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攀鳞:寒门枭雄篡汉史 > 第141章 苍龙七宿犯紫微垣,乃大凶之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1章 苍龙七宿犯紫微垣,乃大凶之兆!

当天晚上,魏武独自在寝宫偏室中批阅策论。烛火摇曳间,他时而提笔批注,时而凝神沉思。案几上的铜灯映照着他紧锁的眉头,将他的身影拉得修长。

忽然,一阵幽香飘来。

魏武抬头,只见师昭身着月白色轻纱款款而来。

那薄如蝉翼的纱衣下,丰腴的身姿若隐若现。她未施粉黛,乌黑的长发只用一根玉簪松松挽起,几缕青丝垂落在雪白的颈间。

轻纱随着她的步伐微微飘动,隐约可见修长的双腿和纤细的腰肢。

\"大王,时候不早了,为何还不休息?\"师昭的声音如同清泉般悦耳。

她跪坐在魏武身旁,纤细的手指轻轻搭在他的肩上。

魏武握住她的手,笑道:\"没办法,这次考试出了岔子,三十人里竟无一名羌人。我让他们写了策论应对此事,你看看?\"

师昭掩口轻笑,眼波流转:\"后宫不干政,给我看做什么?\"

魏武将她拉近,在她耳边低语:\"这里又没有外人,帮为夫想想。\"

温热的气息拂过师昭的耳垂,惹得她脸颊微红。

师昭微微欠身行礼:\"诺。\"

她接过竹简,认真翻阅起来。

烛光下,她专注的侧脸格外柔美,长睫在眼下投下一片阴影。

不知过了多久,师昭轻声道:\"这些策论确实见解独到。不过...\"她犹豫了一下,\"羌人牧民居无定所,大多不识字。臣妾有个不成熟的想法...\"

魏武将她搂入怀中,手指轻抚她的发丝:\"王后但说无妨。\"

师昭倚在魏武胸前,轻声道:\"大王何不组建'游骑学堂'?派识字的骑兵往来各部落,每日教授三个汉字。学会的牧民可获盐块奖励。\"

她抬眼看向魏武,\"盐是牧民必需之物,定能吸引他们学习。\"

魏武闻言,朗声大笑:\"妙啊!游骑学堂,寓教于利,王后果然聪慧!\"

他低头看着怀中佳人,忽然注意到她今日的装扮格外动人。

那轻纱下的肌肤如凝脂般细腻,随着呼吸微微起伏。

魏武喉结滚动,声音有些沙哑:\"王后,你这身打扮...\"

师昭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故作无辜地眨了眨眼:\"臣妾听闻汉家女子夏日都着轻纱,特意让人做了这件。大王...不喜欢吗?\"

魏武一把将她抱起,大笑道:\"喜欢得很!不过...\"

他凑近师昭耳边,压低声音道:\"这衣裳还是太多了。\"

师昭惊呼一声,随即娇笑着被魏武抱向内室。

烛火摇曳,将两人的身影投在屏风上,渐渐融为一体。

……

第二日清晨,朝堂之上檀香袅袅。

张既、卢洪、贾诩和成公英四人手持竹简,依次上前呈递。

魏武接过奏章,快速扫过内容,嘴角渐渐浮现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这几份策论思路连贯,文风相近,显然经过事先商议。

尤其是卢洪那份策论,条理之清晰,绝非他所能写出。自己这仲兄什么文化水平自己还不知道吗?

\"在凉昌学宫设立'译史馆'...\"魏武轻声念道,手指在案几上轻轻叩击,\"允许羌人考生以本族语言口述,由通译记录...考题增设畜牧防疫、草场分配...\"

他突然抬头,目光灼灼地看向卢洪:\"卢太仆,这'因地制宜,各取所长'之论,倒是颇有见地啊?\"

卢洪额头渗出细汗,偷眼瞥向贾诩,结结巴巴道:\"臣...臣只是...\"

贾诩适时出列,拱手道:\"大王明鉴,此策乃集思广益而成。卢太仆常年与羌人往来,深知其情。\"

魏武哈哈大笑,将竹简重重合上:\"好一个'集思广益'!传旨:即刻在凉昌学宫增设译史馆,招募精通羌汉双语者任通译。明年春牧之后,本王要亲自主持!

同时组建'游骑学堂'!派识字的骑兵往来各部落,每日教授三个汉字。学会的牧民可获盐块奖励。\"

\"大王英明!\"众臣齐声应和,声震殿宇。

……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已是十一月初冬。

这日魏武正在书房批阅奏章,便见哈达快步而来行礼道:“启禀大王,大司农曹操有要事急见!”

魏武闻言眉头一皱,命令道:“让他进来!”

很快便见忽见曹操疾步而入,行礼道:\"大王!洛阳急报!\"

魏武接过绢书后,定睛一看,不由心中一惊:陛下原定运送物资的两千艘船队,在弘农渡口遭遇不测,大量船只沉没,无法抵达凉州。

据幸存者描述,河面突然出现巨大漩涡,船只相互碰撞,半数沉没。更诡异的是,有船员信誓旦旦地说看见\"河中有龙\"。

朝廷内的太史令夜观天象见苍龙七宿犯紫微垣,乃大凶之兆!陛下得知后,认为出兵不吉,便驳回何进出兵之请,改以防守为主,凉州无需提供粮食!

他轻轻合上绢书,心想:看来陛下终究是不愿出兵了。什么河中有龙,什么大旋涡,不过是给一个体面的台阶下罢了。

\"也罢,天意难测。\"魏武将绢书放在案上,语气平静道:\"大司农,你派人护送刘侍中回洛阳复命。至于那一百三十五万斛粮食...\"

他略一沉吟,\"就存入凉昌官仓,作为应急储备吧。\"

曹操躬身行礼:\"臣遵旨!\"

……

待曹操退出大殿,魏武负手而立,望着殿外渐暗的天色,狡黠一笑。

他心知肚明:何进请求被拒,定会将怒火转向洛阳朝堂。朝中那些人,怕是要迎来一场腥风血雨了。

……

转眼已是次年二月。

春寒料峭的夜晚,魏武正在书房批阅各郡计簿。

武都郡太守赵昂和酒泉郡太守尹奉的政绩尤为突出,魏武满意地点点头,取过一方锦帛,挥毫写下:\"赏武都太守赵昂、酒泉太守尹奉各二十万钱,以示嘉奖。\"

正当他搁笔之际,殿门被轻轻推开。

师昭身着鹅黄色春衫,发间只簪一支玉兰,面带喜色地走了进来。

她轻抚尚且平坦的小腹,拉住魏武的手柔声道:\"大王,臣妾有件大喜事要告诉您。\"

魏武放下毛笔,笑着将她揽入怀中:\"哦?何事让王后如此欢喜?\"

师昭眼中闪着幸福的光芒,轻声道:\"今日太医诊脉确认...臣妾有喜了。\"

魏武闻言,先是一怔,随即大喜过望,一把将师昭抱起转了个圈:\"太好了!这可是天大的喜事!\"

他小心翼翼地将师昭放回榻上,轻抚她的腹部,眼中满是期待。师昭娇嗔道:\"大王轻些,太医说要静养。\"

魏武连忙收敛动作,却掩不住满脸喜色:\"哈达!传令下去,王后有喜,大赦凉州!除谋逆重罪外,所有囚犯减刑一等!再命少府准备百金,赏赐太医署!\"

殿外侍立的哈达连忙应声:\"诺!\"

魏武又想起什么,补充道:\"还有,即刻派人去小月氏,向奎尼单于报喜!\"

师昭依偎在魏武怀中,轻声道:\"大王,您说这孩子...会是世子还是公主?我倒是希望是世子,这样朝堂上也能安稳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