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荣亲王缓缓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不甘与挣扎.

只见他深吸一口气后,双手抱拳向着上方恭敬地施礼说道:

“陛下,学林确有不当之举,臣也深感痛心。但要说他通敌卖国、毒害肃王这般大罪,实难轻信。他虽身为世子,但其自幼便被养在封地,初入京城,难免会有心怀叵测之人想要肆意巴结,在官场中沾染了些不良风气,可论及谋反叛国,臣愿以性命担保,他绝无此心!那些所谓的证据,焉知不是有人蓄意伪造,欲陷臣一派于不义,进而扰乱朝局!”

这时,都察司魏廷侧身迈出一步,躬身行礼立即接话道:

“陛下,荣亲王此番言语,可谓是将都察司一干人等都视作草包,不辨实证与构陷,秦世子所犯诸罪,皆由都察司与大理寺合力查办,断不会有一件疏漏,也定不会冤枉世子半分,且,昨日肃王府遇袭,肃王殿下遇刺,秦世子被劫,这些事,荣亲王难道也要推脱说是有人蓄意构陷嘛?”

说罢,魏廷怒视着荣亲王,眼中满是愤慨之意。

然而,荣亲王只是冷冷地瞥了一眼魏廷,正欲开口反驳。

但就在此时,兵部尚书胡大人站了出来,抢在荣亲王之前说道:

“陛下,肃王殿下才刚为朝廷平息边境之乱,如今旧伤未愈又添新伤,若传扬出去,怕是会寒了将士们的心,荣亲王敢如此明目张胆,藐视国法,怕不就是仗着自己身为开国功臣和昔日战功,如今又为了自己的儿子,甚至不惜做出劫囚,行刺这等暴行,不知接下来……荣亲王意欲何为,臣可就不敢言说了。”

说到此处,胡大人不禁长叹一声,脸上流露出深深的忧虑之色。

“一派胡言!本王从未下令让人行刺肃王,劫牢是本王的主意,只是不忍吾儿遭受恶意报复与折磨罢了!尔等休想胡乱往本王头上扣下莫须有的罪名!”

一时间,众大臣纷纷议论起来,场面一度混乱不堪,嘈杂的争论声响彻整个殿堂。

宣璟帝则眉头紧皱,只觉得脑袋嗡嗡作响,头痛欲裂。

此时,一直默不作声地萧璟煜突然轻咳了一声,虽然声音不大,但却如同具有某种魔力一般,刹那间让喧闹无比的大殿变得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只见他缓缓抬起头来,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随后轻声问道:

“诸位大人在此已经争执许久,不知是否已有定论了呢?”

然而面对萧璟煜的发问,满朝文武竟无一人敢贸然开口回应。一时间,气氛变得异常凝重,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住了一般。

萧璟煜见状,嘴角微微上扬,流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然后继续说道:

“父皇,既然诸位大人都有所顾虑,那就让儿臣说几句吧。”

闻言,端坐在龙椅之上的宣璟帝微微点头同意。

“你是当事者,理当是最有发言权的,想说什么便说吧。”

萧璟煜收敛了神色,端坐在红木椅上,浑身上下散发出的那种不怒自威的气势,令所有人都为之侧目。

“西绥一战,本王身为督军,治下不严,致使秦学林被敌军裹挟,险些令数十万大军命丧边境,其罪之一;”

荣亲王立于大殿,原本平静的面容逐渐浮现出疑惑之色:这萧璟煜在说什么······

只听萧璟煜继续道:

“秦学林叛逃军营,路遇阴风寨劫匪当道,彼时,本王正因身中剧毒而身体虚弱、无力顾及此事,未能及时调动兵马前去围剿,以致劫匪横行霸道,百姓遭殃,此乃本王失察之过,其罪之二;回京之后,因顾及皇家颜面,未能第一时间将罪臣秦学林送交督察院查办,私自囚与王府,妄图言传身教,每日令其诵读心经,望其能重塑己身,却不想招来皇叔猜忌,其罪之三······”

此时,站在不远处的顾衡远和虞正昊二人紧紧挨在一起,他们悄然交换了一下眼神,彼此都从对方的目光中捕捉到了一丝惊诧,但也仅是一瞬而逝。

宣璟帝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而大殿之上那些大臣们的脸色,则可谓是一个比一个还要精彩纷呈,有的面色苍白如纸,有的则涨得通红似血,还有的一脸铁青阴沉得吓人。

萧璟煜面无表情地将自己所犯下的种种罪行一一详细“列举”了出来。接着,他轻轻地用手扶住自己那条受了伤的胳膊,动作缓慢而又看似艰难地站起身来。

朝着宣璟帝的方向双膝跪地,听他语气坚定、铿锵有力地说道:

“父皇,以上罪行,璟煜供认不讳,请父皇严惩,以正国法!”

还未等宣璟帝说话,荣亲王便率先反应了过来,怒视着萧璟煜,厉声道:

“肃王,你如此做派,是妄图博取陛下的怜悯之心,给满朝文武和天下人诟病我荣亲王府包庇之罪嘛?”

面对荣亲王的质问,萧璟煜却不慌不忙地缓缓抬起眼眸,那深邃的目光犹如寒潭之水,令人不寒而栗,但他只是静静地凝视着前方,对于荣亲王的话语恍若未闻,口中淡淡地吐出一句:

“请父皇降罪!”

此时此刻,在场众人哪能看不明白眼前的局势呢?

肃王此举显然就是在以退为进,将皇上的军,硬生生地逼他做抉择。

荣亲王也不由自主地将视线投向了宣璟帝,只见宣璟帝面容凝重,微微皱起眉头,似乎正在心中权衡利弊。

两人的目光交汇仅仅只持续了一刹那,可就在这短暂的对视之中,荣亲王的脸色瞬间变得如死灰般黯淡无光。

宣璟帝这个眼神,让他想起了先皇,那时,为了确保宣璟帝能够稳坐皇位,先皇竟然毫不犹豫地下旨将他过继给他人,从此之后,明明理应是正统王爷的他,一下沦为了异姓王爷,受尽冷眼。

不仅如此,先皇的一道圣旨更是无情地将他遣回了封地。除了每逢战事吃紧需要用到他的时候才会想起他这个人之外,其余大多数时间里,他就如同被遗忘在了角落里一般,任由其自生自灭。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生在帝王家,亲情最是奢侈。

而今,难不成宣璟帝也要步先皇的后尘,为了维护自己的亲生儿子,再一次毫不留情地舍弃他的儿子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