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离开时,时安更是急忙表示,背诵一百二十遍太过浪费时间,能不能减半,这样她们也能学习更多知识。
康熙自是不同意,这一百二十遍是他小时经常做的,也因此要求子嗣的。
但在时安身上的世界气运干扰下,他望着时安略有失望的眼神,又心想到公主们不参与政务,只是学习能明事理的知识。
还有就是,她们学习时间本就短,没有必要用对待皇子们的方式严格要求她们。
最后,康熙应允了时安的意见。
然后,当诸皇子知道这件事后,很是羡慕嫉妒,很想说:皇阿玛,我们也想减少背诵次数!
可惜,他们不敢。
于是,他们纷纷前来安慰正在写大字的时安,试图让她给皇阿玛再提提意见。
听明白他们话中表达的意思后。
时安:......
都在做什么白日梦呢?
......
春去秋来,康熙二十六年
九月,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派遣六位传教士,千里迢迢来到紫禁城,为康熙带来了三十箱科学仪器和书籍。
这让时安惊讶不已,同时心生急迫感。
国外,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那由此可见,他们国内的技术只会比这些更加发达。
她迫切地想要让康熙敞开对西方知识的封锁之门。
可惜,她的年龄太小,加上她是个公主,人微言轻,世界气运也改变不了康熙这个想法。
无奈之下,她只能鼓动着太子等阿哥们学习西方知识。
然而,在众多阿哥之中,唯有太子、七阿哥和九阿哥对这些最感兴趣。
其他几位阿哥要么是没兴趣,要么是纯粹是听不太明白。
太子胤礽不理解五皇妹为何这般焦躁,见她一直烦恼木仓支研究,于是给她提议道:
“茉雅奇,凭我们是研究不出什么成果的,孤知晓有一人或许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时安早已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忙不迭地追问道:“太子哥哥,是谁?”
“翰林院侍讲戴梓,去年他就成功仿造了十支荷兰国家进贡的‘蟠肠鸟木仓’,被皇阿玛回赠给荷兰使者,” 太子语气中满是骄傲和佩服,
“ 之后戴梓更是仅用短短五日,便仿制出了‘佛郎机’(西班牙、葡萄牙所造的炮)。”
他言语中的骄傲,时安丝毫没有感受到,心中只有熊熊怒火在燃烧。
只恨她平时对前朝的事关注太少,竟然不知道康熙还做过这么气人的事。
康熙他到底是怎么想的,竟然将武器作为回礼?
提起戴梓,她瞬间就想起第一个世界的时候,那些经戴梓之手研发出来的各种武器,正是靠着那些神兵利器,胤褆等人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打得侵略者丢盔弃甲。
而这一世,要是没人干扰历史的话,戴梓这位武器天才,将会被南怀仁那个洋鬼子设计诬陷。
让戴梓背上“私通东洋”的莫须有罪名,最终被流放,落得个晚景凄凉的下场。
最可气的是,如此拙劣的言辞,康熙他竟然信了!他信了!!!
不相信这片土地土生土长的子民,反而相信了一个外来洋人的话!
太子胤礽不懂时安的气愤,反而还在两眼放光,兴奋地讲着:
“茉雅奇,你不知道,戴梓他近日仅用八天时间,便成功造出‘子母炮’,其威力犹如雷霆万钧,皇阿玛已将其封为‘威远大将军’,已经送往边疆,对付噶尔丹了。相信,很快噶尔丹就会被打的落荒而逃......”
人的悲欢不能相通!
时安听着这番话,只觉得更加讽刺了。
拥有如此天赋异禀的臣子,还有如此先进的武器,康熙竟然还会做出那么多荒唐的事。
这要是彼得大帝看到,恐怕会将戴梓奉为上宾,为其提供各种优厚条件,让他一心研究。
而不是像康熙这般,将人才放到不合适的位置,只有在需要时,才会想起戴梓这个人。
她多么希望第一世的太子降临,这样,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烦心事了。
然而,实际上的太子胤礽才14岁,还是个小屁孩。
时安心情不爽地重重放下手上的零件,打断了胤礽的讲话。
她低着头,眼里闪过一抹怒意,却又强颜欢笑道:
“太子哥哥,那戴梓戴大人能来帮我们一起研究吗?皇阿玛会同意吗?”
胤礽正说得兴起,却被人硬生生打断,心中不禁有些不悦。
但见茉雅奇低着头小心摆弄零件,他以为是她没拿稳,也就没说什么。
对于时安的担忧,太子却不以为意,朗声道
“放心吧,近日皇阿玛用不到戴梓,这会儿对方估计又回南书房去编修书了,我明日和皇阿玛提一下此事,想必不会有什么问题。”
“真的吗?谢谢你,太子哥哥!”
时安抬起头,脸上挂起一抹甜甜的笑容看向他,然而那眼底却闪烁着冰冷的笑意。
听着真是让人恼火啊!
果不其然,次日,康熙便爽快地应允了戴梓成为太子和时安他们的老师,一同研究西方之物。
与戴梓一起共事后,时安发现,对方就是那种纯粹的科研天才,没有什么弯弯绕绕的小心思。
当他见到那些新奇的西方设备时,眼睛里仿佛闪烁着星辰,熠熠生辉。
很多时候,时安将她在书本上看过的东西,描述给他,他竟然能心领神会。
这着实让她又惊又喜!
她捡到宝了!
有了他的帮助,时安等人研究新的木仓进度飞快。
......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发生一件大事。
历经清初三朝,辅佐大清三代帝王的太皇太后孝庄,崩于慈宁宫,享年七十五岁。
康熙多次悲痛哭晕过去,后宫上下一时间风平浪静,无人敢在这敏感时刻惹是生非。
这种悲伤的情绪如阴霾般笼罩着皇宫。
一直持续到二十七年中旬。
外有沙俄多次冒犯大清边境,甚至鼓动噶尔丹大举入侵蒙古,内有反清复明的白莲教组织趁机煽动百姓。
在太子等人的安慰下,康熙很快就振作起来。
而另一边,宁寿宫内。
时安见到大清正在按照曾经的历史发展,整个人如坐针毡,焦躁不安。
按照历史的轨迹。
因为噶尔丹的入侵,给大清的西北边陲带来很大的危机,康熙认为噶尔丹才是心腹大患,故而对沙俄做出了巨大的让步。
康熙二十八年,索额图等人代表大清与沙俄签订了最为人所熟知的《尼布楚条约》。
明明是自己打赢的土地,却要拱手相让给沙俄。
首先,他们放弃了勒拿河以东的地方,也就是西伯利亚,这在康熙等人眼里,因为这些地方都是苦寒之地,给就给了,也没损失。
其次,更是将贝加尔湖以东的尼布楚等地约100万土地免费送给沙俄,所提的条件仅仅是让沙俄停止给噶尔丹输送热武器等装备。
1727年,雍正五年,与沙俄订立的《布连斯奇条约》,又如出一辙地将大片土地白白送给沙俄。
而这一系列的行为,无疑都是康熙和雍正所犯下的愚不可及的蠢事。
他们放弃国土,只为换取昙花一现般短暂的和平,却给沙俄留下了这片东方大地软弱可欺的印象。
等到后面,沙俄在彼得大帝的带领下,快速发展。
最后面对沙俄强大的军事武力进攻下,大清只能一退再退。
就在时安心急如焚,嘴里急得满是燎泡时,戴梓给她带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