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总之高木正实野心不小。

老鬼子准备借青牛坪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一雪前耻。

这个其实也是现实需要,如果二二四联队不能在青牛坪打一个翻身仗,不能把面子找回来,此战结束之后,第一军司令部必定追究损失两个完整步兵大队的责任,到时最好的结果也只是转入预备役,甚至可能被送上军事法庭。

老鬼子不想上军事法庭,所以只能够铤而走险。

几个小时之后,第二二四联队残部就全部上了青牛坪。

新二团政委王青山也把“217团”的电报草拟了出来,但是摩斯密码其实是不能直接发表中文内容电报的,而是需要转译成中文电码。

从晚清至民国,逐渐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中文电报编码。

这套中文电报编码用四位数字代表一个字,效率极低。

而且王青山不可能记住电报上每一个汉字的数字编码。

所以王青山决定直接采用拉丁新文字来拍发这封电报。

这套拉丁新文字是苏联华侨创制,跟新中国成立后的拼音系统已经非常接近,被广泛用于广大抗日根据地的标语及扫盲运动,国统区也大量采用。

王青山需要专心操作电台,就由常胜在旁边口述电文。

常胜拿着王青山的小本子,念道:“告全国同胞书暨抗日讨逆通电,国民革命军第八十三师第二一七团团长,尤云樵。”

……

在八路军的总部,老总生气的将铅笔扔在作战地图上。

“都已经打了一天一夜了,整个晋西北都打成一锅粥,可是我这个八路军副总指挥却仍然被蒙在鼓里,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都打的什么仗嘛?”

一众作战参谋都不敢做声,因为确实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继续查,继续问,联络所有能联络上的部队以及友军。”

“一定要搞清楚晋西北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潞城、福安、阳泉甚至就连太原的鬼子都倾巢而出,疯了似的增援晋西北?这个爆发点到底在哪?”

正说话间,参谋长急匆匆走进来,手里还拿着一纸电报。

“老总啊,爆发点找到了,是晋西北的中央军第217团!”

“217团?”老总愣了下,不是我们的部队?这倒是没有想到。

接过电报草草的看了两行,老总便脸色微变,不自觉的念出声:“全国父老兄弟、抗日将士及海内外同胞钧鉴。”

“云樵一介武夫,本不善辞令,然今日执笔,五内俱焚!”

“去岁中条山一役,我二十万袍泽血染黄河,尸骨未寒。”

“日寇铁蹄所至,三晋父老啼饥号寒,山河破碎!吾辈军人,不能御敌于国门之外,反使黎庶蒙难,此乃奇耻大辱,百死不足赎!”

……

太原鬼子第一军司令部。

参谋长花谷正也在向筱冢义男朗读这封电报。

当然了,已经事先将中文内容转译成为日文。

“……忆昔中条山血战,我团奉命断后,亲见弟兄们以血肉之躯硬撼敌寇坦克。”

“子弹打光,便抡大刀;大刀卷刃,便抱敌跳崖!黄河水赤,不辨浊浪与鲜血;中条峰颓,尽是忠魂与白骨!”

“可恨天不佑我,粮尽援绝,致使防线崩溃。”

“云樵率残部突围之时,回首烽烟,尤闻伤兵高呼‘替我多杀几个鬼子’,旋即自戕殉国……此情此景,夜夜锥心!”

“今,我团转战晋西北,犹有残兵六百众。”

“将士人人臂缠白布,上书‘血仇’二字!”

“日寇悬赏十万大洋购我头颅,可笑倭奴岂知,”

“我辈华夏军人头可断血可流,脊梁永不弯折……”

随着花谷正的朗读,筱冢义男的脸色一点点沉下来。

这么说来,他的判断错了?这真不是一次偶发事件?

……

与此同时,李逵也已经收到了李鬼发表的明码通电。

第217团参谋长陆伯韬来到前线找到团长尤云樵时,还一顿埋怨:“团座,你发表告全国同胞书怎么也不与我通个气?我还是217团参谋长吗?”

“什么告全国同胞书?你在说什么呢?”尤云樵闻言也是一脸懵。

“团座你竟然不知道?”陆伯韬也懵,“那这封电报是怎么回事?”

“拿来我看看。”尤云樵将电报接过,起先是不屑,但很快脸色就变凝重,到了最后也不自觉的念出声来。

“今通电全国,泣血三誓。”

“一曰死战不降!纵全军覆没,亦必战至最后一人,教日寇知我中华尚有敢死之师!”

“二曰同仇共进!凡八路军、晋绥军、中央军及一切抗日武装,但闻枪响,则我团必星夜驰援,绝不计前嫌!”

“三曰以血洗耻!即日起,我团当每日夜袭敌营,斩敌一首级则祭一袍泽,直至倭寇滚出山西!”

“同胞们!此刻太行山上,野草啃光了树皮,黄河岸边,寡妇哭干了眼泪。”

“但请看这面千疮百孔的军旗——它还在飘!只要山西还有一个华夏兵在,小鬼子就休想安寝!”

“云樵愿效武乡侯‘鞠躬尽瘁’之志,追随张自忠将军死国之义。”

“倘他日战死,请以黄土掩面,免污我先烈之英灵;若侥幸得胜,当自缚荆条向三晋父老谢罪!”

“最后三颗子弹,两颗给鬼子,一颗留给自己!”

“此电,绝笔!国民革命军第八十三师第二一七团团长,尤云樵。”

读完后好半晌,尤云樵才叹道:“好文采,写尽我党国军人之魂!”

陆伯韬愕然道:“所以,这封电报真不是团座你草拟并且拍发的?”

“什么话?”尤云樵道,“我在前线,哪来的电台,怎么发电报?”

“啊对,把这茬给忘了。”陆伯韬轻了下额头又道,“那么问题来了,这封电报究竟是谁发的?为何要冒用我们二一七团的名义?”

尤云樵想了不到半秒钟,就感到脑壳疼,当即说道:“管他的呢,反正只要打鬼子,我们二一七团的名义只管借用,我保证不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