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忐忑北大 > 第80章 竟然是投稿的漏网之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0章 竟然是投稿的漏网之鱼

“对了,谭老师,我们这里,就是你们的雪花城,”

谭老师赶快说:“是的。这是雪花城。”

“有没有,一个神奇县呢?”

谭老师抬起头来,马上纠正他:“我们这里,是雪花城。不是叫做神奇县。下面,是有一个神奇县。”

“对对对,这里是你们雪花城,那边有个神奇县呢。”

谭老师听了,奇怪地再接上话:“是啊,是有一个神奇县。”

“在你们那个神奇县,是不是有个作者,叫做陈本虚的吗?”

谭老师一听到这里,似乎就有了什么预感,马上就大声说了:

“是啊,有个作者,叫陈本虚呢。对了,他已经来了,就坐到最后面。”

说着说着,谭老师立即就站了起来,朝到坐在最后面的陈本虚,挥了挥手,大声喊道:

“陈本虚,你站起来,给我们的魏威老师,看一看。”

陈本虚听了,竟然就像傻子一样,马上就站了起来。

“好好好,你好啊。你就是陈本虚啊。这么年轻。对了,你的那个小说,叫做什么,清清什么江水?那个字,怎么读?”

“那个字,读做沱字。”

陈本虚一时间,人就感动万分了。

这么大的一个,像太阳高高在上的编辑,编了陈本虚的一个小说,在他的编辑部里,已经留用了一年。

今天才第一次,认识了陈本虚,就让陈本虚,做了他的一字之师。

当着这么多的人,就当面向陈本虚,打听这个沱字,应该怎么读?真的是一个性情中人啊。

“对对对,读沱字。那就是《清清沱江水》,蛮好听的一个篇名。一个极好的小说。”

魏老师看着陈本虚,说着,又停了一下,再想了一下,看着陈本虚,再说:

“今天,对了。好巧,就是今天啊,五月一号,已经见了刊,我们《萌芽》杂志的第五期上,发表了你们雪花城头,神奇县陈本虚的短篇小说《清清沱江水》了。”

话说到这里,一时间几百人,一起回过头来,齐刷刷地,看着陈本虚。

谭老师呢,高兴地就像是自己,发表了作品一样,站起来,热烈地鼓掌了。

有个向老师,后来对陈本虚说:

“你这小子,运气真的是好。就发了这么一个小说,都有这么一个机会,给这么多的人,做了一个宣告。

“不过呢,你这小说,我看了,那你真的,是写得好。以后应该,还会有什么奖拿的。要是得了什么奖,你小子,得请我们逮酒。”

陈本虚赶快就说:“谢你贵言,向老师。要逮酒,那太好办了。”

自从收到鲁之洛老师和罗石贤老师的信之后,陈本虚的心里,已经是万念俱灰了。这个小说,是陈本虚在剧团撤了之后,百无聊赖之际,突然转向写小说的。

那还是一九七九年,就写好了。

就这样子,和好多的初学者一样,买了八分钱的邮票。第一份,先投了北方城的杂志。退回来了,又是一个八分钱,再投了东方城的杂志。

后来得谭老师帮忙,陈本虚一同,就推荐给了两个主编。

就这样子,多次重抄了一遍又一遍之后,又再花个八分钱,送它出去旅游。

差不多在全国,从大城市,再到小地方,一个刊物,一座城市,来来回回,旅行了有两年时间。

每一次的退稿,陈本虚都按照退稿信上,但是之后所提出来的意见,再一次认真地做了修改。

最后都还是想来想去,在陈本虚完全地,彻底地失望了的时候,偶然发现,东方城的这个《萌芽》,竟然是陈本虚投稿的漏网之鱼。

就是说,从来还没有投它过。陈本虚当然不是,忘记了去投它。而是看到了湖南的,这么多的大人物。他们一个两个,都投给他了。人家发表了,还得奖了。陈本虚,算个什么东东,就一直没有敢去投。

陈本虚想了又想,就把这个小说,这一次,也没有再根据,但是后面的意思,再改他一次了,就直接投给了《萌芽》去。还是因为太激动了。也太绝望了。作为不留底稿的,孤注一掷。

想到再要是没有什么希望,这稿子,那我陈本虚,就不要它了。

人说是,你越绝望的时候,就越加有希望。事情果然如此。

想不到,一年快要到的时候,魏老师给陈本虚回了信。说是稿子已经留用了。请暂时不要投其他地方。

直到现在,陈本虚还在感谢,多亏了当年的那些退稿信。正是那些一封一封的信。让他的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在创作上,得到了慢慢的进步。

到了一家文学编辑部,虽然北京大学作家班上的赵同学,看了陈本虚编辑部的刊物。说了一句:

“你们的刊物,编得不是那么的好。只是看的人倒是不少。”

赵同学,真的是独具慧眼。一个小小山旮旯里面的编辑,弄出来了发行几十万份的杂志。能不让人高兴吗?

看到天天寄来的一麻袋,一麻袋的稿件。陈本虚坐在桌子前面,又一封一封的,给那些和自己以前一样的作者,写下来一封封信。尤其是写出来了那个但是之后。

更加是多么地感谢,那些曾经写给他退稿信的编辑老师啊。

那天中午,陈本虚的爸爸,从凤凰城家来了。自从陈本虚因为过继,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到神奇县生活,工作。他很少来陈本虚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来。

或者是他认为,这个儿子,已经抱给了别个,做崽去了吧,是不愿意,干预陈本虚的生活和工作。

其实他也很少过问,陈本虚的生活和工作。不想这一次来,他是手上拿着发表有陈本虚文章的杂志。人还没有坐下来,就一本正经地,对陈本虚说了:

“我的崽啊。我们凤凰城,那老话说的极好。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像我们这样子,家庭出身的人。

”我求求你,就千万不要,写这些东西了好吗。上次你啊,给人家神奇县,写了一个剧本,差一点,就惹下了杀身灾祸。”

“在神奇县,我,陈本虚,也惹下了杀身大祸?”

陈本虚的眼睛,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