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王棣等人分坐三艘楼船赴京。
李格非曾任郓州教授,此次由历下赴京原要在此地逗留二日拜访老友故交,却遭受了无妄之灾,也没了访友之心,干脆随着王棣结伴同行,一路也好有个照应。
王棣求之不得,满口子应允,与李格非共乘一船,讨教讨教经文,顺便与小度娘多多联络联络感情。
郓城之事另有些手尾,他有意无意的警示了丁大有一番。宋江此人定需好生关押,万万不可懈怠。
此桩事件当中,托塔天王晁盖虽未直接露面参与,但晁家庄的吴用、刘唐、白胜及十数个庄客却是合着宋江杀人为祸的,作为庄主的晁盖难脱其责,用人不明至少是有的。
虽然,案发当日有证据显示晁盖并不在庄子里,但宋江既然能前去求助,可见这二人的关系非比寻常。这其间晁盖究竟扮演了何种角色,值得深思。
要知道,江湖中山东晁天王、河北玉麒麟可是齐名的大人物。二人皆是武艺高强,且最重江湖义气,结交无数,声名赫赫,颇有一呼百应之威。若是这晁天王为义气而异动,动静必不会小,当小心提防。
丁大有自是再三保证,言称郓城县大牢铜墙铁壁,必不致走脱要犯,若有那不长眼的胡来,那才是自投罗网,有来无回也。
王棣见对方信心满满,虽然心中隐隐觉得不妥,却也不好多说什么。但想来此事牵涉到对方官途命运,当不至敷衍了事而自掘坟墓吧。
郓城距东京四百余里,顺流而下速度极快,忽忽三日便进入了汴河。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
五代后晋时,迁都汴京,“开济州金乡来水,西受汴水,北抵济河,南通徐沛”。后来汴河日久湮废,周世宗时,命侍卫都指挥使韩通“发徐、宿、宋、单等州丁夫数万浚汴水”。至此,江、淮、河、汴舟楫复通,“由淮入泗,由泗入汴者,此五代末之运道也”。
淳化二年六月,汴水决浚仪县。帝乘步辇出乾元门,宰相、枢密迎谒。帝曰:“东京养甲兵数十万,居人百万家,天下转漕,仰给在此一渠水,朕安得不顾。”可见汴河是北宋的经济大动脉。
汴河漕运,举世无双。景德四年定岁额运量六百万,此外还有为数极大的专供朝廷的物资,称杂运。漕粮除支付汴京的军政各费,还有部分北运至华北,供给驻扎河北的守军。
太平兴国时岁运江淮米三百万石,菽一百万石。其他河运量一百五十万石。至道初汴河运米粮五百八十万石。
大中祥符初至七百万石,仁宗时多至八百万石,后有所减少。每年各州为漕运造船两千至三千艘。自准南入汴河,常有船六千只,原每船载量不过三四百石,后至七百石、一千石不等,私船超载则多至一干六百石。自楚州、泗州至汴京,原定八十天一运,每年三至四运。除漕粮外,还有薪柴、炭、百货蔬果等。彼时漕运以船十艘为一纲,押运一人;大中祥符九年改三纲为一纲,汴河上船通常有二百纲上下。“纲“这种漕运船队编组形式,在运河运输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船队有组织分时段过闸过坝,有利于运河水量节制,也便于沿途驿站纤夫调度,更重要的是便于押运官兵对货物运输的集中监管。
正所谓“国以兵为立,兵以食为命,食以漕运为本,漕运以汴河为主。”
汴河岁漕江淮湖浙米数百万及东南之产,百物众宝,不可胜计。唯汴河横亘中国,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富,并山泽百货,悉由此路而进。
由此足见,汴河乃建国之本。
王棣前世偏好历史,对极尽繁荣的北宋都城相关事宜颇感兴趣,如今身临其境,仿似看到一幅历史巨卷在眼前缓缓展开。
但见河面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众多的船只停泊其上,或中转货物,或旅途交班,或泊岸避风,或接受巡查,或逆水拉纤,或休息观光,或购物交易,或寻亲访友,或邂逅相逢,或烧香还愿等等。
河面浩荡,港口处达三十丈之宽,漕船、商船、官船甚至还有水军战船将偌大的港湾挤得满满当当。好在有众多人手各司其职,调度得当,倒不显杂乱不堪。观此景象,王棣浮想翩翩。北宋定都开封,是经过一番激烈争论的。最终选择了开封,其他因素暂且不论,其中是和汴河等河流方便的漕运以及黄河所带来的丰富的水资源分不开的。北宋时期,汴河、蔡河、金水河、五丈河等河流横贯东京城,将全国各地尤其是东南一带的物资源源不断的运抵京都,从而使开封处于“天下之枢”,“万国咸通”的有利地位。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汴河就没有东京城的繁荣。
这尚未进城,便已深深感受到大宋都城的特殊地位。这,在此时便是世界的最中心,代表了最高级的文明及最先进的科技。
此处位于东京东南处,水路抵京之所在。
王棣记得《东京梦华录》中说:“东城一边,其门有四,东南日东水门,乃汴河下流水门也。其门跨河,有铁裹窗门,遇夜如闻垂下水面。两岸各有门,通人行路,出拐子城,夹岸百余丈。“
但显然是记录不详的。据他了解,东京外城的平面近方形,南北长十五里,东西长十四里,有十二座城门和七座水门。城外有着名的“护龙河”的壕沟,宽三十多米。
外城东面有新曹门与新宋门,南面是陈州门、南薰门和戴楼门,西面有固子门、新郑门和万胜门,北面则有卫州门、新酸枣门、新封丘门和陈桥门。
这仅仅是外城,内城还有十座城门及两座水门。另外,皇城还辟有六门。
穿城而过的汴河、蔡河、金水河、五丈河四条河道在东京城附近构成了庞大的水利网,使京城的水利交通空前地发展起来,形成了“天下之枢”的有利地位,也极大地满足了东京城的物资供应。太祖赵匡胤曾风趣地将汴河、蔡河、五丈河比喻成为“京都三带”,正是“八方辐辏,万国咸通”的水陆大都会。
在四条河流中,最为着名的当数汴河,它东西横贯东京城,“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故于诸水,莫此为重”。汴河入京,有水门三座,即东水门、西水门和西角子门。
王棣一行便是从西角子门入城。
守城的是巡检司人员。巡检司,掌管地方治安机构。真宗景德三年始置京东五路巡检司,其后各处分置,或置都巡检司。开封府有巡检四员,各领骑兵五十人,步兵八人。
这些个巡检人员俱是练就了火眼金睛,看人识货八九不离十,见得王棣一行衣着讲究、气度不凡,又有十多名扈随跟从,心下猜测许是封疆大吏或者京城高官的亲眷入京,不敢唐突放肆,上船后认真而不较真,过了搜检必需的程序便予以放行。
又往前行了里许,三艘船方靠岸泊停。
这一路入京,沿运河而溯,大部分时间都在船上,踏上陆地的感觉甚是美妙。
这是王棣第一次来这座千古名城,虽不至于如刘姥姥进大观园,但东张西望的着实似乡下人进城。
李清照倒是在京师住了二年,对这一切并无新奇感,亦步亦趋地跟着王棣,眨了眨眼:“三哥哥,京城繁华不?”
经过黄泥冈一事,小丫头对王棣愈发的亲密了,便是自己的亲兄长亦有不如。
“哦,挺繁华的……”低头见得小度娘狡黠的表情,王棣哑然失笑,给她来了个摸头杀。
好嘛,竟然取笑咱没见过世面,真是……开什么国际玩笑。开封城在此时固然是矗立于世界之巅,其繁荣程度冠绝天下,但与后世各种高楼大厦的城市相比,实在……没有可比性。哎,曾经沧海难为水呐。不过,这种古色古香、美轮美奂的建筑格局,着实让他为之眼前一亮。更何况,没有尾气摆放,没有钢筋水泥的禁锢,感受自不一般。
眼前这一幕幕,如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端的是繁荣到了极致。只是,物极必反,谁又能想象得到,若依着原本的历史轨迹,短短二十余年后,金军攻破东京,除了烧杀抢掠之外,更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本人及后妃、皇子、公主等三千多人,另俘虏皇室少女,妇女、宫女、官女、民女等共一万五千多人,运至大金国土,大部分作妓女。另有大量宝玺、舆服、法物、礼器、浑天仪等,至于金银珠宝更是不计其数,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
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难、靖康之祸和靖康之变。
时势造英雄,乱世出英雄。正所谓“国难思良将、病笃思良医”,值此国家危急存亡之际,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救万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
会是谁?我吗?
王棣面沉如水,双眸悠远,似看透时光飞纵,幽静如万古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