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尘站在城楼上,微风轻轻拂过,带着京城街巷里的烟火气息。他望着眼前繁华的景象,心中满是欣慰。市集上,人来人往,吆喝声此起彼伏,店铺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货物,一片生机勃勃。可他清楚,这表面的平静下,或许还隐藏着新的危机。
“大人,您看这京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热闹,百姓们的日子越过越好,这都是您的功劳啊。”小李站在一旁,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林尘微微摇头,目光中透着一丝忧虑:“小李,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不过是做了该做的事。而且,革新虽有成效,但不能掉以轻心。这天下大势,瞬息万变,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有新的麻烦。”
正说着,远处匆匆跑来一个士兵,到了近前,单膝跪地:“林大人,周大人和李大人在府中等您,说是有要事相商。”
林尘心中一紧,他知道,能让周大人和李大人如此着急的事情,必定不简单。“小李,我们回府。”
回到府邸,林尘快步走进书房,周大人和李大人早已在里面等候,两人神色凝重,眉头紧锁。
“林大人,又有麻烦了。”周大人见林尘进来,立刻起身说道。
林尘示意两人坐下,自己也在主位上落座:“周大人,别急,慢慢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李大人叹了口气,说道:“林大人,我们收到消息,南方有几个州郡出现了旱灾,粮食歉收,百姓们生活困苦。可当地官员却隐瞒灾情,还照常征收赋税,百姓们怨声载道。”
林尘脸色骤变:“竟有此事?这些官员怎么如此糊涂!百姓受灾,本应减免赋税,开仓放粮,他们却隐瞒不报,这是要逼百姓造反啊!”
周大人点头:“林大人,更糟糕的是,我们怀疑这些官员背后有人指使,故意制造混乱,企图破坏革新的成果。”
林尘站起身,在书房里来回踱步,他的内心愤怒不已,却又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他深知,这件事处理不好,不仅会让百姓受苦,还可能引发更大的动荡。
“周大人,李大人,我们必须立刻行动。”林尘停下脚步,神色冷峻,“周大人,你负责起草奏章,向陛下如实禀报此事,请求陛下下旨彻查。李大人,你挑选几个可靠的人,立刻前往南方受灾州郡,实地调查情况,安抚百姓,务必阻止事态进一步恶化。”
两人领命而去,林尘坐在书房里,望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心中默默祈祷。他知道,这又是一场艰难的考验,革新之路,似乎永远不会一帆风顺。
几天后,林尘进宫面圣。皇宫大殿内,气氛凝重,朱祁镇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
“林爱卿,你所奏之事朕已看过。”朱祁镇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愤怒,“这些官员竟敢如此胆大妄为,朕定要严惩不贷!你可有什么建议?”
林尘跪地说道:“陛下,当务之急是派遣钦差大臣前往南方,彻查灾情和官员渎职之事。同时,开仓放粮,救济百姓,稳定民心。”
朱祁镇微微点头:“林爱卿所言极是。朕命你为钦差大臣,即刻前往南方,务必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给百姓一个交代。”
林尘领命后,不敢耽搁,立刻收拾行装,踏上了前往南方的路途。一路上,他心情沉重,看着沿途百姓面黄肌瘦、衣衫褴褛,心中满是愧疚与责任。
到达受灾州郡后,林尘立刻展开调查。他深入民间,走访百姓,了解灾情的真实情况;又传唤当地官员,对质询问。在铁证面前,那些官员终于承认了隐瞒灾情、贪污赋税的罪行。
“林大人,我们也是一时糊涂,求您饶了我们吧。”一位官员跪在地上,痛哭流涕。
林尘神色严肃:“你们身为朝廷官员,本应造福百姓,却做出如此伤天害理之事。国法难容,你们好自为之吧!”
处理完当地官员后,林尘又亲自指挥开仓放粮,看着百姓们领到粮食,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然而,就在他准备回朝复命时,又接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原来,在调查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些与朝中权贵有关的线索,似乎这场灾情背后的阴谋,远比想象中复杂。
“大人,这可如何是好?若是继续追查下去,恐怕会得罪不少权贵。”小李忧心忡忡地说道。
林尘目光坚定:“小李,我们身为朝廷官员,肩负着百姓的信任和陛下的重托。不管背后是谁,只要是违法乱纪,危害百姓,我们就不能放过。哪怕前方荆棘密布,我也要将真相查个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