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雪和谢青山再度站在郑家门前时,手中拎着先前买好的贽敬。
门房对她们二人可谓是印象深刻,家中老爷交代过,直接带他们进去就行。
两人跟着下人来到郑秀才讲学的地方,是个小侧院,总共有三间屋子,布置得干净利落,没有其他多余的点缀。
“正厅是老爷讲学的地方,右边那间是老爷的书房,另一间是临时的食堂。”
“对了,要是在这用午食,一个月要交半斗米。”
郑家的下人不算多,所以几乎每个人都身兼数职,无论什么事,多少都知晓一些。
“还有,下次来的时候直接走那个侧门就行。”
陆雪顺着他所指的方向看去,设计得还挺合理,要是每个学生都从正门走,门房非得忙得不可开交。
毕竟要是没下人跟着,万一哪个学生顽皮,跑到后院可就麻烦了。
“老爷在正厅等你们。”
正厅的门虚掩着,里面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陆雪上前敲门,听见郑秀才说“进”时,牵着谢青山推门而入。
正厅中央挂着一幅孔圣人的画像,画像前供奉着水果香烛。
这孔圣人像竟和她那个时代长得一模一样!
陆雪觉得很是神奇,书里的故事围绕着男女主展开,但书中其他的时间线依旧照常流转。
甚至历史留下的痕迹也如此相近,谁又能说得准到底哪个世界才是真实的。
也许这个世界再过几百年,也会出现一本描绘她那个世界的书,说不定还是她写的呢。
陆雪心中仅存的那一丝迷茫缓缓消散,只要自己好好活着,哪个世界都一样。
思绪回归,她的眼眸愈发明亮,默默地在心底感激孔圣人。
郑秀才一直未出声打扰她,总觉得眼前这女子陷入了一种奇妙的境地。
直至她的目光从画像上移开。
在所有学生的见证下,谢青山先拜孔子画像,再拜郑秀才。
郑秀才接过他手中的茶,轻抿一口说道:“你可知何为君子?”
谢青山摇头。
“君子者,当怀仁、守义、明理、诚信、坚韧。其行事公正无私,不趋炎附势,于利益纷争之中,仍能坚守道义,不为苟且。你,可明白?”
话落,郑秀才看向他身后的陆雪。
陆雪挑眉,这是对她说的?昨天在门后的是郑秀才?
那他偷听的行为可称不上君子啊!况且,她可不是君子,她是女子。
陆雪并未遮掩,郑秀才一眼便看穿了她的想法,轻咳一声,放下手中的茶盏。
对着谢青山说道:“为师希望你日后以此为准则,成为君子。”
谢青山没察觉到两人之间的暗流涌动,大声应“是”。
他只听懂了一半,不过先应下再说,不懂的地方,回去可以问二嫂。
谢青山现在个头不高,又是初来私塾,直接被安排在了第一排。
陆雪在外面站了一会儿,见谢青山适应良好,便从侧门离开,准备回南市。
途中,路过一间茶馆,总感觉有人在注视她。
她猛地回头看向二楼,正对着她的那扇窗户“啪”地一下关上了。
陆雪微微蹙眉,又看了那扇窗户一眼,改变方向走进茶馆。
“怎么办,她发现了?”
“放心,不会让她上来的。”一位身着锦缎长袍,手持玉佩的男子说道。
果然,陆雪刚走到楼梯口,一个伙计立马迎了上来,挡在前面。
“姑娘,您要喝点什么?”
陆雪收回脚,看着一脸热情的伙计:“楼上可还有空位?”
“抱歉,这位姑娘,楼上雅间已满。”
“哦?中间那屋是哪位客人?”陆雪拿出几个铜板塞到他手中。
伙计连忙摆手:“姑娘,我们不能透露客人的信息的。”
陆雪一直盯着他没动,渐渐地,那伙计的额头开始冒汗。
又看了楼上一眼,陆雪收回铜板,走出茶馆。
茶馆的伙计,若不是客人提前交代,一般都会透露一两句。
刚才那个就像是被提前嘱咐过,就是不知那人究竟是谁。
陆雪想了一路,貌似最近只和谢峻山有过冲突,不过,那茶馆的消费可不低,不见得是他。
有没有可能,是那个老仆的主家呢?昨天还跟踪过她。
那老仆言语之中都表明他那个主家颇具权势。
可除了吃食方子,她也没有别的东西能被他人觊觎。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她一直很谨慎,并未拿出价值过高的东西,以防被人盯上。
毕竟她如今,既无权,又无势,有些东西一旦出现,谢家根本守不住。
陆雪思考许久也没想明白,便放弃了,她不愿为难自己,平日里小心些便是。
回到摊子时,王氏正忙得热火朝天,今天胡老汉在旁帮忙,也急得满头大汗。
见陆雪回来,都松了一口气。
“小娘子。”冯白户今日又来吃早食,“你们那冷吃兔什么时候还有啊?”
他前天和同僚来吃午食,特意问过老张,这老汉竟然说以后都没有了,不过他新出的那个椒麻鸡倒也不错。
“方子卖了,以后您想吃,直接去悠然居就行。”陆雪回答道。
“那算了吧,到那不得上百文一份啊!”冯百户连连摆手。
陆雪听闻难免震惊,王掌柜这么黑吗?银子要少了!
“您要是实在想吃,等过段时间,我们给您做点,不收银子。”
这人好歹也是一个百户,交好总归没坏处。
至于过段时间是多久,就得看“李大厨”的情况了。
这话一出,冯百户抬头看向陆雪,只觉这小娘子不仅容貌出众,行事也大方豪爽。
“行,那我先谢过小娘子了!”
今天依旧卖完一百个便结束,收拾东西时,陆雪挑能说的跟王氏讲了谢青山的情况。
王氏很放心,郑秀才的人品她还是信得过的,而且陆雪也一直跟着。
“二郎媳妇,你说咱们要不要每天多做些?”
自从开了早食摊子,每天不多不少就做一百个,现在谢家人都做熟练了,多做些也应付得来。
陆雪收碗筷的手一顿:“等我从县里回来再说吧。”
还没弄清楚到底是什么人盯着她呢。
牛车到家时,午食恰好出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