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网游动漫 > 药香伴仁心 > 第101章 妇人看病之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天早晨,李元松的诊所内依然人声鼎沸。镇上各处的乡亲纷纷赶来问诊,热闹的场面中透着一种希望与期待。李元松师父文老的复出已传遍全镇,尤其令那些长期求医无果的病患眼中闪烁出久违的希望。与此同时,诊所内流传着一个消息:文老带的小徒弟是一位“厉害的女医生”将参与接诊,据说医术精湛、辨证透彻,深得文老真传。

不久,一位中年女性走进了诊所。她神情疲惫,眼中充满担忧,轻轻拉着身边朋友的手,低声说道:“我早就听说今天来了位女医生,说她医术了得,或许能帮我解决困扰已久的肠鸣之苦。”

这位女士名叫陈媛,她长期以来饱受肠鸣、嗳气、反酸之苦。每天早晨,肠鸣声如雷贯耳,伴随着不时的嗳气和吞酸,让她不仅身体难受,更影响了生活质量。多次求医无果,让她对治疗方法充满了疑虑,但今日听闻文老师父与这位女医生同时坐诊,她终于抱着一线希望而来。

坐定后,李元松亲切地问道:“陈女士,请详细说说您的症状。”

陈女士缓缓开口:“我这肠鸣终日不止,嗳气、吞酸常伴左右。以前有人说是脾气虚弱,但我服过不少药,都无明显改善,反而有时感觉更加烦躁。而且这病症实在尴尬,老是有这样的声音传出来,旁边的人听到多尴尬啊。如今症状愈加严重,我在单位上班都觉得不好意思,别人肯定是听到过,知道的才会说是生病,但是也不能见着人就去解释啊。”

听完陈女士的描述,文老深深点了点头,转向旁边,柔声道:“婉儿,你先为这位女士把脉,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林婉儿走上前去,轻柔而细致地为陈女士诊脉。她感受到陈女士脉象虚弱而略带弦急,且脉沉暗,显示出气血运行不畅。她沉吟片刻,低声道:“陈女士的脉象显示,她并非单纯的脾气虚弱,而是肝气过旺,克制了脾土,导致脾运失常。正所谓‘肝属木,脾属土’,肝气郁结或过旺,便会克伐脾土,影响气血的运化,从而出现肠鸣、反酸之症。”

陈女士听后,眼中闪过一丝疑惑:“这……肝气过旺也会引起这种肠鸣吗?”

林婉儿微笑着解释:“是的。中医认为,肝气过旺会克制脾土,使得脾的运化功能下降,从而导致水谷不化,气机不畅,湿气内生。您体内的湿热与痰湿便会凝聚于肠,导致持续不断的肠鸣,同时也会影响到胃气,使得您经常吞酸、反酸。”

文老随即问道:“婉儿,你的看法是什么说来听听?”

婉儿稍作思考后达到:“从脉象上看,肝气过旺克脾,治疗的思路应该是‘平肝疏郁,健脾安土’。只有调和肝脾,恢复气机的正常升降,肠鸣自能随之缓解。”

她接着说道:“我们打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对于这位女士,初步拟采用一个加减的基础方,既要疏肝解郁,又要健脾化湿,从根本上调理脏腑功能。”

同时,林婉儿迅速写下药方,解释道:“我建议以‘安土汤’为基础方,即白芍、甘草、柴胡、炮姜、茯苓、苍术、神曲为主,再根据症状轻重适当加减。这样能使‘木静土安’,达到调和肝脾、平衡气机的效果。”

陈媛听完她说,抬头看向文老和他身边的李元松,目光中有着期望和一丝犹疑。

文老点头笑道:“陈女士,你的病症的确是这个情况,我这小徒弟的判断是正确的,您放心用吧。”

陈女士听后略显放松,脸上露出一丝希望的微笑:“那我就熬两副药试试,我我之前服用的药都没有起到效果。若真能调理好,我也就安心了。你不知道,我离这边有几十里呢,就昨天晚上我听人说这边来了很厉害的中医,我今早大早上就赶过来的。不是我不信小医生,我就是因为听说您老的招牌,同时说有一个女医生在才来的。我是知道女医生很厉害的,但是这位大夫年纪是真的看上去很小,实在是冒犯了。”

李元松看向文老,文老则意味深长地说道:“陈女士,您的心情我们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做医生的医德为先,我这小徒弟如果没有真本事她就坐不到这个前面来,况且我们也得给她把着这方向。您大可放心”

“同时,老朽多嘴几句,治疗不仅仅在于药物,还需要您保持心情平和。事实上,很多病症的发生与患者长期的忧虑、焦虑有关。医者治病,更是治心。希望您在调理身体的同时,也能调整好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对病情产生负面影响。”

陈女士轻轻点头,露出几分感激:“我会努力放松心情的。真的很感谢你们给我这么专业的解答和治疗方案。”

诊所内,随着讨论声和病人叮咛的语气,气氛渐渐变得温暖而庄重。李元松安排林婉儿继续观察病情,同时让文老亲自为一些疑难病例诊治。当天,诊所内不仅有普通病例,更有不少久治不愈的病人纷纷前来求诊,而陈女士的病案也成为了今天的一个重要案例,彰显了中医辨证施治的深厚内涵和传承智慧。

窗外夜色渐深,诊所内灯火依旧明亮,大家心中都充满了期待与责任。文老语重心长地说道:“治病救人,不仅靠药方,更要靠医者的心。只有把病人的体质、情绪和环境全盘考虑,才能真正达到治本的效果。今天的病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林婉儿回忆着陈女士当时从刚刚进来焦虑不已的面庞到走出医馆那轻松的步伐,心中也暗暗立下决心:自己一定要把中医的精髓牢记于心,不仅要治好病人,更要守护这份医者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