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段铁家风雨飘摇的动荡岁月,家族主脉为了躲避中原大地此起彼伏的战火与追杀,毅然决然踏上了北上的逃亡之路。彼时,北方的北境在中原人眼中,是一片充满未知的苦寒之地,但铁家人却听闻,北境地下矿脉纵横交错,蕴藏着无尽的宝藏;山间溪流冷冽清澈,是淬炼神兵的绝佳水源;更传说在那片广袤的冰原之上,能寻得来自天外的陨铁,这可是铸造绝世神兵的稀世材料。
怀着对未来的期许,铁家主脉的族人扶老携幼,一路风餐露宿,穿越茫茫山川与无垠戈壁,终于抵达了北境。当他们踏上这片土地时,眼前是一片荒无人烟的景象,寒风呼啸着掠过冰原,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孤寂。但铁家人没有被眼前的困境吓倒,他们翻开家族前200多代老祖宗留下的珍贵历史记录,上面不仅记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与技艺,还蕴含着建设家园的宝贵经验。
在老祖宗的指引下,铁家人选定了一处依山傍水的宝地,开始修建北境的第一座城池。男人们抡起铁锤,开采山石,切割木料;女人们则负责后勤保障,照顾老幼,准备食物。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一座初具规模的城池在冰原上拔地而起。城墙高耸,抵御着寒风与野兽的侵袭;房屋错落有致,为族人提供了温暖的栖息之所。
城池建成后,铁家人并没有满足于此。他们深知,要在这片土地上长久立足,就必须发展壮大。于是,铁家的年轻一代纷纷走出城池,踏上了探索北境的征程。他们穿越茂密的森林,攀登陡峭的山峰,涉过湍急的河流,足迹遍布北境的每一个角落。在探索的过程中,他们详细记录下北境的矿产分布、山脉走向、河流脉络等重要信息,并绘制了一张详尽的北境地图。这张地图,成为了铁家在北境发展的重要基石。
用了几千年的时间,铁家凭借精湛的打铁技艺和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在北境迅速崛起。他们打造的兵器锋利无比,农具坚固耐用,不仅满足了自身的需求,还通过贸易,与周边的部落进行交换,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与此同时,铁家还将种植粮食的技术带到了北境,开垦荒地,修建水利设施,实现了粮食的自给自足。
在铁家的影响下,原本荒无人烟的北境逐渐热闹起来。因中原战乱不断,越来越多的难民为了寻求安宁的生活,纷纷涌入北境。铁家人敞开胸怀,接纳了这些难民,为他们提供住所和工作机会。在铁家的带领下,这些难民逐渐融入了北境的生活,与铁家人一起,共同建设这片新家园。
凭借人口的增长、先进的武器、独特的武技、广袤的土地和充足的粮食储备,铁家逐渐成为北境的第一大家族。随着势力的不断扩张,铁家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北境的统治者。在铁家的治理下,北境社会秩序井然,经济繁荣发展,文化也逐渐繁荣起来。
铁家历代家主都坚信,家族的繁荣昌盛离不开天神使者的恩赐。每代家主在继承家业时,都会听到先辈们留下的一句话:“天神会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这句箴言,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铁家的历代家主紧密联系在一起,指引着家族前进的方向。
不知经历了多少年都没有天神的消息,曾经也有铁家人到南方寻找记录中的那座山谷以及阁楼 ,山谷是找到了 但是阁楼没有找到 。也就是在几百年前的某天,终于,传说中的天神再次降临世间,为世人打开了修炼的大门。这一事件,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席卷了整个天下,也让铁家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铁家的后人们,在先辈的荣耀与教诲下,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再次踏上了寻找山谷和阁楼,最后还真找到了。 只是阁楼里面没有人,只有在顶楼看到天神的雕像,最后只能参拜一下就撤了。
然而,在漫长的岁月里,获得《人经》以及《黄经》修炼功法对于铁家来说,始终是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虽然铁家拥有完整的武技功法,但能够真正踏上修炼之路并取得成就的人,寥寥无几。在铁家主脉众多族人中,也仅有一位家主修炼到达地黄境。获得完整版《地黄经》,在世俗中宛如神仙一般的存在,这位家主凭借着超凡的实力,带领铁家度过了无数的危机,然而也过不了天雷洗礼这关。
在历史的长河中,对于无数平民而言,修炼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即便有些天赋出众者,能够修炼到《黄经》的边角,便已经拥有了非凡的实力,足以成为一个国家的大将军,威震一方。而铁家,如今也只有我能修炼到《地黄经》。
月光如水,洒在亭台楼阁之上,给整个庭院披上了一层银纱。王小燕与九皇子相对而坐,桌上的茶盏升腾着袅袅热气,茶香四溢。在这静谧的氛围中,王小燕缓缓开口,讲述起北境皇宫那段惊心动魄的往事,以及铁家世代相传的秘密与信念。
“九皇子,你可还记得在北境皇宫的那一天?”王小燕目光凝视着九皇子,思绪仿佛回到了那个风云激荡的时刻,“当得知你在皇宫中大开杀戒时,父亲震怒不已,北境皇室的尊严被你践踏,他的眼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整个皇宫都被这股愤怒的气息所笼罩。”
九皇子微微颔首,神色平静,那天的场景在他脑海中清晰浮现。北境皇宫内,侍卫们如潮水般涌来,利刃闪烁,喊杀声震耳欲聋,他凭借着超凡的身手,在刀光剑影中穿梭自如,鲜血飞溅,每一个倒下的身影都宣告着他的决心。
“然而,一切都在你以天子之名起誓的那一刻发生了改变。”王小燕的声音微微颤抖,眼中闪烁着敬畏的光芒,“天空瞬间被一道耀眼的光芒所照亮,祥瑞之云层层叠叠,照样了整个皇宫。天神的身影出现时,仿佛从天际降临。父王亲眼目睹这一幕,脸上的愤怒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难以掩饰的兴奋与激动。”
九皇子静静地听着,心中对铁家的神秘传承愈发好奇。王小燕端起茶盏,轻抿一口,继续说道:“父亲回到寝宫后,久久难以入眠。他独自一人在房间里踱步,回想着天神降临的场景,脸上不时露出欣慰的笑容。他深知,这是铁家千百年来等待的契机,是天神对铁家的指引。”
“自第一代铁家老祖宗起,这句‘天神会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就如同血脉一样,在铁家历代家主心中流淌。”王小燕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自豪,“在铁家最为艰难的时刻,无论是遭遇战争的洗礼,还是面临家族的危机,这句祖训都如同黑暗中的明灯,引领着我们走出困境。”
“为了能追随天神的脚步,铁家愿意付出一切。”王小燕的声音愈发低沉,“哪怕是牺牲每一个铁家人的性命,我们也在所不惜。在我们心中,天神是至高无上的存在,是万物的主宰。铁家不过是天地间微不足道的蝼蚁,能得到天神的垂青,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九皇子陷入了沉思,他从未想过,铁家对天神的信仰竟如此虔诚。在这看似荒诞的信仰背后,他感受到了铁家对命运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许。
“虽然我们渴望成为天神的仆人,为其奉献一切,但我们也清楚,这几乎是不可能的。”王小燕苦笑着摇摇头,“天神高高在上,他的力量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在他眼中,铁家或许真的如蝼蚁一般渺小。然而,即便如此,我们依然会遵循祖训,追寻天神的指引。”
九皇子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王小燕:“郡主,在我看来,铁家能在北境立足,靠的不仅仅是天神的指引,更是铁家人的智慧和努力。你们打造的兵器,为北境的安宁提供了保障;你们开垦的土地,让北境的百姓得以温饱。这些,都是铁家实实在在的功绩。”
王小燕微微一愣,九皇子的话让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从未想过,一个来自大尚国的皇子,竟能对铁家有如此深刻的理解。
“此次北境归附大尚国,或许就是天神为我们指引的方向。”王小燕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父亲看到了天神降临时,第一时间就萌生了归附大尚国的想法。他相信,这是天神的旨意,是铁家新的机遇。”
九皇子微微点头:“郡主所言极是。大尚国与北境合并,不仅能让百姓免受战乱之苦,还能促进两地的繁荣与发展。这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王小燕与九皇子相对而坐,桌上的茶盏早已没了热气,而她则继续的讲述,却将九皇子引入了北境朝堂那错综复杂的权力旋涡之中。
“九皇子,如今的北境,早已不是千年前的铁家能有一家独大的局面。”王小燕双手交叠,神色认真,“现在的北境朝廷,更像是一个由各大家族家主组成的议事堂。每个人在朝堂中的话语权,皆由家族对北境的影响力与贡献来决定。”
九皇子微微颔首,目光专注,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北境朝堂上那些或精明、或傲慢的面孔。“郡主,能否详细讲讲各家族在北境朝堂的具体作为?”
王小燕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舒缓了下思绪,缓缓说道:“就拿谈判一事来说,北境有个家族,在外交谈判方面堪称一绝,几代人都擅长此道。以往与西边海峡诸国售卖武器或盔甲等战略物资的谈判,他们总能凭借出色的谋略与口才,为北境争取到丰厚的利益,很少失手。”
九皇子眉头微挑,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能在外交场上屡屡得胜,此家族确实有过人之处。想必在此次与大尚国的和谈中,他们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小燕苦笑一声,眼中流露出些许无奈:“恰恰相反,这次和谈,他们从一开始就定下拖延策略,试图让和谈不了了之,以免北境付出沉重的代价。当他们看到大尚国提出互通有无、开展双边贸易以及人员往来的和谈条件时,第一反应竟是其中有诈。”
“有诈?”九皇子微微皱眉,“如此互利共赢的提议,他们为何会觉得有诈?”
“在他们看来,大尚国作为战胜国,提出的条件过于宽松,完全不符合常理。”王小燕解释道,“他们担心一旦答应这些条件,大尚国后续会变本加厉,提出更多苛刻要求。所以,即便局势发生变化,他们依旧坚持拖延策略。”
九皇子靠向椅背,沉思片刻后说道:“看来他们过于谨慎,反而误判了形势。郡主,除了谈判,各家族在其他方面又是如何分工的?”
王小燕目光闪动,娓娓道来:“北境朝堂一直秉持‘术业有专攻’的理念,每个家族负责擅长的领域,旁人不得随意插手,即便父王也不例外。在农业上,有家族钻研农耕技术,改良种子,兴修水利,让北境粮食产量稳步提升;军事方面,有我的家族专注训练士兵,打造兵器,为北境的安宁保驾护航。”
“这看似合理,却也容易引发问题。”九皇子目光深邃,“各家族各自为政,若遇到重大决策,如何达成共识?”
“北境朝堂的确难以做到一言堂。”王小燕轻叹一声,“遇到重大事务,各家族家主往往各抒己见,争论不休。但一旦做出决定,大家也会齐心协力,全力执行。就拿此次和谈来说,尽管谈判官员坚持拖延,但当局势急转直下,确定归附大尚国后,北境朝堂还是迅速行动,积极配合。”
九皇子微微点头,对北境朝堂的运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如此一来,在宴会上出现的种种状况,也就不难理解了。郡主,各家族之间是否存在矛盾与纷争?”
王小燕的神色变得凝重起来:“自然存在。各家族为了争夺朝堂话语权与资源,明争暗斗从未停止。有些家族为提升自身影响力,不惜打压其他家族,导致朝堂局势愈发复杂。”
“这种内耗对北境的发展极为不利。”九皇子神色严肃,“北境如今归附大尚国,或许是改变这一局面的契机。郡主,铁家作为北境的核心家族,在协调各家族关系方面,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王小燕挺直腰杆,目光坚定:“铁家一直致力于维护北境的稳定与团结。父王作为北境之主,在各家族间积极斡旋,调解矛盾。但随着各家族势力的壮大,铁家的影响力也受到一定挑战。”
九皇子目光炯炯,思索片刻后说道:“郡主,大尚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且有成熟的管理体系。北境归附后,借助大尚国的力量,或许能打破各家族之间的僵局,实现更好的发展。”
王小燕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九皇子所言极是。此次归附大尚国,对北境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希望在大尚国的帮助下,北境能结束内耗,迎来繁荣。”
夜渐深,庭院愈发寂静,只有虫鸣声不时响起。王小燕与九皇子的交谈,不仅让九皇子对北境朝堂有了全面的了解,也为北境的未来指明了方向。在大尚国与北境融合的浪潮中,北境各家族将何去何从,又能否打破旧有格局,迎来新的辉煌?一切,都在等待时间给出答案。
王小燕继续说道;“九皇子,在归附大尚国这件事上,父王的心意早就笃定了。父王从心底里认定,追随您,才是铁家乃至整个北境的光明大道。归附大尚国,虽是朝廷共同做出的决定,但父王更看重的,是能投入您的麾下。”
九皇子微微挑眉,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温和地问道:“郡主,令尊缘何对我有如此高的评价,认定追随我便是正确的选择?”
王小燕微微欠身,娓娓道来:“九皇子,您在北境的一举一动,父王都看在眼里。您的智慧、胆识与胸怀,让父王深感钦佩。在那场惊心动魄的屠杀时,您展现出的谋略和决断力,让北境朝堂上下为之震动。父王坚信,跟着您,北境定能迎来繁荣昌盛的新局面。”
九皇子谦逊地笑了笑,摆了摆手:“郡主过誉了,我不过是为两国的和平与百姓的安宁,尽了一份绵薄之力。对了,郡主方才提到,若我当时只发誓屠杀铁家,朝堂会将铁家推出去,这是为何?”
王小燕神色一凛,语气中带着几分愤慨:“九皇子有所不知,北境朝堂看似铁板一块,实则暗流涌动。有些家族为了自身利益,不惜牺牲他人。倘若您当时只针对铁家,那些心怀不轨的家族,定会毫不犹豫地将铁家当作牺牲品,以求自保,然后继续在朝堂上兴风作浪。”
九皇子目光深邃,沉思片刻后说道:“幸好我当时的誓言针对的是四品以上官员及其家属,将所有决策层的家族都囊括在内,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正是如此。”王小燕点头赞同,“您的这一誓言,犹如一记重锤,敲醒了那些妄图浑水摸鱼的家族。父王当时就断言,归附大尚国一事,大局已定。然而,朝堂上的众人都想争取些颜面和实际利益,于是快速商议并通过对海峡对岸发动攻击。”
九皇子双手抱胸,饶有兴致地问道:“为何要对海峡对岸发动攻击?这与归附大尚国又有何关联?”
王小燕端起茶杯,轻抿一口,润了润嗓子:“大家想着,若能在海峡对岸占据一席之地,无论是面子还是里子,都能得到极大的满足。这样一来,归附大尚国时,也能更有底气,或者也可以说是想把一些底蕴留在那边,等待时机做好反扑的机会。所以您离开北境后,朝堂迅速动员起来,各家族齐心协力,仅用半年时间,便完成了军队的集结和物资的调配。”
九皇子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北境朝堂的调度能力,着实令人惊叹。不过,最终为何没能成功?”
王小燕轻叹一声,脸上流露出惋惜之色:“尽管我们准备充分,但诸多外部因素的干扰,导致了此次行动的失败。比如,天气突变,狂风暴雨打乱了军队的部署;敌方提前得到情报,加强了防御。若能再多给些时间,或许我们便能克服这些困难,取得成功。”
九皇子微微颔首,安慰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此次行动虽未成功,但北境朝堂展现出的凝聚力和执行力,令人钦佩。郡主,既然此次行动是为了名正言顺地归附大尚国,做了不少工作吧 ”
王小燕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是的,九皇子。也就是经过这次行动,朝堂上下彻底达成共识,归附大尚国是北境最好的选择。父王和各位大臣,都期待着能在大尚国的庇佑下,共创美好的未来。”
九皇子站起身来,目光望向远方,语气坚定:“郡主,你可以写封家书转告令尊和北境朝堂的各位大臣,大尚国定会张开双臂,跟对待自己的子民一样对待北境的子民。我也会竭尽全力,让北境的百姓过上安宁富足的生活。”
王小燕也站起身来,恭敬地行了一礼:“九皇子的这番话,我定会如实转达。相信在您的带领下,北境和大尚国定能携手共进,开创一个繁荣昌盛的新时代。”
王小燕与九皇子的交谈,如同一颗石子,投入了北境与大尚国关系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在未来的日子里,北境将如何融入大尚国?两国又将面临哪些新的挑战和机遇?一切都还是未知数,但可以确定的是,北境和大尚国的命运,已然紧密地交织在了一起,即将翻开新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