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忐忑北大 > 第147章 他那个贼子眼睛骨碌碌乱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7章 他那个贼子眼睛骨碌碌乱转

掉过头来,覃作家也听到了,倒是在好好地劝陈本虚:

“陈本虚,我看你先还是好好复习。再抽个时间,去到领导那边,找一找个别的,你认为实在的领导。先小小心心,好好地问一问,”

“覃作家说的,也很有道理。”

“这样就晓得了这事情的具体情况。”

“我看,杨老师这狗日的。今天,他那个贼子样的眼睛,骨碌碌地乱转,完全就是一个做贼心虚的模样。”

“说不定,他就是在诓你的呢。”

“我也和谭老师一样,就不相信,这是政府领导,还集体研究决定的。那雪花城里面领导,要是也像他这样子,水平真的,那就是臭死人了。”

“从他一开始拉我进来,这么久的说话,我看这事情,要是完全来造这个谣,也是不可能的。”

“对了,总是有一点蛛丝马迹。”

陈本虚总算听明白了,谭老师和覃作家,对自己的悉心指点。

这事情想了想,一时间 也是宜早不宜迟。要不然梗在了心里,这复习,又怎么能够安神?

想到这里,就推出了才修好的单车。提上录音机,一溜烟地,去了雪花城大院,找到了张部长。

办公室里,只有一个人,在看文件呢。陈本虚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大气喘喘着,就放开了录音机。一边狠狠地,忙不停地在解释。

那录音才放到了一半,陈本虚看着那张部长,先就是搞出来了一脸的怒气。再接着,只看见他站了起来,一时间就把那开关,摁了下去。

突然间,他仿佛又想到什么,回过头来,大声笑道:

“哈哈哈,陈本虚,你这个湘西大土匪。今天,算是露峥嵘了。你没有跟我们的杨老师,干架了吧。”

“没有没有,只是谈的激烈了些。”

“听说你这个人,挺喜欢动手,要打架斗殴的。就是那次,你打了那个,欺负小女孩的小子。在关禁闭期间,才写出来的长诗呢。”

“是的。你怎么知道。”

“我哪里不知道。汪部长上台,去握你的手。你哪里看得到我。”

“那天晚上,你也在吗?”

“我就在汪部长的身后啊。”

“真的吗?那我有眼不识泰山。”

“也不怪你。汪部长自己,没有把你介绍给我。不过他后来也给我们交代,要重视你这个人才。”

“怪不得,邓作家把我介绍给你和杨县长。我们就一见如故了。”

“邓作家就是和我一个部门啊。”

“这样吗?”

“你这个沱江城人小子啊。真的就是粗枝大叶。”

接着,又低声问道:

“听录音,这个杨老师,是有点太过份了。不过小不忍,则乱大谋。你生这么大的气,那是要干嘛?你是要去考北京大学,不是去考少林寺啊。”

“张部长,我从来,也没有这样忍过了。”

“陈本虚,你去北京大学作家班,参加考试的事。真的是在几个月前,你们文联单位领导,就集体研究过了?”

陈本虚点了点头。他想了一下:

“哦,对了。这个我早晓得。你们还是签了协议书的。”

陈本虚说:“是的。”

“对了。那我再问你。”

“还有什么?”

“你们那个编辑部,是不是还有个人,也要去参加这种考试。”

“这个我不晓得啊,有这一回事情吗?”

“是的。”

“对了,我想起来了。”

“真的是有这回事?”

“不过他是这几天,才提出来的。这陈本虚就不晓得了,只是感觉,他是在凑陈本虚的热闹。再说,也还没有听说,他要送什么作品去学校。

他也没接到,什么考试通知,更没有听说,通过文联集体研究。更加也没有,具体向单位提出了什么要求。

“好像他只是自己,跟到别人,说起这个事情。说的不是北京大学,是西北大学。那边好像也没有,要两级作家协会,推荐作品的过程,和考试方面的要求。”

在很多年之后,那个人才告诉陈本虚,当年他的这个,要报考西北大学的事情。他本人根本就没有什么想法,全是杨老师,叫他出面,专门来摆的乌龙。

陈本虚赶快就说他:“那你当时为什么,不马上做出澄清。”

他大声反驳道:“当时你陈本虚,是国家干部。你在编辑部敢做的事,是我这个临时工,敢做吗?”

陈本虚说不出话来,人家说的,也是事实。各有人各人的难处。

“可是我这边,人家北京大学,有考试资格的要求呢。又是由湖南省作家协会,和中国作家协会,一层层推荐上去,作品早就两次,送到了北京大学。

“是这样子啊。”

“同时我也收到北京大学的准考证,这样就获得了考试的资格。而且我已经复习了好几个月。甚至连去北方城的火车票,都已经买好了。”

说完陈本虚就把自己的准考证,也掏了出来:

“因为只要是考上了,那就去读书。我还跟我们单位,签下了读书协议书。”

“这个协议书,你给我看过的。让我再好好看看。”

他说着。陈本虚赶快把协议书拿了出来。

张部长接过去,看了看准考证。认真地看好久协议书,再一手拿起协议书,挥舞着,脸红得像一个上了当,受了骗的人,立时就发了大火:

“陈本虚,是这样子吗?”

“是的。”

“要是这样,那我对不起你了啊。”

“张部长,你怎么能够这样说呢。”

“上一次,我没有看清楚。让你在这么久时间里,受了那么多委屈。”

“也不算什么,我都快要去考试了。”

“真是他妈的,欺上瞒下啊!什么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什么地方财政,不拨给人头经费。什么不拨款办刊,亏损自我补贴?”

“他到哪里,都是这样说的。”

“我哪一年,少了他的钱?他哪一年,又没有到这里问我,要过钱?你们哪一个人的工资,不是我们财政发的?我看,他这个人,以后在这个钱字上,会要栽一个大跟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