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攀鳞:寒门枭雄篡汉史 > 第143章 请凉王即刻率精锐入京勤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3章 请凉王即刻率精锐入京勤王

魏武满意地点了点头,目光转向吕布,沉声道:\"吕君,孤记得你曾为别部司马,率九原百姓抗击两万匈奴铁骑。按功本当任你为司马,然区区司马之位,岂不委屈了你这等英雄?\"

\"这样,\"魏武手指轻叩案几,\"过几日孤要亲赴陇关演武。现任命你为中郎将,暂归建威将军阎行节制。演武比试时,你若能拔得头筹,孤便擢你为扬武将军,独领一军!\"

吕布单膝跪地,声如洪钟:\"布必不负大王厚望!\"

……

转眼到了四月初,陇关外旌旗蔽日。

魏武身着轻甲,亲率一千飞熊卫、五百白狼郎及质子营巡视演武场。

一万大军列阵原野,枪戟如林。

比试射艺时,吕布纵马而出。只见他张弓如满月,箭去似流星,百步之外连珠三箭,箭箭穿透靶心。

最后一箭更将前箭劈为两半,引得三军欢呼雷动。

魏武当即朗声宣布:\"即日起,吕布为扬武将军!\"

……

四月中旬的一日,魏武正在校场检阅骑兵,忽见一骑绝尘而来。

那军士滚鞍下马,急报:\"启禀大王!朝堂遣使至!\"

魏武眉头一皱,立即召集众将回营。

中军大帐内,刘和持节而入,面色凝重。

魏武连忙起身:\"刘侍中匆匆而来,莫非朝中有变?\"

刘和环顾四周,欲言又止。魏武会意,挥手屏退左右。

待帐中只剩二人,刘和这才快步上前,压低声音道:

\"陛下病重,已三日不朝。何进连日调兵入京,恐有不轨。更可虑者,代王董卓在河内郡集结大军三万兵马,其心叵测。\"

他递上一卷密旨,\"陛下密诏,请凉王即刻率精锐入京勤王!\"

魏武接过密旨,手指轻轻抚过那方殷红的玉玺印记,指节因压抑的兴奋而微微泛白。他深吸一口气,强作震惊状:\"陛下不是严令孤不得出陇关吗?怎会...\"

刘和急得额头冒汗,声音都带着颤抖:\"此一时彼一时啊!如今洛阳城内,何进掌控北军五校五万大军,陛下只有羽林卫!万一有变,陛下...陛下只怕...\"话到此处,已是哽咽。

魏武连忙安慰道:\"刘侍中且宽心。凉国自有法度,调兵遣将需经朝议。孤这就召集群臣,最迟明日便可发兵。你一路奔波,先下去歇息。\"

\"大王!\"刘和突然跪地叩首,\"洛阳危在旦夕,恳请大王即刻出兵!迟则生变啊!\"

魏武沉声道:\"来人,带刘侍中去休息。\"

护卫大步而入行礼道:“诺!”

待护卫将刘和带出大帐,他立即转向案上的羊皮地图,指尖在凉州至洛阳的路径上缓缓划过。

魏武心中盘算:现在是四月十五...历史上刘宏五月十三日驾崩。行军需二十日可抵洛阳。走渭水顺流而下,不过十日...

但若真按时赶到,要面对的可不止北军五校,还有董卓的并州铁骑...

劳师远征,粮道漫长,此乃兵家大忌。但若抗旨不遵...

凉州那些心向汉室的大臣必生异心!

\"来人!\"魏武突然喝道,\"即刻返回凉昌,召集百官议事!\"

……

凉昌宫正殿内,当魏武宣读密旨后,群臣哗然。

大司马段煨第一个出列:\"大王!陛下既下密诏,当即刻调集精锐,星夜兼程赶往洛阳!\"

司徒张既却持反对意见:\"大王三思!此去洛阳千里之遥,粮草转运艰难。若真如密旨所言,我军将同时面对北军与董卓夹击,恐有覆没之危!\"

曹操突然跨步出列,声音铿锵:\"大王!正因局势危急,更当速发援兵!陛下密诏,足见汉室将倾。此时勤王,天下义士必望风来投!\"

\"荒谬!\"魏良厉声打断,\"当初不许我军出关的是朝廷,如今有难又想起我们?把我凉州将士当作什么了?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看门犬吗?\"

殿中顿时吵作一团。

魏武冷眼旁观,突然拍案而起:\"够了!\"

\"贾诩!成公英!\"魏武甩袖转身,\"随孤来后殿议事!其余人等在此候着!\"

……

后殿中,魏武负手而立,沉声问道:\"文和,德才,此事你二人怎么看?\"

贾诩轻抚长须,沉吟道:\"大王,凡事都事出有因。陛下病重,何进虽掌兵权,却无称帝之名。依臣之见,此事根源在于立储之争——究竟是立长子刘辩,还是次子刘协?\"

成公英微微颔首,接过话头:\"贾君所言极是。刘辩乃何皇后所出,而何皇后正是何进之妹。若刘辩继位,何家便可把持朝政。\"

他顿了顿,眉头紧锁,\"但正因如此,何进何必谋反?除非...\"

魏武眼中精光一闪:\"除非陛下属意刘协?\"

\"正是!\"成公英压低声音,\"春秋时晋献公废长立幼,引发骊姬之乱;战国时赵武灵王传位幼子,导致沙丘宫变。

历朝历代,废长立幼皆祸乱之源。大王若卷入立储之争...\"

贾诩突然插话:\"轻则损兵折将,重则身败名裂!\"

魏武闻言大笑,袍袖一挥:\"孤手握十万雄兵,为何不能左右朝堂?若扶立新君,岂非...\"

\"大王慎言!\"贾诩突然跪地,声音前所未有的严厉,\"此乃取祸之道!当年齐桓公九合诸侯,犹需'尊王攘夷';晋文公城濮之战,亦要'挟天子以令诸侯'。

若大王贸然介入,必与何进、董卓两败俱伤!鹬蚌相争,最终得利的会是谁?\"他意味深长地看向东方,\"那刘庄和其背后的袁家可都虎视眈眈啊!\"

成公英也劝道:\"臣以为最佳策略,是大王率军缓缓东进。待抵达函谷关后便按兵不动,坐观洛阳风云变幻。\"

魏武踱步至窗前,望着洛阳方向出神。

忽然,他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若刘协、刘辩逃出皇宫,与孤相遇...

他猛地转身,\"二位,倘若两位皇子逃至我军中,当如何处置?\"

后殿中一时寂静。贾诩与成公英对视一眼,前者缓缓道:\"此乃天赐良机。大王当效霍光故事,奉正统而讨不臣。\"

\"何为正统?\"魏武追问。

成公英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谁先到手,谁就是正统!但绝不可让两位皇子同时落入我军手中。

春秋时宋国公子鲍与公子杵臼并立,终致萧墙之祸;战国时燕国子之与太子平争位,引来齐人入侵。二子不可并立!”

贾诩补充:\"若得皇子,当立即公告天下认其为正统,手持大义名分,带领皇子离开洛阳前往长安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