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按计划很是费了一番功夫才把今天的收获都带回了知青点,前程都紧张兮兮的,只有严小雨有些不在状态。
刚才忙起来的时候没觉得,脑子闲下来就无法抑制的回想起看到的地底情况。
严小雨没有学过医,没有关于人体结构方面的专业知识,判断不出那些骸骨具体都分别属于哪个部位。
但是人的头骨还是能认得出来的,所以沉重的心情怎么都提不起来。
如果那里埋葬的全是人被肢解之后丢弃的尸体,那该是怎样的惨烈情况?
她能窥见的还只是那么一点点,在自己的感知范围之外,还不知道到底绵延到了哪里。
会不会自己所处的地方也遍布骸骨?
一想到这个可能,严小雨就无法淡定。
但又不敢感知,害怕万一猜测得到了证实,她真的生活在骸骨之上,今后要怎么继续淡定的上工、吃饭、睡觉?
如果不感知一下,又一直无法静下心来,内心万分的煎熬。
浑浑噩噩的配合着小伙伴把山货都带回了知青点之后,她甚至想不起来细节,只知道卢海波已经把定做的木头架子取回来了。
由于今天带回来的菌子特别多,旧的那个架子也没让钱七叔带走,而是直接花钱一起买了下来。
晾晒菌子的簸箕不够,钱七叔还又跑了一趟,把家里最近新编出来的大号筛筐送了好几个过来。
这种筛箩比簸箕可大不少,农家人晾晒干货都是用的这种。
鸟枪换大炮,六层木架子配着大号筛箩,勉强也够晾今天带回来的菌子了。
严小雨眨眨眼,这么多菌子全都洗完了?还是她和童海琼一起洗的!
童海琼拿出蛤蜊油开始抹手,嘴里碎碎念:“拨板栗就已经把手弄得血肉模糊了,这回泡了这么久的水,更像猪蹄了,咱们后面暂时不去弄板栗了,先养养吧,太费手了,那些板栗也还要再等等才能收了,差不多成熟的都已经被咱们带回来了,接下来可以去看看野柿子。也不知道明天上不上工,看这天气,怕是还要继续下雨。。。。。。”
严小雨这才低头看向自己的手,嗯,猪蹄这个形容都还显得有些美化了。
被戳出血窟窿的地方因为长时间泡水已经开始肿胀发白。
像她这种见过大世面的人,第一个想法就是,像是泡烂了的尸体。
一个冷颤没注意就打了出来,严小雨的脑子不受控制的又想起了那些骸骨。
真的太煎熬了,严小雨下意识的接过童海琼递过来的蛤蜊油盒子,伸出小手指抠了一点出来就开始抹。
脑子却已经开始放开了感知,直探向自己所在地的地底。
怀着忐忑的心情,严小雨仿佛在等待宣判死刑一样,所幸十米范围,没有人类骸骨,耗子洞倒是不少。
继续延伸,到了二十米范围,四通八达的各种洞穴更多了,骸骨是有,不过能判断出是小动物的,大概是耗子。
感知范围继续向下,哟,竟然出现了地下水,也对,前院就有一口深水井,地下有水源也不奇怪。
感知范围已经到了三十米,人类骸骨并没出现,严小雨稍稍松了一口,到了这个深度都没有也算是一桩好事,再往下如果出现了,那应该也是很久远以前的事了。
没有理会偶尔发现的奇怪土层,严小雨继续扩展感知范围,直到四十米极限位置,除了发现了几个貌似坛子形状的物体之外,真的没有骸骨。
狠狠的松了一口气,不管更深的位置有没有骸骨,至少现在她的感知范围里没有,那就足够让她安心了。
此时的严小雨都觉得自己像一个自欺欺人的鸵鸟,但是那又怎么样呢?
世上的人有几个像她一样拥有这样的能力?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活得不都好好的吗?
所谓“无知是福”,严小雨对自己这个能力第一次产生了怀疑的情绪。
蛤蜊油抹好了,严小雨学着童海琼的样子五指大张在面前不停的晃着双手,等待蛤蜊油干掉。
晚饭他们吃的是早上特地多准备的饭团。
手都成这样了,光是收拾这些山货都熬到天都黑了,还做什么晚饭?
来了青山大队已经一个月多几天了,最开始到大队部买的粮食早就没了,他们四人都又找大队长借过一次粮食了。
队里也没啥存粮,但大队长对他们四个新知青印象还是很不错的,没出过啥幺蛾子,干活也算努力,先不说干得如何吧,至少态度是端正的。
所以大队长也做了一回主,又挪了一些粮食给四人,不过这次不能卖,这种口子不能开,否则不差钱的知青不停的买粮,那成什么了?
所以只能借,四人也没缠着大队长没完,横竖夏收完了以后是要分一回粮的,到时候还上就行。
大队长对这四人的识时务还是满意的,听说他们没少在自家老七那里消费,多少照顾一点也是可以的。
所以四人十天前又从大队各借了三十斤粗粮,至今又不剩多少了,毕竟这段日子干的活都不轻松,不吃饱可熬不住。
童海琼又开始盘点粮食库存,这些日子因为自留地里的蔬菜都还没长成,所以都是想办法去队员那里换的蔬菜。
老知青们那边自己都不够吃,所以也没有多的可以换出来,这也导致卢海波和钱七叔几乎每天都要来一场双向奔赴的交易。
说起老知青们的蔬菜,知青点还因此闹得有些不愉快。
他们四人单独开伙,白飞飞四人也是住在外面的院子里,但是新知青里还有林冬梅和宋月两个人是跟着老知青搭伙的。
这俩人看严小雨四人分了自留地之后也分别分到了自己的地,但是两个女知青能把自留地伺候成啥样就很难说了。
宋月倒是抓住了蔡成这个靠山,自留地都是蔡成出的大力,但是他自己的种地水平本身也堪忧。
林冬梅倒是雄心壮志的不信自己一个新时代的高知分子能搞不定一分地,自己亲自动手侍弄自留地。
结果却是打脸的,出苗率低也就不说了,连已经长出来的是什么,这俩人也分不清楚。
上工又忙又累之后就没有心思打理自留地了,等到想起来的时候一看,还挺高兴,郁郁葱葱的一片绿色。
这段日子,她们俩搭伙吃的蔬菜都是老知青们自留地里的产出,时不时的就要被人提醒一下,尤其是郭文华这个结了梁子的,更是几乎每天都要提一遍。
林冬梅和宋月每次都只能说等自己自留地里的菜长好了肯定是要贡献出来的,才能获得短暂的清静。
见到自留地里长得这么好,两人都很高兴,提着篮子就来收菜,可惜两人对蔬菜,那是一点都不认得的。
索性全都拔了带回去,老知青们肯定认得。
两人各带了满满的两个大篮子“蔬菜”回去之后,被好一通嘲笑,原因无他,这些全是杂草,一棵正经蔬菜都没有。
两个女知青都傻眼了,自己那一分地的自留地呢,一棵菜没长全是杂草?
老知青们脸色也不好看,这俩人都吃了一个月多的霸王蔬菜了,自留地里依旧无产出,内心怎么能没想法?
所以一定要个说法,林冬梅也觉得十分的羞愧,答应去老乡那里换蔬菜回来给贴补上,老知青们听到之后脸色稍微好看了点。
但宋月就有些光棍了,在她看来,她和蔡成都那样了,她胃口又不大,吃的那两口蔬菜都是蔡成的,有什么问题?
所以宋月啥交代都没有,理直气壮的稳坐钓鱼台。
郭文华反正跟蔡成也是闹翻了的,如果不是因为男知青宿舍已经倒腾不开了,他是肯定要跟蔡成分开住的。
现在逮住这个机会,郭文华看见蔡成和宋月就要拿这事出来做一回文章。
如果说最开始,宋月多少还有点羞耻心,被郭文华说得多了之后就觉得越来越烦躁,那一点为数不多的羞耻心也迅速转变成了委屈,不止不打算贴补蔬菜,还回回都要跟郭文华互怼。
知青点因为这个没少闹口角,严小雨四人默默吃瓜,林冬梅更加尴尬,越来越想跟着严小雨四人混了怎么办?
童海琼巴拉着粮食袋子,嘴里的碎碎念也正说到林冬梅身上。
“她刚才找来说的事,你怎么看?”童海琼问严小雨。
严小雨一脸茫然,林冬梅说什么了?她刚才在神游啊,连自己干了啥都不记得了,哪里还能记得住林冬梅说了什么?
叹了一口气,童海琼走到严小雨身边坐下,安慰:“别担心,月事来了之后咱就请假不去上工了,大队长那里不好说,我就去找王婶子说,都是女人,能理解的。”
王婶子就是大队长媳妇,是个讲理的人,只是嘴有些厉害,脾气也是火爆类型的。
童海琼发现自从在山上严小雨脸色发白之后就一直心不在焉的,很是同情,因为她也会因为月事而无比烦恼,这个年代的女性就很少有不为这事发愁的。
所以现在也以为严小雨是因为这个才走的神。
严小雨听见安慰的话,当然不可能说出真相,既然小伙伴自己都帮她找好了现成的理由,她顺杆子下坡就好了,只是内心又多了一丝惭愧。
小伙伴是真心为她担忧的,而她却有天大的秘密瞒着小伙伴,但是不瞒也不行啊,就她这个情况,哪里敢透露半分?
真的是死怕了!
严小雨抿抿唇,点点头没说话。
童海琼见严小雨点头了才继续刚才的话题:“老知青那边因为蔬菜的事闹腾了好些天了,林冬梅出去找老乡换了蔬菜回来贴补上也没得到好脸色,就想跟咱们一起搭伙,你是怎么看的?”
其实她并不是太乐意,这些天她也看出来了,林冬梅这人大的毛病没有,三观也还算正,就是小心思不少,没有目的的时候,根本不会靠近他们。
这样现实的人,只要遇到她觉得更有利的,立马就能抛弃其他。
跟这样的人相处,是不能交心的,如果答应了她的搭伙要求,就不仅仅是一起开伙吃饭的事,平时的行动也得带着一起,这样的话,后续就又要衍生许许多多的事。
童海琼不想带上私心这么重的人,但还是想听听严小雨的看法,却又有些担心。
因为严小雨这孩子明显是属于凡事都不太计较但是遇事之后也是不怕事的主,从上次跟她配合演戏不掺和向娇娇那事就能看出来。
她既担心严小雨同意林冬梅入伙,又担心她走另一个极端直接当面戳破林冬梅的小心思从而闹起来。
在她看来,林冬梅来找他们想入伙的小心思就是觉得他们四人好说话,比老知青更好相处好占便宜。
只是如果要闹起来,真心没必要,毕竟知青点还要住下去,在没有遇到不可调和的矛盾的前提下,能维持表面的和平还是有必要的。
严小雨终于听到了林冬梅的诉求是要入伙,看着童海琼担忧的眼神,扯了扯嘴角,想说不用担心她还没糊涂。
但是出口的却是:“她不会煮饭吧?”
童海琼点点头,当初可不就是因为这个,林冬梅才对搭伴值班的女知青挑挑拣拣的最后选了自己说会煮饭的向娇娇的吗?
严小雨又问:“她每天挣几个工分?”
童海琼想了想,好像每天下工去记分员那里交差的时候,总能听到记分员批评林冬梅今天又偷懒了,或者是干的活不合格要返工了,再或者就是任务没完成,扣工分之类的。
青山大队的满工分是十二分,一般成年男性壮劳力全天不偷懒的话,挣满工分是妥妥的,婶子大娘们努努力,十个工分也是没问题的。
孩子们打猪草一天也能挣两到三个工分。
知青们差了很多,老知青里面熟练的男知青一般能挣七到八个工分,最能干的岳峰和田顺海最多也就九个工分。
而女知青里最能干的方芸一天大概是六到七个工分,其他女知青普遍在四到五个工分左右。
严小雨和童海琼基本稳定在四个工分。
林冬梅嘛,童海琼摸摸下巴,如果她没记错,好像最多也才三个工分,好像还只有那么一两次运气好拿到的,其他时候,也就是一个工分或者两个工分。
想到,也就说了出来:“她大多数时候都是一两个工分。”
严小雨点点头,继续发问:“她捡过柴禾吗?上山捡过山货吗?”
童海琼嘴角抽抽,终于知道这妮子想说啥了,就这么一个干活磨洋工,下工了也啥都不乐意干的人,搭什么伙?莫非等他们四人伺候这一个?
果断结束了这个话题,童海琼也不打算去问那两个男知青的意见了,根本不需要!
童海琼并不觉得严小雨这个思路有什么问题,反而很欣慰,傻不拉几的认为谁都是好人才是脑子有问题。
两人又开始商量明天如果不上工,要怎么安排,爪子实在是不能再祸祸了,童海琼表达了自己不想再去伺候板栗树的诉求。
严小雨顺势低头看看自己的爪子,点头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