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礼堂里座无虚席,蒸汽投影仪发出柔和的光,把画面稳稳投射在幕布上。
此刻,站在台上的宇道胸膛微微起伏,努力平复着稍显急促的气息。
头顶的灯光倾洒而下,将他的眼眸映照得熠熠生辉。
那目光仿若穿透层层空间,如炬般扫过台下众人。
“在《山海经》中,就记录了通天的高山和巨木!”
宇道的声音激昂有力,仿若一阵劲风,瞬间在礼堂内掀起波澜 。
与此同时,投影仪投射出云雾缭绕的高山。
一棵巨木于山腰处破云而出,直插云霄,。
其枝干粗壮得超乎想象,好似能支撑起整个天地。
台下的华夏学生们眼中,满是自豪。
而外国留学生们则张大了嘴巴,满脸写着不可思议。
前排的教授康德,饶有兴致地微微前倾,手中的笔在本子上快速记录着。
“如果能上到九霄云外,就能将天地尽收眼底!”
“天圆如张盖,无边无际笼罩着大地!”
“地方如棋局,山川连绵延伸到天边!”
随着宇道的讲述,画面视角陡然上升。
众人好似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拉扯着冲向高空。
展现在眼前的,是无边无际的天空如巨大穹顶,温柔地笼罩着广袤大地。
大地之上,山川脉络纵横,像极了一盘没有尽头的棋局。
一位身着汉服的少女,忍不住轻呼出声,身旁的外国同学连忙询问。
少女一边比划一边轻声解释,眼神中满是对华夏古老认知的骄傲。
“华夏人对天圆地方的认知,放进了古早的神话里!”
“天空的意志会落在大地上,天上四季轮转,大地就回应,冷暖交替!
“花草树木就会跟着盛衰枯荣,飞禽走兽的数量会此消彼长!”
话音落下,画面中四季如走马灯般迅速更迭。
春天,大地复苏,嫩绿的新芽破土而出,花朵竞相绽放;
夏天,阳光炽热,草木繁茂得如同一片绿色的海洋;
秋天,金黄的树叶簌簌飘落,给大地铺上一层华丽的地毯;
冬天,白雪皑皑,万籁俱寂。
随着季节变换,画面里的动物们也或活跃、或蛰伏,数量相应地变化着。
“每个生命的背后,似乎都有来自天上的庇护或者惩罚!”
“天地博大,万物奇妙,人只是生存与期间的一份子!”
“支配万物的神秘力量,就隐藏在至高无上的地方,人看不见的地方!”
“祂们俯瞰世间,翻云覆雨,人可以感知祂们的存在,却难以接近!”
“因为,祂们是神!”
此刻,画面切换成浩瀚星空下,大地上的人们在田间辛勤劳作。
而天空中,隐隐约约有一些散发着神秘光芒的身影注视着人间。
全场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气敛息,似乎在感受那神秘力量的存在。
“早期的华夏人坚信,自己生活在众生环绕之中!”
“神在创世之后,建立起的宇宙的秩序,并掌管着每一座山,每一片海!”
“山与海规定的人的生存边界,也是我们与天和神的相逢之处!”
画面中,波涛汹涌的大海和巍峨险峻的高山交替出现。
海边和山下,人们忙碌地生活、劳作,而在山海之间。
似乎有一层若有若无的屏障,隔开了人与神的世界。
有同学举手提问,宇道耐心解答,引发台下一阵热烈的讨论。
“有了神,人就有了敬畏,以及可以祈求的对象!”
“与其他生物不同,人会不停地追问意义!”
“意义,将人从世俗的困境中解救出来!”
“而华夏人的每一次造神,都寄托了某种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意义!”
画面一转,人们在祭祀台上虔诚祈祷,香烟袅袅升腾,气氛庄严肃穆。
外国留学生们,好奇地观察着祭祀的每一个细节。
不断向旁边的华夏学生询问其中的含义。
“世界上最早的神,大都来自天空!”
“高高在上的天,与人艰苦卑微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更重要的是,天上井然有序!”
画面里,天空中星辰闪烁,按照各自的轨迹有序运行。
而大地上,人们在烈日下辛苦耕耘,生活满是艰辛。
台下的听众们不禁感慨,对古人对天地的理解又多了几分领悟。
“华夏的神山分为三重,第一重为凉风之山,登上去就能获得长生!”
宇道话音刚落,一座云雾环绕的山峰出现在幕布上。
山上奇花异草漫山遍野,一些仙人在其间悠然自得地漫步,周身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第二重为悬圃,登上就能呼风唤雨,成为神!”
画面迅速切换,一座更加雄伟磅礴的山峰映入眼帘。
山峰之上电闪雷鸣,一个人站在山巅,双手舞动间,风雨听从他的号令。
众人的眼中闪烁着向往的光芒,外国留学生们兴奋地交流着。
“第三重为太帝之居,登上去就如同进入天界!”
“最高处,是一座恢宏奇绝的九重宫殿,城门重重叠叠,气象如同仙境。”
“此神山为昆仑山!”
当昆仑山的画面出现时,全场被那壮观的景象深深震撼。
九重宫殿金碧辉煌,每一道城门都雕刻着精美繁复的图案。
散发着庄严神圣的气息,宫殿周围仙雾缭绕,奇花异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还有人忍不住高声赞叹。
“昆仑山,是华夏神话里的世界中心,就像希腊的奥林匹斯山!”
“仙树异草,只是一些寻常的图景,还有一些更罕见的奇观!”
“据说昆仑山下,有长四十里,宽四五里的火林。”
“里面长满了不烬之木,昼夜燃烧,再大的风,再大的雨也无法将其熄灭!”
画面中,昆仑山脚下出现一片熊熊燃烧的火林。
火焰冲天而起,火舌肆意舞动,尽管狂风呼啸、暴雨倾盆,却始终无法将其浇灭。
台下惊叹声此起彼伏,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这片神奇的火林牢牢吸引。
“火林周围,还有弱水环山体!”
“弱水不是普通的河流,它能淹没一切,很难逾越!”
“障碍重重的昆仑之丘,就像人和神之间的分界线!宣誓着人与神的区别!”
画面里,一条黑色的河流环绕着火林。
河面上弥漫着诡异的气息,偶尔有物体落入河中,瞬间就被无情淹没,不见踪影。
一位西方留学生惊讶得捂住了嘴,眼神中满是震撼。
“难道华夏人创造的神山,难道只是为了制造不可逾越的界限吗?”
“恰好相反,这是华夏人面对生命终点时,为自己开辟的终极通道!”
听到这句话,众人都陷入了沉思。
画面也渐渐暗了下来,仿佛在引导大家思考生命的意义。
礼堂内一片寂静,只有投影仪轻微的运转声。
“直到今天,神秘主义者依然视死亡为最难以解释的谜题之一!”
“如果说女娲和伏羲,解决了我们从哪里来的问题!”
“那么,我们会向何处去?死亡,是生命流程中最后一环!”
“只有补充死亡之后的故事,答案才能圆满!”
画面中,先出现女娲和伏羲创造人类的场景。
女娲抟土造人,伏羲教导人们渔猎、八卦。
随后画面渐渐模糊,变成一片黑暗,象征着死亡。
众人的脸上露出凝重的神情,对生命的归宿充满了疑惑。
一位留学生站起来,用不太流利的中文问道:
“那在华夏神话里,人死后到底会去哪里呢?”
宇道微微一笑,开始详细讲述渤海之东归墟的传说。
“至此,华夏的众神时代来临!”
“以造神的方式,华夏人以独特的思维,架构起一套生存的解释体系。”
“至此,华夏人可以坦然面对四季交替,昼夜轮回。”
“面对冷暖、饥饱、善恶、凶吉以及生和死。”
“在华夏人的思想版图中,这已然是一片特别的山海!”
画面中,众神在天空中飞舞,大地上人们安居乐业,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台下的听众们被这祥和的画面所感染,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向下,是渤海之东的归墟,那是冥界之门,是人死后的去处!”
“向上,朱玉之数丛生,奇花异果遍布,那是神的领地,是人永生的乐园!”
画面中,一边是黑暗幽深的归墟,里面影影绰绰,充满神秘气息;
另一边是光芒万丈的神之领地,各种奇珍异宝闪烁着光芒,仙人们自由自在地生活着。
众人的目光,在这两个画面之间来回切换。
对生死和灵魂的归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修仙、通天,成为华夏本土宗教产生的基础!”
“从此,华夏人打通了天上、地下和人间!”
“华夏人用这样的方式为生命找到秩序,为灵魂归属,为精神架设起天梯!”
“在华夏体系中,人始终是真正的主角!”
最后,画面中出现了人们在天地之间修行、探索的场景。
展示了华夏人对生命和宇宙的不断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