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梦里的惨状,他确实也逃不了干系,要不是他们没有第一时间把土匪抓住,土匪也不会跑到平安村,更不会死那么多人。
而且,他们剿匪的目的貌似也没那么单纯,要说是为了百姓安全考虑,之前那么多年又在想什么,估计是山里缺采矿的人了吧。
冯百户只是做他该做的,不能说他错,只是平安村又招谁惹谁了。
村口处。
土匪们被麻绳穿成几串,兵卒们手持利器把他们围在中间,防止他们逃跑。
冯百户依旧是那一身银甲,正与王里正说话,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大人,这是剩下的银子。”王里正连夜算好那些吃食的价格,怕冯百户觉得贵,咬牙多拿出一部分,这可都是他家的钱!
这些兵卒,已经是他见过最讲理的,没让他们杀鸡宰羊不说,就连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他们都没多看。
可要说赚这些人的银子,王里正还是不敢,百户可是六品官,只按照品级算,比县令还要大一级呢!
冯百户有点不耐烦,他都说不要了,这人怎么还一直说!黑着脸盯着他,“你是听不懂我说的话?”
“听得懂,听得懂!”王里正连连点头,又从怀里摸出几两银子,一脸肉痛地递上去。
冯百户:“......”这叫听得懂?
“冯大人,我来送送你们。”陆雪远远看见两人的气氛不对,连忙走上前。
听见她的声音,冯百户眼睛一亮,等看到她两手空空,瞬间黯淡下来,好歹认识这么长时间,一点干肠都不送吗?
陆雪被他看得一愣,这,她咋了?她没表现出对他的不喜吧?
冯百户察觉到她的变化,连忙调整过来,“多谢。”
又转头看向王里正,“王里正,我们是郭靖澜将军麾下,郭将军最讨厌手下苛待百姓,这些银子真是昨晚的饭钱和宿费,你不要多想。”
王里正听他这么说,脸上的惧意果然小了很多,他以前只在告示上看过郭靖澜的名字,只知道他是个英勇善战的将军。
村里收到的信上说,郭将军不仅是好将军,还是好官。他去前线后,大家的待遇好了不少,最重要的是,能把家书送出来。
“小人代村民们谢过大人。”
王里正行了一礼后,才把银子收起来,退到一旁,把空间留给冯百户和陆雪,毕竟两人认识,应该需要告个别吧。
陆雪听到他是郭将军手下的人,不由得又想起深山里的矿。
她不确定那到底是什么矿,但金属矿无非金、银、铜、铁这几种,都值钱得紧。
这个郭将军又要名声,又要钱,这莫不是奔着造反去的吧?山里要是铁矿,那更了不得,连兵器和盔甲都有了。
冯百户不知道她在想什么,只是一味地思考花低价买干肠的可能性。
他身上没多少银子了,饭钱,宿费那可都是他花的,也不知道上面能不能给报。
应该能吧,毕竟把这些土匪送上山,也能省下不少银子呢。
他带人去剿匪,确实是因为山上没人采矿。
这消息刚传出来,胡百户就开始出馊主意,说是可以搜罗流民、乞丐之类的上山采矿,反正也没人在意,实在不行,就到牙行买人。
胡百户被他打掉一颗牙,可要是实在没人,上面没准真会同意他的办法。
冯百户便把主意打到土匪身上,一群背着人命的恶徒,死山上才好呢。
“谢娘子......”
“冯大人......”
“你先说......”
“您先说......”
“......”
王里正看着两人,“要不,大人先说?”
冯百户尴尬地把手放在嘴边,轻咳一声,“谢娘子,我想在你这买一百斤干肠,能不能便宜一些,我今天就要带走。”
他回去后,要守在山上两个月,又要过那不是人过的日子,不弄点东西上去,他可怎么办哦!
“行,大人是自己去拿,还是派人去拿。”
“我让人去拿,不知这价钱是多少?”冯百户有些忐忑,实在是囊中羞涩啊。
“您看着给。”
冯百户想挠头,这是最难给的了,看着给是多少啊,算了,他手里就剩六两七钱,留下两钱零花,剩下都给她便是。
陆雪接过银子,领着两个兵卒到作坊称了一百斤干肠,附送了两个背筐,不值多少银子。
干肠拿回来后,冯百户等了半天不见她说话,“谢娘子刚才要说什么?”
她想说什么,她刚才想说“慢走,不送!”
“我刚才也是想问,大人要不要买干肠。”
“哦,那咱们还真是想一块去了。”冯百户嘴里这么说,心里却在滴血,真的不能再便宜一点吗?
陆雪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不能!梦里的场景太过真实,尤其是刚才谢老爷子还把符拿出来,让她总觉得那是真实发生过的事。
所以,坑他点银子怎么了!
冯百户走之前,还留下来一个消息:郭将军说朝廷的抚恤银马上就要到了,一户十两银子,银钱不多,好在能抚慰一些伤痛。
是不多,连点地都不给,等这些银子到百姓手里,能有五两就算不错了。
更何况,这话是郭将军传出来的!朝廷的名声越不好,对他越有利。
王里正却很欢喜地把这件事告诉大家,顺便把昨晚做饭的工钱和宿费发下去,家家都有。
里正媳妇是细心的,当时便想着,万一真能赚钱,那便一家都不能落下,挑的帮工都是家里没多余地方,不能赚宿费的。
冯百户交代不用吃太好,但他们还是把好东西都拿出来了,折算成银子是十一两六钱。
还剩下三两四钱,按照一个兵卒住宿十文,做饭三十文,帮工二十文算,刚好够用。
头一回见官兵吃饭给钱的,村民们也很稀奇,围在一起说个不停。
张婆子拿的铜板最多,她家大儿媳做饭好吃,家里地方也大,住了三个兵,一共六十文呢!
正想找谢大海媳妇赵氏炫耀,发现人不在,“里正,咱们村是不是少人啊?”
“少人,少谁?”其他人也伸着脖子瞧。
蒋氏看了半晌,一拍巴掌,对着谢二海道:“可不是少人!大伯一家咋没见出来。”
张婆子点着头,“我说的就是他家,昨天晚上好像就没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