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 > 第29章 朝堂两派林立,大战一触即发【更新时间晚上22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9章 朝堂两派林立,大战一触即发【更新时间晚上22点】

【前面一章进行了细节调整,王子公主可以再看一下】

太他妈强了。

常遇春,常十万啊。

无论是勇猛程度,还是将相能力,堪称大明第一人。

可媲美军神李靖。

鄱阳湖之战、采石矶之战、龙湾之战、安丰之战、北伐元朝,平定北方,常遇春可称得上是百战百胜。

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朱元璋在其面前都算个屁。

就算对着朱元璋骑脸输出,后者也没脾气。

重点是朱五六不用冲锋陷阵,乐得看好戏。

“干tmd,奥利给。”

朱五六完全没有了睡意,一个鲤鱼打挺起来了。

“黄子澄在哪里?小爷要干死他。”

睁眼一看外面已经天黑了。

“现在是什么时辰?”

波涛汹涌的小宫女连忙回应。

“启禀小皇叔,现在已经是子时了。”

已经快12点了。

睡觉重要,朱五六精神地一夜没睡着,天没亮就起床了。

想起干黄子澄那个老家伙,朱五六干劲十足。

这家伙忠于朱允炆,誓死效忠,说起来也算个硬骨头。

只可惜自不量力,在朱允炆当上皇帝之后极力主张他削潘。

老朱在朱允炆当皇帝前把能战沙场的将军都快杀光了。

靖难之役的时候,已经没将军可用。

就这还要跟老四朱棣硬碰硬,真tm不自量力。

最后被朱棣强势碾压,直接打入到了应天府。

这老家伙和全族的人都惨遭朱棣屠杀,所有的女性则被沦为风月女子。

有这个下场,那是他活该。

踢到了不该踢到的硬板。

朱棣岂是他能招惹的?

就像现在他踢到自己这个硬板一样。

谁不知道他小皇叔连朱元璋都畏惧。

偏偏黄子澄看不清形势,直往他身上凑。

不扁他扁谁?

……

天没亮,朱五六就爬起来穿戴整齐,去了隔壁的奉天殿。

果然,在奉天殿门口早就站了一大堆大臣。

黄子澄等一干人等,在一块窃窃私语。

朱五六躲在墙角偷听,只见黄子澄那老家伙正在煽动人心。

这一帮人等里面有李原名,还有其他诸多文官,应该是跟黄子澄同流合污之辈。

毕竟黄子澄是太子伴读,官职是不大,前途无量。

自然是大家巴结的对象。

黄子澄料想着现在无人,提前知会好各个人,也好等一会儿在朝堂上弹劾朱五六。

事发突然,也只能在上早朝前召集众人说个明白。

“各位大人,各位同僚,如今小皇叔在整个大明一手遮天,致使我家孩儿无故蒙冤,并且在狱中受尽折磨。”

“这还不说,这个小皇叔竟然大言不惭要当皇帝。就算他是皇亲国戚,也不能目无纲法。”

“说严重点儿,小皇叔就是谋朝篡位想要造反。”

“最重要的是鼓动常氏和太子殿下和离,这不是公然跟太子殿下作对吗?”

……

如此一番聒噪。

朱五六大致听出来了几句。

呵呵,弹劾而已,黄子澄还真够用心的,罗列出来了他的各种罪名。

关键是那些官员们听完,一个个点头哈腰,脸上愤怒异常,痛斥他的行径。

“黄大人说的没错,若任由朱五六如此胡闹下去,大明已经没纲法可言,国将不国。”

“对对,我等誓死追随太子殿下,唯太子殿下马首是瞻。”

“他虽然贵为小皇叔,是陛下的长辈。但陛下更看重的是太子殿下。”

“对对对……”

一帮言官随声附和着,狗腿子的模样很得瑟。

朱五六耻笑了一声,一群老酸儒生不自量力,也想跟着咱对着干。

那就来吧。

站在一旁的朱允熥按捺不住,想站出来痛斥这些人。

被朱五六给拉住了,朱五六还朝他挤了挤眼睛。

“沉住气,等会儿让他们看好戏。”

他们正说着,朱元璋身穿龙袍缓缓步入到奉天大殿内。

随后大殿内响起小太监的声音。

“早朝开始,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随着这个声音响起,早朝缓缓拉开了序幕。

明眼人都能感觉出来,今日朝堂上剑拔弩张,似乎要有大事发生。

尤其是太子的伴读黄子澄以及后面庞大的团队,聚集在一起,给人以很大的压迫感。

而小皇叔破天荒没有迟到,旁边还站着朱允熥。

就连大病初愈的朱雄英也来早朝,还站在了朱五六的旁边。

常家三兄弟站在一旁虎视眈眈,看黄子澄的眼神里都能喷出火。

他们的舅舅蓝玉站在他们旁边,紧紧抿着的嘴角和皱起的眉头暴露了他的心情。

包括冯胜将军也不自觉的跟常家兄弟站在一起。

整个朝中自发的形成了两派。

这让那些持中立态度的人瞬间便明白了什么。

他们一个个拼命往后缩,似乎怕被战争波及。

毫无疑问,今日朝堂上又会发生一场大乱斗。

为了避免被波及,还是站远些吧。

朱元璋清了清嗓音,看着安静如斯的朝堂朗声说道。

“诸位爱卿,可有事要奏?”

众人眼观眼鼻观鼻,无一人敢站出来。

谁他妈不知道枪打出头鸟的道理?

刚才密谋达成共识,但谁挑头是关键。

朱元璋的话音落地,并未见其他人率先站出来。

黄子澄率先站了出来,矛头直指小皇叔。

其他人可以无关痛痒,但他儿子还在狱里受罪,一刻都不能等了。

“启禀陛下,臣要弹劾靖王朱五六。他目无法纪,乱了纲常,草菅人命……”

黄子澄一口气说了十几个成语,一顶顶大帽子往朱五六的头上盖下来。

大殿内寂静如斯。

就连沉不住气的靖王也稳站在一旁,鼻孔朝天。

“切。”

“卖弄成语嘛,展开细嗦嗦。”

轻蔑的语气不屑一顾。

朱元璋毕竟是皇帝,皱了皱眉头,脸上露出一丝不悦,心情格外复杂。

一方面,朱元璋维护亲情,自己的家人最大,听不进去意见。

另一方面,小皇叔最近所做所为也实在让他头疼。

“大胆!你可知小皇叔乃是朕的亲皇叔。你竟敢弹劾他,不要命啊?”

黄子澄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

“老臣弹劾小皇叔靖王有理有据,还请陛下容老臣说完……”

黄子澄这一跪,众位大臣都明白了怎么回事。

毕竟这事儿在应天府闹得沸沸扬扬。

小皇叔靖王当街吐到了黄子澄第儿子黄玉的身上。

事后黄玉气不过直接跟小皇叔靖王理论,结果被开平王府的常升直接送到应天府衙门。

到现在还没放出来。

据说在里面被打的死去活来。

谁不知道应天府尹洪珠和开平王常升合穿一条裤子。

应天府尹,正三品的官员,按理说应该只守国法。

但在常升的授意下,洪珠对黄玉实行了惨不忍睹的酷刑。

罪名是黄玉污蔑皇亲国戚。

这算是大明开国以来,第一场因为吐痰引发的血案。

一个是太子伴读,一个是开国公常遇春的后代。

他们谁都惹不起。

“说吧。”

朱元璋整理了一下龙袍,端坐在龙椅上,眼睛却斜向一边。

他倒要看看,黄子澄有何说辞?

黄子澄看了一眼太子朱标,伸了伸腰杆,底气更足了。

“启禀陛下,小儿在大街上被小皇叔无辜吐了一口唾沫。就被押入到了大牢。”

“应天府尹洪珠,仗着开平王常升郑国公常茂武德侯常森撑腰,几乎要将吾儿折磨至死。”

“如此目无国法,沆瀣一气,实在有辱我大明官员的威名。还请陛下明察秋毫,还臣和小儿以清白。”

文武百官在场,都把目光投向了朱元璋。

身为朱五六的大侄子,朱元璋又岂不知小叔的脾气?

皱了皱眉头,朱元璋把目光落在常氏三兄弟身上。

急性子的郑国公常茂,直接撸起来袖子就要捶黄子澄。

“放你娘的彩虹屁,竟敢污蔑小皇叔。”

“明明是你家兔崽子当街殴打皇亲国戚,被我们常府的人看到。”

“出于打抱不平,才把黄玉送到应天府衙门里。那小子到了衙门里 又死不认罪,应天府尹这才对其动刑。”

“洪大人合理合法,哪来的和我常家沆瀣一气?”

常茂说着就要大拳头砸过去,被常森叫住了。

“大哥,冷静点儿,不可鲁莽。”

众人愣住了。

昨日常如意在宫中一闹,朝中官员都已知晓昨天发生的事儿。

常如意本是死罪,但被马皇后轻飘飘一句免去了。

更有小皇叔在一旁维护。

有人弹劾小皇叔,常家兄弟出面维护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但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小皇叔和朱元璋是叔侄关系,按理说跟朱标应该最亲近。

常氏要跟朱标和离,小皇叔不应该站在朱标这一边吗?

事实是,小皇叔和常家走得越来越近。

很玄妙啊。

这一番话说地朱元璋微微点头,很是满意。

就算他朱元璋护犊子护家人,有时候在朝堂上也不便于出口。

常茂的确说到他心坎上了。

朱五六对着朱允熥使了个眼色。

“看吧,有人为咱出头。”

“哈哈哈,黄老头这一次肯定败得一塌糊涂。”

朱允熥想不明白呀。

“叔祖爷爷,我大舅舅向着你说话,嘿嘿,真好。”

常如意把自己两个儿子托付给了朱五六。朱雄英和朱允熥站在朱五六的旁边。

常家三兄弟又不是瞎子,姐姐还不知凶吉。

两个大外甥站在小皇叔旁边,鬼都知道要向着哪一边。

尽管会料到是这个结果,但黄子澄高喊冤枉。

“冤枉啊,陛下。郑国公颠倒是非,据跟着小儿的奴仆回来禀报,并非是小儿冲撞了靖王。”

“而是靖王无中生有,欺辱小儿。应天府尹洪珠更是罪不可恕。”

“请陛下和太子殿下为微臣做主啊。”

说话间,黄子澄把太子殿下朱标拉下了水。

太子朱标是朱元璋的软肋,也是朱元璋尽力培养的人。

他就不信,一个从犄角旮旯爬出来的小皇叔,能比太子殿下还高?

果然,这一招让朱标也微微皱起了眉头。

说实话,黄子澄是他的伴读,也是他的亲戚。

他理应维护黄子澄,但却隐隐感觉到黄子澄把他当枪使。

朱标可不上当。

毕竟黄玉的德性,他比谁都清楚。

仗着他黄子澄是太子伴读,黄玉无法无天,甚至还牵涉到几个人命官司中。

不过,黄子澄拉拢官员瞒天过海把此事掩盖了下来。

更何况,他自己摊上了被和离的烂事,心情不佳,懒得多管闲事。

“黄爱卿,此事,孤并不了解来龙去脉。”

朱标直接一句话撇清。

黄子澄心里直接咯噔了一下。

要知道,他所仰仗的就是太子。

否则就以他一人之力,又岂能撼动小皇叔靖王?

想到这里,黄子澄扫视了一下身后的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