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师师的宅院。
高世德走后没多久,李师师起床把被褥上的落红剪了下来,放在一个小巧精致的锦盒内,她想当做纪念、珍藏起来。
“当当当!小姐。”是柳青儿的声音。
“进来吧!”
“小姐,妈妈让我问你今日还去不去镇安坊?”
“不去了,以后我也不去了。”
“哦!?”
青儿一脸的八卦,“小姐,您和衙内成了好事?”
“你这丫头问那么多干嘛?”
“人家好奇嘛!”
李师师坐在梳妆台前,把锦盒放入一个抽屉,也不回答。
青儿看到床褥上有一个大洞,眼睛眯成了月牙,“嘻嘻,太好了!”
李师师扭头看去脸颊一红,她忙起身走到床前用薄被把窟窿盖住。
“你傻乐什么呢?”
“衙内是青儿见过最好看的男子,有威势、不似书生般柔弱,有涵养、不似村汉般粗鄙,还有钱有势,青儿替小姐高兴。”
高世德如今是李师师的情郎,她听了青儿的话自然也心中欢喜。
‘本小姐的眼光又岂会差了!’
青儿接着道:“这般男子青儿看了自然也喜欢了,如果衙内开口想要青儿,青儿肯定马上去自荐枕席,就怕衙内对青儿没那种心思。
不过现在好了,小姐是衙内的人了,那青儿以后就是你们的通房丫头了。嘻嘻。”
“哦,原来是你这妮子在思春啊!看我不打烂你的屁股。”
“衙内救命啊,有人要谋杀你的暖床小丫头了。”
李师师将青儿按倒在床上一阵抓挠。
“你个小浪蹄子,这就以暖床丫头自居了!”
两人笑闹起来。
……
赵佶因为给完颜阿骨打写的那封亲笔手书出现了重大失误,他最近的心情不是很美好。
延福宫。
蔡攸穿着奇怪的装束,脸上擦着怪异的脂粉。
他一会儿扮成矮人,一会儿扮成流氓,嘴里说着市井常见的粗鄙之语,混在一群戏子里耍宝。
蔡攸一阵夸张的搔首弄姿之后,又变换了角色,他模仿的是一位风骚妇人。
他浮夸地扭腰摆臀,一摇三晃地走到台前,手中的一把粉色扇子摇得呼啦作响。
蔡攸捏着嗓子,“哎哟喂,皇上您看奴家这身段,是不是比那些宫里的花儿还妖娆?”
他侧着身子表现出回眸一笑的姿势,故作娇羞地抛了个媚眼。
赵佶原本紧绷的脸蛋子,也终于忍不住露出了笑意。
陪在赵佶旁边的几个妃子也个个手掩红唇、笑的花枝招展。
蔡攸一看自己的表演颇有成效,更来劲了,他扭扭捏捏地走到赵佶跟前,眼皮子狂眨,手捏兰花指。
“陛下您后宫佳丽三千,得到奴家后,可不能独宠奴家一人,还请您定要雨!露!均!沾!”
蔡攸说雨露均沾时,每说一个字、手指就戳一下自己的胸口,造作地模样被他拿捏的恰到好处。
赵佶看了捧腹大笑。
过了一会儿,两名女子相扑手上场表演。
蔡攸穿着女装坐在旁边休息,他时不时抬眼观察赵佶的表情,还会顺带着偷瞄一下几个妃子凹凸有致的身形。
他咂了咂嘴,端起茶杯,不知喝的是茶还是口水。
有太监禀报说王黼求见。
“让他过来吧!”
赵佶在宫中待久了,也想沾染点市井之气,他在延福宫内还建了一个小集市。
王黼亲自担任市场的司长,太监和宫女扮演成商贩和百姓。
普通百姓买东西时的讨价还价、骂人,赵佶学的有模有样,玩的好不快活。
王黼时不时还会扮演无良司长,欺压调戏扮成小商贩的宫女,赵佶适时出来‘英雄救美’。
他玩的也相当过瘾,救出的美人自然要以身相许了,为此还成就了几个小妃子呢。
王黼入了戏园、拱手见礼,“臣见过官家!见过几位娘娘。”他又对着蔡攸拱了拱手。
“王卿来了,赐坐。”
“谢官家。”
闲聊几句后,王黼聊到了蔡京昨日的寿宴。
“官家,臣昨日有幸参加蔡大人的寿宴,见识了一位绝世佳人,此女的容貌可谓是倾国倾城,且歌舞双绝。”
“哦?此女是何人?”
“李师师。”
赵佶眼中闪过一丝好奇:“李师师?朕倒还真有耳闻,可是周邦彦为她写过词的那位青楼女子?”
王黼见赵佶对李师师有所耳闻,心中更是有了把握,他继续说道:“官家,此女乃是一名卖艺不卖身的清倌人,周大人笔下的李师师,不过是她风华之一角。”
“哦?是吗?”
“臣亲眼所见,她的美貌与才艺,远超传闻。昨日在寿宴上,她轻启朱唇,歌声绕梁,三日不绝;舞姿翩翩,亦是令人心醉。”
“那李师师当真有如此优秀?连王卿也对其赞不绝口。”
王黼更加卖力地描述起来:“此女貌美如同初升的月亮,皎洁而又柔和,眼眸深邃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只需一眼,便能让人沉醉其中……
李师师的才艺更是了得,她声如同天籁之音,能让人忘却烦恼,舞姿轻盈如风,仿佛仙子下凡。臣在寿宴上亲眼所见,她的一曲一舞,令在座的所有宾客都为之倾倒。”
王黼口才了得,把李师师描述的人间少有,世上难寻,赵佶听得入神,心生向往。
私底下王黼蛊惑赵佶和自己一起出宫去见识见识。
赵佶心有所动。
当日下午赵佶微服出宫,只是他出宫的方式有些特别,他是翻墙出去的。
因为王黼说这样才更有趣味。
“翻墙寻美”的戏码,让赵佶觉得确实有趣、他便依了。
一处稍矮的宫墙下,赵佶对王黼说:“司马光,你把背耸上来!”
王黼一听连忙跪到地上给赵佶垫脚,并说:“神宗皇帝,您把脚伸下来。”
皇宫的墙高有七八米,即便这一处稍矮的地方也有三米多高。
赵佶踩着王黼的肩头勉强爬了上去,宫廷近卫们一个个都拥簇在墙下伸着手,生怕皇帝陛下掉下来,摔出个好歹。
司马光是神宗时期公认的贤相,而宋神宗同样勤勉朝政,那一对君臣是典型的明君贤臣。
赵佶却把自己比作宋神宗,又把王黼比作司马光,拿祖宗开玩笑,这种荒唐的操作也是没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