成宽慰闲操心的父亲,老爷子静心想了想,也觉儿子说得没错,孙子姓秦,看着就是有出息的,这么小上进心这么强。
可他又多了个心眼,看着为自己削苹果的媳妇,端起一家之主威风来,吩咐钱嘉美道:“嘉美,你要把小迈当做亲生的来教导,这孩子聪明,一点就透。”言外之意便是,你藏私了,才没教好他的金孙。
钱嘉美目光一凛,随即恭顺道:“爸爸,我知道了,秦迈是国成的儿子,也就是我的儿子。”他亲妈都还在,自己热脸贴冷屁股,去喂白眼狼,秦老爷子也够可笑的。
她钱嘉美可不当王宝钏,自己便做那西凉公主,享受的荣华富贵。
新媳妇识大体,秦老爷子很满意,接过她递来的苹果,咔嚓咔嚓的吃了起来。
老爷子不想抚养权的事儿,又转念头去想要祭祖。
他生个好儿子,光宗耀祖,当然要显摆一下。
富人的事普通人不懂,可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晃眼就到了除夕,赵良雨和赵啊嫲在自己家里,陪着赵爸爸的遗像,吃了一顿团圆饭,妈妈和叔叔从新加坡打电话过来。
小舅给赵良雨送来了两只土鸭,和一些干笋。
趁舅妈不注意,小舅偷偷塞给她两千块钱,让赵良雨好好读书,将来考大学。
嫲嫲不让赵良雨收,她跟小舅说,钱她们都准备好了,小舅也不容易,自己一头家要顾,真有需要,会和他们开口的。
跨年少不了春节晚会,家里的电话在响,赵良雨的手机也在震动,全都是一条条的短信祝福。
她通信录里也没几个人,有手机的第一年,赵良雨还很精致,每个人都写不一样的祝福语,后来岁月流逝,十年后直接成了一个模板群发。
赵啊嫲和赵良雨在十二点整,相互道新年快乐,孙女祝奶奶身体健康,福如东海,奶奶希望孙女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大年初一,一觉醒来,年头年尾也就休息这几天的赵啊嫲,穿起了孙女给买的新衣服,把家里收拾好。
“娘娘啊,记得关煤气,哎呀,不知道二妹她们那边冷不冷。”二妹就是东东外婆,赵啊嫲是大姐,奶奶对着镜子把一头白发扎得一丝不苟:“娘娘,你多带一件厚棉衣,往年表叔说你卖烟花的时候,都冷成一个冰棍了。”
赵啊嫲说的表叔,其实也是契表叔,老板娘家的人,是个烟花经销商,市区不允许燃放烟花爆竹,很多人就跑去郊区放。
表叔就在村头的二级公路旁占了一个好位置,从年初一到年十五卖烟花。
通宵达旦,赵良雨看通宵摊,从初一到十五,十五天能有三千块的提成。
她还会点英语,虽然是中式英语,磕磕巴巴的,上一年有几个老外来逛烟花摊,十来个摊点就赵良雨这个小姑娘,能扯呼一句连珠炮是:shootonebyone。Eighteen,twentyrounds。
人家财大气粗一下就买了好几千的烟花上车,乐得表叔决堤以后一定要让孩子上剑桥英语,韦林英语,疯狂英语,管他什么英语,能挣钱啊。
初一这天,东东爸开了一辆面包车来,拉着两家人回乡下过年,外婆家有好几栋房子随便住。
村里的年味就很重,走街串门,去土地庙上香,昨晚的头香挤满了人,开年的时候也得去拜。
她们到老家的时候,屋子前面的空地上搭着红砖的临时灶台,男女老幼都在大锅子附近转悠。
大多是男的在看灶头,女围桌打麻将。
“二妹,大姐回来了。”东东外公,嘴里叼着烟,手里牵着大黄,要带它去行大运,看到女儿,女婿,孙女,干孙女都回来了,赶紧从中山装口袋里摸出一叠钱。
“契爷,新年好,福如东海。”
“阿爷新年好,寿比南山。”
赵良雨和东东孖公仔一样,逗得屋子前的长辈哈哈大笑,阿爷一人给了两百:“要好好学习,上大学知道不。”
“知道。”两个人异口同声,接下来就是两个小的到处问好,领红包,三个大人到处发红包。
白天就是各种串门,村头到村尾都要绕一圈。
走到那家,觉得饿了,就坐下来,肯定有好饭好菜招待,赵良雨和乌东东记得,连着两年她们起床,十点半早餐在外婆和大舅家吃的,刚出去晃一圈,十二点路过二舅家,被叫进去吃中午饭,其实都还没饿,吃完又出去晃荡,谁见了都要给点什么油糍,酥角,一路嘴巴不停,都到吃撑的地步。
她们今年吸取教训,怎么说,都不能在过年这段时间长膘了。
“哎,你们两个,读书的,对,跟我去拜土地公。”二婶挑着担子,担子里放着祭祀用的鸡鸭香猪,还有香烛筷子酒杯,身后带了一帮家里的读书人。
“自从祖上有人年年初一拜土地,中过进士,出过七八个大学生之后,才有了这规矩吧。”乌东东觉得,十八年了,她没少和土地爷沟通,可成绩也不咋地:“娘娘,走罢,土地爷应该很喜欢你。”
“哎呀,你小姑娘,乱说话,跟过去。”
“就是,赶紧跟你们二婶过去,明年就要考高了,大姐是明年吧,这两孩子。”围着一桌打麻将的老人,嘱咐小孩子不要乱说话,大人要做什么,就跟着做就行了。
赵啊嫲点点头:“是啊,明年,二筒要不要。”
“要。”三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