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今日加更一章?w?】
【兄弟们此处打卡签到(?o ? o?)】
一旁的信王朱由检见众人忙忙碌碌,赶忙跑上前来,神情带着几分焦急,开口问道:“江大人,你瞧瞧本王还能帮上些什么忙?
但凡有用得着本王的地方,您尽管开口吩咐,千万别客气。”
老魏也在一旁,满脸激动地望着江宁,眼神里满是跃跃欲试。
江宁看着他俩这副模样,心中一阵无奈与无语。
暗自思忖道:这是怎么个情况?
一位堂堂当朝亲王,还是当今皇上的亲弟弟,怎么竟对当街剁人手这事如此感兴趣?
也怪不得这位爷日后登基之后,但凡心情不好,便将大臣拉出去砍头,也不分是敌是友。
再看看旁边的老魏,江宁更是一阵头疼,不管什么事儿,他都想往前凑,咋就如此猴急呢?
还真是应了那句话——皇帝不急,太监急。
再看一旁的朱由校,只见他面带微笑,手中拿着冰糖葫芦,吃得那叫一个津津有味。
江宁见此情景,轻轻咳嗽了一声,说道:“殿下,这些事儿交给黄大人他们去办吧!
咱们要相信他能处理好。”
听闻江宁此言,朱由检神情顿时闪过一丝落寞,轻声“哦”了一下。
而一旁的老魏,更是整张脸都耷拉下来,不知情的人瞧见,还真以为他丢了二两银子呢。
见此情形,江宁也不再多做理会,招呼着朱由校一行人,继续在城内四处闲逛开来。
众人一路走走停停,兴致盎然地观赏街边的杂耍表演,悠然自得。
不知不觉间,已至下午时分,众人方才惊觉天色渐晚,便决定返程。
只见原本老魏肩上扛着一串冰糖葫芦,已经被朱由校与朱由检兄弟俩吃得干干净净。
江宁见状,心中一阵无语,暗自嘀咕道:“真是服了你个朱兄,大明两京一十三省担在我一人肩头。
你倒好,吃个冰糖葫芦,还有老魏给你扛着,这算哪门子事儿啊!”
因这处地方离朱由检的新王府较近,朱由校便决定先送弟弟回府,之后再与江宁道别,返回皇宫。
目睹这一幕,江宁不禁心生感慨。
帝王家的历史,向来残酷冰冷,史书中所载的兄弟相残、父子反目之事,多如牛毛。
即便是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样的千古明君,也未能逃脱权力斗争对亲情的侵蚀。
然而,即便在残酷,也有人性的闪光点。
这一点,在朱由校和朱由检兄弟二人身上体现得温和多了。
或许是幼年时的经历,朱由检对亲情格外珍视。
而朱由校,对这位自幼相伴、相依为命的弟弟,更是爱护至极、信任有加。
平日里,对朱由检的赏赐丰厚至极。
即便自己大婚之时,内库并不充盈,手头拮据,但他从未短少过弟弟的用度。
这份情谊,在大明皇族之中,可谓独一无二。
遥想当年,万历皇帝对待自己的亲弟弟潞王,也没有朱由校对朱由检这样好。
据说,潞王受封王爵后,万历皇帝几次打算让潞王前往封地就藩,却都被李太后以种种缘由阻拦,将潞王留在身边,直至其成年后方才就藩。
再看朱由校对待朱由检,简直恨不得让弟弟直接搬入皇宫与自己同住,就连朱由检的信王府,也是朱由校亲自下旨精心修建。
之前朝中有官员上奏,谏言朱由检不应整日在京城四处闲逛,还频繁与官员往来。
可朱由校对这些言论毫不在意。
也难怪,历史上朱由校弥留之时,把朱由检叫到身旁,说出的第一句话竟是:“弟弟你瘦了,一定要保重身体才是。”
最后,更是留下那句广为流传的历史名言:“吾弟当为尧舜。”
只可惜,朱由检这孩子性格存在致命缺陷。
他喜怒无常,刚愎自用且偏听偏信,在面对复杂局势时举措失当,最终致使局势失控,大明王朝大厦将倾,自己也落得个自挂东南枝的结局。
………………
几人一路有说有笑,不知不觉便来到了信王府不远处。
朱由校面带微笑,对朱由检说道:“五弟,今日逛了一整天,你也早些回去休息。
过些日子进宫来,与皇兄一同用膳。”
说完,他像是想起什么,转头笑着看向江宁。
江宁见状,目光在周围扫视一圈,左顾右盼,神情有些疑惑。
好奇地问道:“陛下,您看啥呢?”
朱由校笑着说道:“江兄,到时候你也一起来,咱们一同热闹热闹。”
江宁听闻,点头应下。
朱由检同样点头,随后领着王承恩及几名王府护卫,朝王府方向走去。
看着朱由检渐行渐远的背影,朱由校眼中满是兄长的关爱之情。
就在这时,一直默默跟在众人身旁的高文彩,突然快步上前。
只见他俯身从地上迅速捡起两颗石子,猛地发力掷出,石子如流星般暴射而出,精准地打在离朱由校不远处两名身背货物的行人身上。
众人皆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吓了一跳。
说时迟那时快,高文彩几个箭步冲到两人身旁。
其中一人反应迅速,瞬间从怀中抽出一把短刀,气势汹汹地朝着朱由校冲了过去。
然而高文彩速度更快,眨眼间便已拦在那人面前。
他伸出手指,如闪电般朝那人双肩一点,紧接着一脚迅猛地踢在那人膝盖处。
只听“扑通”一声,那人当场便直直地跪在了地上。
高文彩毫不迟疑,迅速出手,一把抓住那人下巴,猛地用力一捏,只听“咔嚓”一声,竟将整个下巴生生拽脱臼了。
随后,他又以极快的速度转身,朝着另外一名企图逃跑的人追去。
李若琳和魏忠贤见此情形,立刻招呼,顿时藏在暗处的锦衣卫和东厂番子火速围了上来,将众人护在中间。
朱由校见状,急忙招呼魏忠贤,让他赶紧把朱由检也带过来,护在自己身后。
江宁同样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了一跳,心中满是疑惑:“这是什么情况?
大明京师,天子脚下,居然有人敢行刺杀之事?”
而且看这架势,对象明显是朱由检,江宁实在猜不透,愈发困惑起来:“难道这位信王殿下最近与人结仇了?”
就在江宁胡思乱想之时,高文彩已经在眨眼之间将另外一人制服。
只见那两人直挺挺地躺在地上,动弹不得,口中不住发出痛苦的呻吟。
高文彩快步来到朱由校身前,拱手行礼道:“启禀陛下,这两名刺客已被微臣拿下。”
朱由校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说道:“好好审问一下,看他们究竟是什么来头。”
高文彩领命,转身离去,李若琳也带着几名锦衣卫高手一同跟上。
朱由校和江宁同时将目光投向朱由检。
朱由检显然被吓得不轻,满脸疑惑地问道:“皇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呀?”
朱由校伸手摸了摸朱由检的头,安慰道:“五弟,别担心,有皇兄在。”
说完,他转头看向江宁,问道:“江兄,此事你怎么看?”
江宁略作思忖,摊了摊手说道:“陛下,这两名刺客明显是冲着信王殿下来的,看样子已在王府门前埋伏许久。
臣比较好奇的是,信王殿下最近可曾与他人结仇?”
听到江宁的话,朱由校也转头看向朱由检,说道:“五弟,你仔细想想,最近有没有招惹什么人,与人结仇?”
朱由检闻言,摇了摇脑袋,一脸无辜地说道:“皇兄,臣弟最近这段时间一直在王府读书,平日里也就是去宗人府处理些宗室之事。
偶尔上街逛逛,但从未做过欺男霸女、强夺百姓财物之类的事呀。”
听到朱由检的回答,朱由校不禁眉头微微皱起。
这时,一旁的魏忠贤赶忙急切地说道:“陛下,要不您先回宫吧,这些事儿交给老奴来处理便是。”
朱由校却摇了摇头,坚定地说道:“朕与吾弟先入信王府,将这两名刺客带入王府就地审问。
朕倒要看看,究竟是什么人吃了熊心豹子胆,竟敢在大明京师,天子脚下刺杀当朝亲王。
若是让朕知道是何人所为,定要将其九族诛灭!”
随后,朱由校带着朱由检、江宁等人一同走进信王府。
那两名行刺的刺客也被押了进来。
众人来到承运殿,气氛凝重,朱由校脸色十分难看。
江宁亦是眉头紧锁,陷入沉思。
朱由检这才后知后觉,气得满脸涨红,忍不住怒骂道:“他娘的!
哪个混账东西吃了熊心豹子胆,竟敢在本王府门前行刺。
要是让本王查出来,定叫他白刀子进绿刀子出,专扎他苦胆,把他九族统统拉去砍了!”
就在此时,李若琏和高文彩急匆匆地赶到承运殿,赶忙向众人行礼。
李若琏朝高文彩使了个眼色,高文彩心领神会,开口禀报道:“启禀陛下,微臣已经审讯清楚。
这两人乃是江湖黑道组织‘月影’的杀手,今日特意潜伏在王府门前,目标正是刺杀信王殿下。”
朱由校听闻,猛地将手中茶盏狠狠摔在地上,怒不可遏,扯着嗓子高声吼道:“欺天了!
光天化日之下,区区一个江湖组织,竟敢对当朝亲王下手?
这分明是公然挑衅朕!”
在场众人冷不丁被这天子之怒吓得一哆嗦。
这时,江宁缓缓站起身来,神色凝重地说道:“陛下,这个月影杀手组织,臣也稍有了解。
据臣所知,他们向来不接刺杀皇室宗室和朝廷官员的任务,所以,此事背后恐怕另有隐情。”
朱由检听了,赞同地点点头。
江宁转头面向高文才,说道:“高百户,你把审问出来的情况,全都说出来吧。”
高文才点头称是,接着说道:“据审问得知,这两名杀手,一个叫韩一鸣,另一个叫韩一亮 ,他们的师傅乃是月影杀手排行榜上位列第三的‘无影刀’韩无双。
一个月前,他们的师傅韩无双于江南接到一笔高达二十万两的天价悬赏,而悬赏对象正是信王殿下。
起初,这任务摆在月影杀手组织众人面前,无人敢接。
毕竟,月影杀手组织向来不敢轻易招惹皇室宗亲与朝廷官员,这是他们在江湖中生存的底线。
然而,最后这任务竟被韩无双应了下来。
之后,韩无双便安排韩一鸣和韩一亮兄弟二人赶赴京师,伺机对信王殿下下手。
据卑职审问所知,这二人已在王府门前蹲守了十日之久。
今日,正巧信王殿下外出,只是京城之中人多眼杂,不利于动手。
斟酌再三,他们最终决定就在王府门口实施刺杀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