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网游动漫 > 人人都能读懂伤寒论 > 第6章 (10)芍药甘草附子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章 (10)芍药甘草附子汤

原文: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这段描述是对一种特定病症及其治疗方剂的阐述。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解析这段描述。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意味着患者在经过发汗治疗后,原本的疾病症状并未得到缓解,反而出现了恶寒(即怕冷)的症状。在中医理论中,发汗是治疗外感风寒等病症的一种常用方法,通过促进体内汗液排出,达到驱邪外出的目的。然而,如果发汗不当或患者体质虚弱,就可能导致病邪未除而正气受损,从而出现恶寒等虚证表现。

“虚故也”,是对上述症状的病因分析。这里的“虚”指的是患者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弱。由于发汗过度或患者本身体质虚弱,导致体内阳气受损,无法抵御外邪,因此出现恶寒等症状。

“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是给出的治疗方剂。芍药甘草附子汤由芍药、甘草、附子三味药组成。其中,芍药养血敛阴,缓急止痛;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药性;附子温阳散寒,回阳救逆。三药合用,既能养血缓急,又能温阳散寒,适用于治疗虚劳里急、恶寒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芍药甘草附子汤对于虚证恶寒等症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具体用药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情况而定。因此,在使用该方剂时,务必遵循中医理论,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辨证施治。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原文:芍药 甘草(炙)各三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芍药:三两。芍药在中医中常用于治疗疼痛、痉挛等症状,具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的功效。在这里,它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缓解病痛的作用。

甘草(炙):三两。炙甘草是甘草经过炮制后的产品,其药性更为温和,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的功效。在方剂中,炙甘草可以起到增强脾胃功能、调和药性、减轻药物副作用的作用。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附子,作为中医药学中的一味重要药材,其药性独特且功效显着。以下是对附子药性的详细解析:

一、基本药性

附子味辛、甘,性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这些药性特点决定了附子在治疗寒性疾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二、主要功效

1. 回阳救逆:附子能够振奋心阳,增强心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对于心阳虚衰所致的亡阳证,具有回阳救逆的作用。这使其成为治疗急危重症如休克、心力衰竭等的重要药物。

2. 补火助阳:附子归肾经,可温补肾阳,补充命门之火,恢复肾脏的阳气功能。同时,它还能温壮脾阳,促进脾的运化功能,改善消化吸收不良等问题。因此,对于肾阳虚衰、脾阳虚弱等证,附子具有显着的补火助阳效果。

3. 散寒止痛:附子辛热的性质能够迅速驱散体内的寒气,缓解疼痛。它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风湿性关节炎、胃寒胃痛等寒性病症。

三、用药注意事项

1. 毒性问题:附子含有乌头碱等有毒成分,因此使用时必须谨慎。一般需要经过严格的炮制以降低毒性。同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合理掌握用量和用法。

2. 禁忌人群:热证、阴虚阳亢者忌用附子。孕妇也应慎用附子,以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3. 配伍应用:在临床应用中,附子常需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以达到协同增效、降低毒性的目的。例如,与干姜、甘草等配伍,可以增强其回阳救逆之效;与肉桂、熟地等配伍,可以用于治疗肾阳亏虚之证。

四、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附子具有抗休克、调节血压、改善微循环、改善氧代谢等多种药理作用。这些研究为附子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个方剂的功效:

芍药甘草附子汤主要用于治疗虚劳里急、恶寒等症状。其中,芍药和炙甘草的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作用,有助于缓解病痛、调和气血;而附子的温阳散寒作用,则能够驱散体内寒气、恢复阳气。三者合用,共同起到温阳散寒、养血缓急、调和气血的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芍药甘草附子汤具有显着的疗效,但并非人人适用。在使用该方剂时,务必遵循中医理论,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情况进行辨证施治。同时,由于附子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时需谨慎控制剂量和炮制方法,以确保用药安全。

原文: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

“上三味”指的是方剂中的三味药材:芍药、炙甘草和附子。这三味药材是构成该方剂的全部成分,共同发挥着养血柔肝、缓急止痛、温阳散寒的功效。

“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描述了煎煮过程的具体操作。这里,“水五升”指的是煎煮前加入的清水量,而“煮取一升五合”则是指煎煮后得到的药液量。通过加热煮沸,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于水中,从而达到提取药效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煎煮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火候和时间,以免药液烧干或煮焦,影响药效。

“去滓”是指在药液煎煮完成后,需要将药材残渣过滤掉,只保留清澈的药液。这一步骤可以通过使用纱布或滤网等工具来完成。过滤后的药液更加纯净,便于服用和吸收。

“分温三服”是指将过滤后的药液分成三份,分别在早、中、晚三个时间段温服。这里的“温服”指的是将药液加热至适宜饮用的温度后再服用,以免过冷或过热刺激胃肠道。分次服用有助于药效的均匀释放和吸收,同时也能够减轻单次服药对胃肠道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