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 > 第185章 使者前来示好意,孙权权衡心意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5章 使者前来示好意,孙权权衡心意迷

蒋琬的声音清晰地在大殿内响起:“外臣此番前来,是奉我家主公之命,特为吴侯献上薄礼,以表荆州归附之诚!”

他话音刚落,殿内便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呼声。

孙权目光一凝,原本平静的面容上,终于出现了一丝动容。

他不动声色地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眼神却始终锁定在蒋琬身上。

“哦?归附之诚?”孙权放下茶杯,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王厚据荆州,兵精粮足,如今更是尽得荆南四郡,实力雄厚,何来归附一说?”

蒋琬闻言,不慌不忙地拱手道:“吴侯此言差矣。我家主公胸怀大志,心系天下,绝无与吴侯争雄之意。如今曹操虽退回北方,但仍是心腹大患,随时可能卷土重来。荆州与江东唇齿相依,理应精诚合作,共抗曹操,方能保住南方百姓的安宁。”

他顿了顿,目光炯炯地看向孙权:“此番前来,我家主公除了献上薄礼之外,更有一番肺腑之言,欲与吴侯共勉。望吴侯能以大局为重,放下成见,与荆州携手并进,共创大业!”

蒋琬的一番话,说得有理有据,掷地有声。

既表达了王厚的示好之意,又巧妙地抬高了孙权的地位,更点明了荆州与江东合作的重要性。

殿内众人听罢,皆暗自点头,心中对蒋琬的才智和胆识感到佩服。

孙权听着蒋琬的致辞,心中对蒋琬既表达谦卑又不失骨气的态度心生赞赏,表面上却依旧不动声色。

他心中暗忖:王厚此人,素来狡猾多端,如今却突然示好,其中必有蹊跷。

难道他真的甘心屈居人下,与我江东合作?

“蒋琬先生所言极是。”孙权缓缓起身,走到蒋琬面前,亲自将他扶起,“荆州与江东,本就应该守望相助,共抗曹操。王厚将军有此心意,孤深感欣慰。”

他转过身,对着殿内众人朗声道:“来人,设宴款待荆州使者,务必以礼相待!”

“吴侯客气了。”蒋琬微微一笑,再次拱手行礼。

他知道,孙权虽然接受了自己的示好,但心中仍然有所疑虑。

不过,这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毕竟,要让一位雄踞一方的诸侯,轻易相信别人的诚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孙权举起酒杯,对着蒋琬说道:“蒋琬先生远道而来,一路劳顿,孤敬你一杯!”

蒋琬连忙举杯回应:“多谢吴侯!外臣敬吴侯一杯,祝吴侯武运昌隆!”

两人一饮而尽,气氛顿时变得融洽起来。

然而,就在这时,孙权却突然放下酒杯,意味深长地说道:“不知王厚将军,如今在荆州,可还安好?”

蒋琬闻言,心中一凛,暗道一声:“来了!”但他脸上却依旧带着平静的笑容,不紧不慢地回答道:“我家主公一切安好,只是近日偶感风寒,不便亲自前来拜会吴侯,还望吴侯见谅。”

蒋琬辞别孙权,踏上归程的船只,江风拂面,衣袂飘飘。

他此行顺利完成王厚交代的任务,心中一块大石落地。

回望逐渐远去的江东水寨,蒋琬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孙权目送蒋琬的船队消失在江面上,这才转身回到大殿。

殿内气氛与蒋琬在时截然不同,方才的歌舞升平,觥筹交错早已不见踪影,一股凝重肃穆的气息弥漫开来。

文臣武将分列两侧,目光交汇,窃窃私语。

“诸位,对于荆州王厚的示好,有何看法?”孙权重新落座,语气沉稳,目光扫过殿内众人。

话音刚落,武将队伍中一位身材魁梧,气宇轩昂的男子应声而出。

“主公,末将以为,王厚此举必有诈!此人诡计多端,先前夺取荆州便可见一斑,如今示好,恐非真心!”说话之人正是周瑜,他面色严肃,语气坚定。

周瑜的话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激起阵阵涟漪。

殿内顿时议论纷纷,武将们大多赞同周瑜的观点,认为王厚不可轻信,甚至有人提议趁此机会出兵攻打荆州,彻底消除后患。

“公瑾所言,并非没有道理。”孙权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眉头紧锁,显然也在权衡利弊。

“王厚此人确实深不可测,不得不防。只是……”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文臣一侧,“诸位以为如何?”

大殿内一时寂静无声,文臣们大多低头不语,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就在这时,周瑜再次开口,声音洪亮:“主公,切莫被王厚的糖衣炮弹所迷惑!此人狼子野心,不得不除!末将愿领兵前往荆州,将其一举拿下!”

周瑜语气坚决,充满战意。

他身后的武将们也纷纷附和,一时间,大殿内主战的声音占据了上风。

孙权看着群情激昂的众人,心中却更加犹豫不决。

“主公!”周瑜上前一步,拱手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若错失良机,恐养虎为患!”

孙权深吸一口气,正要开口,却见一位儒雅之士缓缓走出队列。

正是鲁肃。

他拱手向孙权行礼,而后转向周瑜,缓缓说道:“公瑾此言……”

鲁肃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沉稳的力量,仿佛能穿透喧嚣的殿堂,直达每个人的心底。

“公瑾此言,固然有其道理。”他微微一顿,目光扫过在场的众人,眼神中透出一丝沉思,“然而,我们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长远的考量。”

大殿内的气氛因鲁肃的发言而变得凝重起来。

武将们的议论声渐渐平息,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等待着他接下来的分析。

“王厚此人,确实不可轻信。”鲁肃继续说道,“但我们要明白,曹操才是我们共同的敌人。荆州虽强,但若曹操卷土重来,江东和荆州都将难以独善其身。因此,维持表面的友好,不仅能够为我们争取时间,还能让曹操陷入两难的境地。”

他停顿了一下,仔细观察着孙权的反应。

孙权的目光微微闪烁,显然在认真思考鲁肃的话。

“公瑾所言,确实可以解决眼前的威胁,但一旦出兵荆州,不仅会引发曹操的警惕,还会让北方的敌人有机可乘。”鲁肃的声音更加坚定,“与其冒险攻打荆州,不如借此机会与其建立表面的友好关系,作为缓兵之计。待时局明朗,再做进一步的打算。”

大殿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静静地听着鲁肃的分析。

周瑜的脸色变得有些复杂,显然他也在权衡鲁肃的话。

孙权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眼中露出一丝思索的光芒。

“主公,”鲁肃再次拱手,“此时接纳王厚的示好,不仅可以避其锋芒,还能为我江东赢得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孙权深吸一口气,目光在周瑜和鲁肃之间来回转动。

他低头沉思,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仿佛在权衡每一种选择的利弊。

良久,他抬起头,眼神中透出一丝决断的光芒。

“传令下去,”孙权的声音虽不高,但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准备厚礼,回赠荆州。派人前往荆州,表达我江东的友好之意。”

鲁肃闻言,面露微笑,拱手道:“主公英明。”周瑜的

就在这时,大殿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卫兵匆匆跑了进来,神色慌张,气喘吁吁地禀报:“启禀主公,北方传来急报,曹操大军正向南进发,似有再次南征之势!”

孙权眉头一挑,目光骤然变得凌厉。

他站起身来,环视殿内众人,沉声说道:“看来,天意如此,我们必须立刻行动!”

孙权的话音未落,殿内顿时一片肃穆。

武将们纷纷挺身而出,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鲁肃则缓缓点头,心中暗自庆幸自己的建议得到了采纳。

就在众人准备行动之际,孙权的目光再次落在周瑜身上,从容地说道:“公瑾,你即刻前往前线,务必做好防范。鲁肃,你随我进宫,商议应对之策。”

周瑜拱手应命,而鲁肃则面带微笑,随孙权步入内殿。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凝重的气息,仿佛预示着一场新的风暴即将来临。

金碧辉煌的大殿内,孙权来回踱步,龙袍下摆轻扫过光滑的汉白玉地面,发出细微的簌簌声。

他眉头紧锁,时而抬头望向雕梁画栋,时而低头沉思,显然内心正在进行激烈的斗争。

周瑜的激昂之言犹在耳边,鲁肃的沉稳分析也让他难以忽视。

窗外江风呼啸,拍打着雕花窗棂,如同他此刻起伏不定的心绪。

最终,孙权停下了脚步,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子敬之言,甚合孤意。”他沉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松。

“主公英明。”鲁肃拱手道,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孙权的这个决定,对于江东的未来至关重要。

“传我命令,”孙权转身走向书案,拿起御笔,在洁白的绢帛上写下几行字,“厚礼回赠荆州,再派使者前往襄阳,告知王厚,江东愿意与荆州保持友好往来。”

写毕,孙权将绢帛递给鲁肃,目光中带着一丝深意:“子敬,此事就交由你去办吧。”

鲁肃接过绢帛,郑重地点了点头:“肃定不负主公所托。”他明白,孙权的这番话,不仅仅是让他去传达一个简单的信息,更是让他去试探王厚的真实意图。

鲁肃快步走出大殿,江风迎面吹来,带着一丝水汽的凉意。

他抬头望向远方

翌日清晨,鲁肃带着孙权的回礼和书信,踏上了前往襄阳的船只。

江面波光粼粼,映照着朝阳的光辉,如同他此刻的心情,充满了希望和挑战。

他站在船头,迎着江风,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心中默默地思考着此行的对策。

“先生此去襄阳,可有何打算?”身后传来一个沉稳的声音。

鲁肃转身,只见周瑜不知何时来到了他身后,目光深邃地望着他。

“公瑾有何指教?”鲁肃微微一笑,语气平静。

周瑜走到鲁肃身旁,望着波涛汹涌的江面,缓缓说道:“王厚此人,绝非善类。先生此去,务必小心谨慎,切莫被他蒙蔽。”

鲁肃点了点头,意味深长地说道:“公瑾放心,我心中有数。”他顿了顿,目光转向周瑜,语气中带着一丝深意,“只是不知,公瑾心中,可有良策?”

周瑜闻言,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却没有回答,只是将目光投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