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沉不住气的是常升,有勇无谋的是常茂,要论计谋和谋略大家看的是老三常森。
这完全超出大家的认知。
在人们的印象中,老大一般是老成持重,最小的孩子娇惯成性,最不稳重。
在中间的老二受夹板气。
在常家,常茂经常被弟弟批评,二哥常升最为急躁。
但若是常氏来了,常家三个兄弟就被强势碾压,一切以常氏马首是瞻。
没办法,谁让大姐天生有枭雄之相?
现在,姐姐出了这么大的事儿,冲动的常升一蹦三尺高。
“tnnd,大姐肯定是遇到刁难,否则怎么可能劫持吕氏?”
“吕氏现在是名正言顺的太子妃。只要朱元璋不更改诏书,大姐原则上已经是个死人了。”
“那这么说,外甥女和外甥也有危险了。”
“都还愣着干嘛?抄家伙,直接干到皇宫去救大姐。”
冲动的常升被常森拦了下来。
“二哥,你别那么冲动,这事儿没有那么简单。”
“动不动就打打杀杀,你还以为是在战场呢?皇宫里岂容你放肆?”
“再说了,城外就驻扎着几千御林军,他们也不是吃干饭的。”
常茂哼了一声,眼珠子瞪得贼圆,手中就多了家伙什。
“老二说得对,咱常家兄弟三个,再加上舅舅,怕他个鸟啊?”
这两个人加起来的智商,都不如老三常森。
“大哥二哥,你们好好想想,咱们若是贸然进皇宫,更加坐实了大姐要造反的罪名。”
“他朱元璋再给咱安一个株连九族的罪名,岂不是连舅舅都连累?”
常升和常茂猛的把武器摔在了地上,震得大地都在颤抖。
在内伺候的心腹丫鬟吓得大气都不敢出。
这两个狂躁的大爷和二爷,也只有三爷大小姐能收拾得住。
三爷勉强也只能拦住。
常家兄妹骨肉亲情,搁谁谁也淡定不了。
常茂和常升遇到事情只知道干着急,气得常茂还蹲在了地上,拉扯着自己的头发无从发泄。
常升则担心地一屁股坐在凳子上,直接把凳子砸开了四瓣。
常森却在慢条斯理地喝着茶。
“老三,你倒是快说啊,到底应该怎么办?”
常森似乎没听到大哥的话一样,慢悠悠地喝着茶水,随后叫过来那报信儿的小厮。
“那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你如实道来。”
那小厮吓得面如土色。
要让朱元璋知道自己是常府的内应,命都得丢了。
想着这些,他的双腿发抖得像筛糠似的,说话也结巴了起来。
“后来……小皇叔和皇后娘娘以及陛下都来到了现场。”
“小的隐隐约约听,大小姐说要和太子和离……”
啊?
又是一个重磅的消息。
常家三兄弟感觉懵逼了。
“大姐复活,不好好的做太子妃,为什么要和离?”
“难道……”
他们太了解大姐常如意了。
当年,母亲死的时候,常如意差点提着银枪冲到宫里跟朱元璋拼命。
要不是被三弟拦住,常如意早就成为了提枪弑君的第一人。
当年娘死的时候,都怀疑是朱元璋的手笔。但怀疑是怀疑,没有确切的证据。
再后来,是舅舅蓝玉把常如意按下来。舅舅的命令,常如意不得不听。
常如意嫁给朱标,也完全是舅舅蓝玉在中间说和的结果。
常如意和朱标从小一起长大,算得上是青梅竹马。
长大了更是互生情愫,到了婚嫁的时候本应顺理成章成婚。
但常如意对朱元璋当年所做之事有诸多怀疑。要让她嫁给杀母仇人的儿子,她是万万不可能。
但后来,还是马皇后出面澄清了朱元璋的嫌疑。
再加上,她娘蓝氏死后,马皇后更是把她当亲闺女一样。
常如意这才嫁给了朱标。
现在,常如意劫持吕氏,不惜跟整个皇家为敌,信誓旦旦要和朱标和离。
“难道,大姐发现了当年娘死的真相?”
“tnnd,这不能忍,杀母之仇,不报不快。”
“二弟,抄家伙,咱俩现在就杀到皇宫去。”
又来了。
常森真是无力扶额,再也不负温温如玉的形象,直接发火了。
“大哥二哥,你们要是想救姐姐的话,就别冲动。”
就连冯氏一向也看中老三,哪一次事儿老大和老二都冲锋在前。
但出谋划策的都是老三。
这些年,老三在她心里一直都是小诸葛的一样的存在。
冯氏只相信老三的判断。
“常茂,你给我坐下,好好听三弟说。”
妻管严的常茂顿时就如霜打了的茄子一样,蔫儿了下来。
每次都是这样,冯氏只要一出面,老大就乖乖就范。
常茂没了气焰,常升也没了同盟军,也只能乖乖扔掉武器。
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老三常森,就听常森说道。
“先把舅舅请过来,搞清楚情况再行动。”
这一次,大哥二哥没有再反对,而是主动请缨去请舅舅。
很快,蓝玉就来到了府上。
听兄弟三个将事情的经过诉说了一番,蓝玉也震惊了。
“你们说,咱的外甥女儿是被那个朱五六给复活的?”
蓝玉最疼这个外甥女,对其最为敬佩。
听到他复活的消息,既高兴又激动,又难以置信。
等到接受这个事实,又听兄弟三个讲起当时宫廷内发生的事情,蓝玉的脸色沉了下来。
隐隐露出一丝担忧之色。
“如意性格刚烈,她这么做肯定有她的理由。”
“但老朱也不是吃素的,如意此举恐怕是有危险了。”
舅舅的话,让三个兄弟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姐姐刚复活,就面临生死局。
上一次,姐姐的死亡他们无法预知。但这一次,他们不能眼睁睁看着姐姐去送死。
“舅舅,您手中握有兵权,直接调动兵马碾压御林军,咱们杀到皇宫去。”
原本他们还想着,若是常如意能复活,太子妃的位置稳坐。
朱标又健在,朱雄英还是皇太孙,他们常家和蓝家的地位将会达到空前高。
现在,外甥女儿誓死都要和太子殿下和离,也让常家和蓝家的命运再次悬了起来。
何况,女人和男人和离,整个大明都没有先例。
他知道外甥女儿生性好强,不输任何男人。
但这还是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呀,她一人又怎么能改变?
再说了,朱标堂堂一个太子成为被和离的对象,未来被人耻笑?
堂堂皇室成为了最大的笑柄。
就算他朱标答应,朱元璋也不会答应。
想到此,蓝玉猛地站了起来,按住了常家三兄弟。
“你们先不要动,明日早朝看清形势再行动也不迟。”
常家三兄弟点了点头,但不免有些气短。
要知道,朱元璋小气又护短,他们兄弟三个加上舅舅,也威慑不了。
除非……他们的爹爹重活过来。
小皇叔是有这种本事,他愿意吗?
……
与此同时。
身皇宫门口的黄子澄正在央求守门的人。
“请通传一下,本官要面见圣上,弹劾小皇叔朱五六。”
黄子澄神情气愤,态度恳切。
往常那个耀武扬威,官威盛大的黄子澄似乎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低调做人,低调做事。
就连守卫都纳闷了。
要知道,黄子澄是东宫伴读,确切点来说是皇二孙朱允炆的老师,也算是朱标的伴读。
吕氏当太子妃的时候,黄子澄位高权重,是众人不敢招惹的对象。
每次进宫,对他们这些守卫都是吆来喝去的,没有好态度。
而他们却敢怒不敢言,谁让人家春风得意。
就连当今圣上,都要给他黄子澄几分面子。他们这些守门的岂敢招惹?
但现在不同了。
吕氏已经被打入了冷宫,朱允炆虽然没剥夺皇孙的称号,但也跟吕氏一起进了冷宫。
短时间内是爬不起来了。
“见什么见?陛下不见人。现在陛下正焦头烂额。哪有空见你?”
守门的说得没错。
此时的朱元璋正头疼于太子妃常氏要跟太子和离,哦不对,现在应该说是义绝。
马皇后已经苏醒,太子妃常氏在一旁伺候。他正和朱标在御书房商量对策。
的确没时间见他。
“麻烦公公再通报一声,就说本官有十万火急的事,要面见圣上。”
黄子澄的儿子在大街上被朱五六吐了一口痰,事后还被开平王府的人抓到了应天府衙门。
而且还被打的遍体鳞伤,眼看命都保不住了。
黄子澄这个爹岂能坐得住?他官至太常寺卿,主管祭祀的,正三品。
这个官职在应天府不算特别高,但另外一个身份太子伴读却是高高在上。
谁不知道朱元璋重视这个大儿子?
谁不知道太子殿下未来是继承大统的?
将来太子继承大统,他就是亲信,大明的权臣。
整个大明谁敢得罪他?
虽然吕氏下线了,可他的后台是太子殿下,谁敢惹啊?
偏偏开平王府不吃他这一套,愣是把他儿子打入大狱,往死里整。
他这个父亲岂能坐视不理?
纵然他小皇叔贵为皇亲国戚,也不能无法无天。
那守卫哼了一声,不屑地打量着他。
弄的黄子澄火气很大,最后恼羞成怒。
“若是你耽误了大事,陛下若是怪罪下来,你承担得起吗?”
“吕氏虽然倒下了,但我还是东宫伴读。快快带我去见圣上,否则,我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守卫又哼了一声,直接进去给他通报。俗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他也不想招惹祸端。
进去了一会儿,那人出来了,对着黄子澄说道。
“进去吧。”
……
与此同时。
奉天殿的侧殿内,朱五六伸开了四肢,跟床来了一个坚实的拥抱。
正在舒舒服服睡大觉。
常氏复活了,该闹让她闹去吧,吕氏仅被打入冷宫也不解他的恨。
常氏复活把吕氏赶下位,正好为他出了一口恶气。毕竟,朱允熥可是他的亲侄孙子。
至于常氏和朱标和离,大侄子的颜面关系皇室,按理说他应该帮着大侄子。
可是,朱五六向来是帮理不帮亲,朱标做得过分,常如玉又是宁死不折的女人。
而且,最主要的是蓝家和常家是制衡老朱的武器。
朱五六是能复活人,但不能大批量的复活像玄甲军铁浮屠之类的军队。
最主要的是老朱杀心太重,也需要有人制衡。
最主要的是朱五六很欣赏常如意这个女人。身处封建王朝,男尊女卑的社会,她有勇气和离是千古第一人。
朱五六愿意成全她,至于大侄孙朱标那是咎由自取。
给他点教训也好。
只是眼前的局势,常氏要想和离,她的三兄弟未必能镇得住场子。
除非……复活常遇春。
但系统任务都是随机触发的,他也毫无办法。
躺在床上,朱五六百无聊赖,翻来覆去睡不着,想到了在障碍伺候的宫女,朱五六高喊了一声。
“小莲,再给本王捏捏腿。”
那穿着呼之欲出的宫女,连忙轻移莲步,给朱五六起来了腿。
朱五六享受着难得的时光,就在这时,脑海中响起系统的声音。
“叮!检测到宿主所处的环境,系统主线任务触发。”
“请宿主杀了黄子澄,任务完成之后可以得到复活人的一次机会。”
朱五六腾地一下坐了起来,把给他按摩腿的宫女吓了一跳。
“哈哈哈,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