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忐忑北大 > 第65章 探索湖湘山水孕育的人生意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5章 探索湖湘山水孕育的人生意味

“但是有一点,我是不同意的,他说他的文章,常常是要反复进行修改。要改了很多遍。可是我看他那《从文家书》,一天一天的写好了,

“一天一天的,就往回寄了。立即就发表了。那里怎么会有时间,去让他改?就这一点,他就没有跟我们说实话。”

“这不是啊。张部长,我们现在看到的,可是他当年,发表过了的,重新又编辑过的。后来重新出版,又修订了的结果。”

“你说的这个,也有些道理。是人,都要说实话。尤其是他们名人,是大家了,就更加要说实话。因为别个把你说的话,会当成一个楷模。

“凭着我看看来,他是一个让人感觉到,很有文字天赋的大作家。那天,我跟杨县长在聊,他也是有同感的。

“说我们这些人,本科四年,连沈先生的文章都不晓得,真的都不好意思,说是自己上了中文本科。”

“那也不能够怪你们的。很多年以后,编撰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严家炎先生就说,他也很遗憾当年,编者们的这个举措。不过这也是,由不得他们自己的一个举措。”

不过对修改的家书一事,陈本虚当然是不敢苟同他的看法。因为对《从文家书》的当时发表和后来出版,陈本虚当然没有深入的研究。

因为当时发表的是在报纸上,陈本虚看到的,却是出版社的书籍。这两个版本,陈本虚想,应该是有一点不相同。

陈本虚所晓得的,是沈先生的《长河》,也是在报纸上,发表了很多的章节。最后才编辑为一部长篇小说的。

各章的篇名在发表时,都是有在用的。事后陈本虚也就这个问题,请教过后来编辑沈先生小说的,吉首大学教授刘先生。

他说根本就不可能,按照当年报纸发表的来编,因为稍后的《从文家书》,就有了各种各样的版本。

再后来到出版时,沈先生自己肯定也看过。有所改动,那应该是理所当然的。

陈本虚通过对金庸先生小说的研究,也有人就发现,有这种前言不搭后语。前情节不符后情节的说法。

同样也是当初一天一天地赶写,一天一天地发表。再到后来成书。只要是在编辑工作上,稍有差池,那这种问题,就应该是多多。

尽管他的用字用词,陈本虚不是他们那个地方上的人,有一些,就看的不太懂,但是你总能够感觉到,一种美,一种善的存在。

“我感觉到,在你的小说里,仿佛也有这种东西。我今天跟你说这个,是不是有点班门了。”

说到这里,他看着陈本虚笑了。

陈本虚哈哈大笑:“张部长,你是科班出身,我才是小学生。人家是文曲星,陈本虚是萤火虫。”

“我看,湘西的土家族,每隔一个十年,就会向文坛,贡献一位小说家。”

“我是称不上的。”

“五十年代,出了有个孙健忠的吧。到了六十年代,有个也是你们凤凰人,叫做向秀清。”

“是我们凤凰,水大田人。”

“七十年代,蔡测海,得了好多奖。”

“他的小说,也是魏老师编辑的。”

“到了八十年代,出了你这个陈本虚。”

“哪里哪里。我是狗卵子。怎么能够去比他们,那些夜明珠。”

“他们都是致力于沈从父开始的,描给湘西各族铸的,“生命形式\"和特殊的人生风景。都带有厚重的“湘西味\"。浓郁的\"山味\"和\"野味”。”

“张部长,你总结的很好啊。”

“而陈本虚你呢,又偏好追寻和探索湖湘山水孕育的人生意味。”

“太高抬我了吧。”

“这个自信,你必须要有。一拿起笔来,你一定要想到,老子就是天下第一,才下笔写的。一个作家,只有这样子的心态,才会有自己的勇气和灵感。”

“你的鼓励是对的。”

“才写了多久时间。”

“从剧本到改写小说,也就年把时间。剧本的写作,教会了我如何去编一个故事。”

“不过我想,要是你能够到一个单位里,专门去写小说。”

“这有可能吗。”

“一个万把字的短扁,你竟然六次,写到了那只家犬。那老狗蓄满感情,善解人意。昭示着主人,从迷蒙的雾中,找到了自己的归路。说明畜生犹能如此,人复何为?”

“我当时没有想得那么深。”

“一个作者,建造了一种可喻,又不可喻的的灵境,提供了启迪人的性灵的“理外之理”、“味外之味\",让人对自己认识事物的表层性、片面性、思维情性感愧,触发读者达到审美理解的幽深层次。是耐人寻味的胜境。”

“你好会归纳,提升啊。部长。”

“所以我想,你可以写小说的。”

“那你是说。”

“你要是能够到文联那边去,是不是,要好多了呢?”

“这样子吗?”

听他说到这里,陈本虚抬起头来,奇怪地看着他。是的,陈本虚是一听到了这里,那人,就有一点点惊讶了。

陈本虚跟他,是有过多年的交往,但是陈本虚绝对没有想到,他会这样子,来关心陈本虚的创作。

说句实在话吧。陈本虚与张部长,一不是亲,二不是戚,仅仅只是因为,在县里面,讨论过了几次剧本。

却就是这样子,他关心陈本虚的工作和创作,尤其是小说的创作,到了这样的一个地步,在陈本虚的心里,一时间真是感动的不得了。

“我是在帮你认真地考虑了一下,建议你还是,到文联那边去吧。”

“那就太感谢你了。”

“只有这样子,我们才能够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这也是我在其位,谋其政的一个责任。”

他轻轻地说。文联那边,因为不但是有了《清清沱江水》。还有一个中篇小说《寡妇链》。陈本虚这个时候,确实是很想去的。

可是哪个不晓得,在文联那边,在市里面,那是有多少人。在那里排着队,抢着要进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