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主意倒是不错。
但新的问题又来了:谁来评估?标准是什么?
正发愁时,周国宏突然想起一个人:原来县农业局的老科长,现在虽然退休了,但一直研究土地评估。
立即请这位老科长来帮忙。
老科长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而且还带来一套评估方案。
按照这个方案,土地被分成了好几个等级:
一等地:水浇地、公路边的平地。
二等地:缓坡地、靠近水源的旱地。
三等地:山坡地、远离村庄的地。
四等地:荒山荒坡。
然后按照不同等级定出换算标准:比如一亩一等地可以换两亩二等地,或者三亩三等地。
这样一来,分配起来就有了依据。但新的问题又来了:
有人说自家的地被定级太低了。
有人说换算标准不合理。
还有人说这样分太复杂,看不懂。
正为难时,周国宏想了个主意:
“这样,咱们先选几块试验田。请老科长实地指导,大家一起观摩,看看到底哪种地好种。”
这主意不错。
很快就选出几块不同等级的地,分给几家农户种植。
老科长手把手教他们:什么地适合种什么,怎么改良土壤,如何科学管理。
这一试验可真开了众人的眼界:原来土地等级不光是天生的,还得看怎么经营!
有的三等地经过改良,产量竟然比二等地还高。
有的一等地因为管理不善,反倒不如别人的二等地。
“这下明白了吧?”
周国宏说,“地是死的,人是活的。关键在于用心不用心!”
这话说到大家心坎里了。
但新的矛盾又来了:
既然地是能改良的,那些分到差地的人就不干了:凭什么让别人分到现成的好地,我们还得自己改良?
这话也有道理。
周国宏想了想:“要不这样,村里出钱帮忙改良?”
“出钱?哪来的钱?”
大家都问。
周国宏笑笑:“我这正好有个主意……”
原来他早就想好了:可以利用这次分地的机会,搞个土地改良项目。
首先,把各等级的地都登记造册,建立档案。
其次,请专家制定改良方案,村里出一部分钱支持。
最后,鼓励农户自己投工投劳,村给予奖励。
这样一来,大家都有了盼头:分到好地的想把地种好,分到差地的想把地改良。
但新的问题又来了:有人借机造假!
明明是三等地,硬说是二等地。
明明没怎么改良,却谎报投入。
还有人趁机占地,把原来的界桩都给挪了。
这下可麻烦了。
周国宏只好又想办法:
首先,请测绘队重新测量,用卫星定位仪确定界址。
其次,建立土地档案,把每块地的情况都记录在案。
最后,成立监督小组,防止有人弄虚作假。
但问题还没完。
这天,突然从上级传来消息:要在村里建个工业园!
“工业园?”大家都懵了,“这刚分完地,又要建工业园?”
打听才知道:是县里一个领导的亲戚想搞项目,看中了这块地方。
“这可不行!”
周国宏说,“土地承包才刚开始,这时候建工业园,不是砸老百姓的饭碗吗?”
立即组织人手反对。
但对方来头不小,而且已经开始测量了!
“怎么办?”
大家都看着周国宏。
周国宏想了想:“既然他们要玩,那就陪他们玩个够!”
首先,把土地承包合同拿出来:这是国家政策,谁敢随便改?
其次,把土地评估报告递上去:这地都是基本农田,不能随便变更用途。
最后,把农民意见收集起来:大家都不同意,谁敢硬来?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去,工业园的事很快就黄了。
但对方显然不会善罢甘休。
这天半夜,突然有人往地里倒农药!
几亩庄稼一夜之间全毁了!
“这帮王八蛋!”
农户们气坏了,“这是要我们的命啊!”
但周国宏仔细检查后说:“等等,他们不是为了毁庄稼,是为了污染土地……”
果然,第二天就有检测报告:说这地被污染了,不能种粮食了!
这下可热闹了。
环保部门、国土部门都来人了,说是要把地收回去治理。
“这不就是他们想要的吗?”
周国宏冷笑,“先污染,再治理,最后还不是为了改变用途?”
立即组织人手取样化验。
这一化验可不得了:那些农药根本没渗入土层,明显是故意泼洒的!
“好啊!”
周国宏说,“跟我们玩这套?那就别怪我不客气!”
三伏天的早晨,天还没亮,大家就排队等着打水。
自从上游修了水库,下游的河水就少了,老百姓只能靠几口老井维持生活。
“快点快点,别磨蹭!”
李婶催促着前面打水的人。
“急什么?水又不会跑了!”
前面正在打水的王老太不紧不慢。
“你倒是不急,你家靠前,我家住后头,等你们打完水都快中午了!”
两个人眼看就要吵起来。
周国宏正好路过,赶紧上前劝阻。
“大热天的,都少说两句。这井是大家的,慢慢来。”
正说着,突然从井里传来“咕噜咕噜”的声音,打水的人惊叫起来:
“不好了!水混了!”
众人一看,井里的水果然变得浑浊不堪。
这下可麻烦了,这口井可是全村最好的水源!
“怎么回事?”
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
周国宏仔细查看了一下井壁,发现有些松动的迹象。
这口井已经有几十年历史了,年久失修在所难免。
“得赶紧修啊!”
村民们说。
但问题来了:修井要花钱,谁出?
按理说这是公共设施,应该由村里出钱。
但村里现在正为土地承包的事焦头烂额,哪有闲钱修井?
“要不大家凑钱?”
有人提议。
“凑什么钱?我家井又不用这口,凭什么给钱?”
住在村东头的刘老四不干了。
“就是,我们那边有自己的井,用不着管这边的事!”
其他人也跟着起哄。
周国宏知道:这事要是处理不好,可能会引发更大的矛盾。
正琢磨着,突然听见一阵喧哗:原来是村西头的另一口井也出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