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姐妹两人跟着妇人,来到庄子屋舍前,朱红大门上有两个铜制的铜环,门头之上的门石刻着【吴家庄子】四字。

“往这边走。”妇人带着她们绕过了大门,沿着屋檐下面的青石板路,往院墙后边走了老长一段路。

这边开了一个小门,是平日里佃农走的门户。

妇人叩响门环,里面传来声音,问询道:“谁呀?”

“巧娘子,是我,朱大红。”

听见是熟人,里面的人开了门,出来的是一个十七八的小妇人,穿着蓝染的碎花衣裙,加上穿着蓝布鞋,头上包着头巾,

长发打成辫子,侧梳,下放绑了一根蓝色的发带,肤色瞧着比庄子上干活的妇人更白净。

“大红,不在地里干活,咋跑这来了?”巧娘子看看朱大红身边的两个小姑娘,眉头微不可察的皱了皱,问询朱大红叩门的缘由。

朱大红对巧娘子道:“巧娘子,张管事可在?”

巧娘子道:“我婆婆在里间盘账,你有啥事儿,跟我说就是。”

朱大红便将自己来此的缘由说了,又着重点了两个小丫头谋生不易。

“当初柳大夫在的时候,没少给咱们庄子上的人看诊,不想命不好,夫妻两个死在了马匪手上,这剩两个小丫头,家业也被那些遭瘟的抢了,实在是活不下去了,才来咱们庄子上找个活干,她们虽然小,烧火做饭是没问题的,巧娘子你帮着跟张管事求求情,帮帮她们两个娃儿,可怜见的。”

说着,朱大红将两个孩子往前推,对姐妹两人道:“快给巧娘子磕头。”

姐妹两人立时跪下磕头:“求巧娘子怜悯,给我们姐妹一口饭吃。”姐妹两人一边磕头,一边恳求。

磕头的声音实在,可见是磕实了。

巧娘子是个年轻媳妇,哪里见过这阵仗,连忙拉两姐妹起来:“快起来,快起来,别磕了。我算哪个牌面上的,哪能受得起这个。”

朱大红在一旁连连说着好话:“巧娘子,她们两个娃儿着实可怜,你就帮到说两句好话嘛。你做了好事,菩萨也会保佑你的,你看嘛,两个娃儿都多听话的,不管是烧火做饭,还是打扫洗衣裳,都是做得的。”

巧娘子看着两姐妹,着实是有些可怜,但这个世道,可怜之人太多了,哪里帮得过来。

但朱大红这个熟人,又苦求自己,巧娘子只得道:“好了,莫说了,我去找我婆婆,问问她啷个说。成不成,我就不晓得了。”显然是被缠得烦了,土话都出来了。

看在是熟人的面子上,就进去跟自己婆婆说一声。但成不成,她就管不了了。

巧娘子便穿过一道月洞门,去了院子里边,跟自己婆婆说了此事。

姐妹两人忐忑的等了一会儿,巧娘子出来道:“我婆婆喊她们两个进去,大红姐你回去干活,要是工时不够,可是要扣口粮的。”

“哎,好好。”朱大红连声应了,又对两姐妹道:“等下多说些好话,多求一求,张娘子是个善心的。”说了两句,朱大红就急着回去,扣工时是要扣粮食的。

小菊拉着妹妹,对着朱大红的背影,跪下叩了一个头。

不管能不能留下来,这位大娘的恩情,她们姐妹是记下来了。

巧娘子见了,心下也软了几分,瞧着倒是两个知恩的孩子。

“好了,跟我进来嘛。”说着,巧娘子就带着她们穿过月洞门,走过风月连廊,去了内院的一个小屋子。

“进来嘛。”巧娘子带着两个孩子,推开门进去了。

窗户开着,屋子虽然小了些,但也亮堂。

一个面容严肃的中年妇人,也穿着青黑色的衣裳,头上包着蓝布头巾,耳朵上戴了一对银耳坠,手上拿着毛笔,在一本册子上写写画画,旁边放着一个木制的算盘。

“娘,这两个娃儿带来了。”巧娘子道。

妇人抬头,对着姐妹两人道:“你们是柳絮柳大夫家的闺女?”

小菊回道:“是的,太太。给太太请安,太太万福。”她曾听阿娘提过,富贵人家的女眷,要叫太太、奶奶。

小梅也连忙道:“给太太请安,太太万福。”

“求太太收留,我们姐妹会做饭,会缝补,啥子脏活累活都能干的。”请完安,小菊就拉起妹妹一起跪下磕头。

那妇人道:“我当不得一声太太,你们叫我张管事就是。”

两人连忙改口:“给张管事请安,张管事万福。”

妇人嗯了一声,又问了句:“你们学过规矩?”一般的农家孩子,见了人,都只会喊贵人、老爷,很少会喊太太的。

小菊就回道:“阿娘在的时候,教过我们姐妹一些眉眼高低。”

妇人听了此话,又问道:“听你们姐妹说话,有些文雅,学过字吧。”

小菊回道:“跟着父母学过千字文。”

妇人看了看两姐妹,对巧娘子道:“你带她们下去收拾一下,拾掇干净再带来我看看。”

巧娘子听自家婆婆这话,就是要收下这两个小姑娘,脸上也带了些欢喜,对两姐妹道:“快磕头,磕了头我带你们下去洗漱。”

两姐妹连忙磕头谢恩。

巧娘子就带她们下去洗漱,一路走一路叮嘱:“等下我婆婆肯定还会问你们什么,她问啥你们就答啥,莫要骗人,晓得不?我婆婆讨厌说白话的。”

“巧姐姐放心,我们一定说实话,”小梅道。

巧娘子听了,看向小梅道:“方才在屋里,不见你多说话,不想,还是个嘴甜的。你们两个是双生的姐妹?”

姐妹两人连连点头,她们是双生姐妹,长得有六七分相像。

巧娘子感叹道:“还是个有福气的。”双生子一般生下来比寻常的婴孩体弱,不易养大,因此能平安长大的双生子,世人都觉得他们有福气。

说着,就领着姐妹两人去了灶房,灶房内有个老妇人在烧水,巧娘子对其道:“王妈妈,打些热水来,给这两个娃儿洗洗。”

老妇人应声:“哎,来了。”

老妇人年岁不小了,声音应得快,但动作却算不上快。

姐妹两人连忙上前帮忙,用葫芦瓢舀了热水,仔仔细细的将手脸洗干净。

天冷,热气散得快,洗完脸总是紧绷绷的。

父母才去不久,姐妹两人脸就糙了不少。

从前,洗完脸后,阿娘就会用指头抠点猪油,给她们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