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璜和永璋已经悄悄离开京城去往胶州,蒋之恒虽然没去,但他手下有能力的人都被派出去。
毕竟是下面的小子们第一次单独做事,还事关两位皇子,蒋之恒多少有些担心,每天都会在初九堂看消息。
好在两位皇子不算太蠢,有刘统勋在一旁教导,没有做出什么奇怪的事。
但两人也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在蒋之恒看来就是浪费这次的机会,以乾隆的性格来看,他们要是没有建树怎么可能比得过永琏的地位。
果然,当蒋之恒带着收到的资料去见了乾隆,就见他看完后面无表情的随手扔在桌上。
“以后不用每天来递消息,有重要的事再来。”
“嗻。”
蒋之恒慢慢退出去,路上碰到去找他的小晨子。
“公公,刚刚递到消息,赵一泰在查延禧宫和李玉。”
“哦?”蒋之恒放缓脚步思索着,片刻后他笑了一下,“长春宫着急了。”
皇后不急是不可能的,永琏还小的时候她就怕他比不过其他阿哥,现在眼看要开始接触政务了,永璜和永璋又突然跳出来先接了差事,她怎么可能不着急。
“既然赵一泰在查,咱们就帮他一把。”
蒋之恒小声在小晨子耳边耳语一番,看着小晨子匆匆离开的背影,他脸上浮现一丝笑意。
“是时候让进忠更进一步了。”
赵一泰接到皇后查纯妃和永璋的事,顺藤摸瓜查到了娴嫔,虽然没有实质证据,但他能确定娴嫔是从李玉那里得到的消息。
他就顺便开始查李玉和娴嫔,好歹要拿点儿东西回去交差。
这会儿他正在外面查着李玉最近的行踪,一个年轻太监匆匆走来,在他身边小声说道:
“赵公公,奴才听到一个消息不知道真假。”
赵一泰转头看向他,上下打量一遍,示意他到角落说话。
“说说。”
太监左右看看,压低声音道:“奴才有个老乡在乾清门做事,几年前有个同屋的在宫里卖些小东西,亲眼看到那时还是妃位的娴嫔娘娘亲手给李玉公公的膝盖上药。”
赵一泰惊讶的睁大眼睛,声音不自觉加大:“你确定,是亲手?”
太监连连点头:“奴才那时还小,听到消息时也很震惊,一直记到现在。”
赵一泰不自觉地靠更近,压低声音问:“看到的人喃?”
太监有些遗憾的摇摇头:“死了,说了这事没多久就死在了御花园的池子里。”
赵一泰不得不把这人的死和看到的事联合起来,虽然没有实质证据,但准确的时间和人物他都知道了,这事不难查。
长春宫
“真是如此?”
皇后听到赵一泰所说也很是震惊,一个外男还是太监,当时还是妃位的娴嫔居然敢在大庭广众下。
赵一泰见皇后还没回过神,压低提醒:“娘娘,娴嫔利用和李玉的关系帮助纯妃,三阿哥与咱们二阿哥只有两岁之差,而且三阿哥和大阿哥走的近,您得多为二阿哥未来着想啊。”
皇后表情凝重的点点头:“纯妃身边要是没有娴嫔就不足为惧,不能让她们一起,还有李玉。”
思索片刻,皇后吩咐道:“既然没有人证,那就将这事传到皇上那里,就算不能按死他们,也能让李玉不敢再帮娴嫔。”
“嗻。”
赵一泰退出去,没多久,宫中就有人开始传娴嫔还是娴妃时,曾屈尊降贵亲手给李玉公公腿伤上药,大部分都是太监们羡慕的话。
但传着传着就有些变了味道,成了娴嫔与李玉有私情,还有人说了娴嫔还在冷宫时李玉悄悄帮过忙,虽然说的大半是假,但也有真的混在里面。
初九堂有稽查宫人的职责,在宫中传言越演越烈时主动出击,将那些说过荤话的都抓了起来。
傍晚,蒋之恒匆匆来到养心殿求见。
乾隆此时还没有听到传言,没有谁找死敢在外面大肆宣扬此事,都是在太监宫女私下的地方议论。
“什么事这么着急?“
正准备吃晚膳的乾隆,见他这个点儿来,还有些意外。
蒋之恒见乾隆坐在饭桌前准备用膳,嗫嚅了一下小心道:“皇上,是奴才没注意时间,要不奴才待会儿再来?”
乾隆收起脸上的轻松,抬眼看向蒋之恒,他还能不知道蒋之恒的做事习惯,向来考虑周到,能让他不注意时间,又想错开用膳时间,肯定是会让自己生气的事。
蒋之恒见乾隆看向自己的眼神,有些心虚的低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