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什么?”沈清欢微微一笑,“万一他敢在茶行动手?”
张三点头:“是啊,那人向来心狠手辣。”
“你见过哪个猎人,会在自己的陷阱里踩上一脚?”
沈清欢站起身,走到窗前算再蠢,也不会在我的地盘上动手。
“
”可是......“
”没什么可是。“沈清欢打断他的话,”去把王掌柜叫来。
“
王掌柜是城西分号的管事,四十来岁,长得矮矮胖胖,说话时总喜欢搓手。
他急匆匆赶来时,额头上还挂着汗珠。我?”
“你认识城西的杨二娘吧?”
王掌柜一愣:“就是开绸缎庄的那个?”
“对,她最爱打听消息,嘴也最快。”沈清欢说,“你去告诉她,就说我们茶行要和宫里合作了,准备开一间御用茶铺。”
王掌柜搓着手:“要说具体吗?”
“当然要说。”沈清欢嘴角勾起,“就说赵公公亲自来谈的,补贴银子十万两,利润五五分成。
记住,一定要说得神神秘秘的。”
王掌柜领命而去。沈清欢转向张三:“派人盯着城西的几个茶铺,看看谁最着急。”
“是。”张三迟疑道,“要不要也盯着徐世泽?”
“不用。”沈清欢摇头,“他已经被吓破胆了,跑不了。”
话音刚落,外面传来急促。一个小厮跑进来:“小姐,徐世泽的院子里来了好些人。”
“什么人?”
“有几个是城南的商户,还有两个是赵家的管事。”
小厮说,“他们进去没多久就出来了,脸色都不太好。”
沈清欢点点头:“去把李大安叫来。”
李大安是城南分号的账房,也是沈清欢的暗线。
这人看起来老实巴交,实则精明得很,在城南经营多年,和当地的商户都熟识。
等李大安来了,沈清欢问:“城南最近有什么动静?”
“回小姐的话。”李大安捋了捋胡子,“今早赵昌运的马车刚出茶行,就有人往徐世泽那边跑。
来的都是些商户,进进出出的,像是在商量什么事。”
“都是些什么商户?”
“最显眼的是卖布的周家老大,还有开酒楼的孙掌柜。
这两人都和赵家有些牵扯。”
“他们聊了什么?”
“这个小的不清楚。”李大安说,“不过他们走的时候,周老大的脸都白了。
孙掌柜更是连话都说不利索。”
沈清欢若有所思:“这些人平时和徐世泽走得近吗?”
“不算近。”李大安说,“徐世泽虽然在城南开店,但一向独来独往。
这些人能找上门,多半是赵家授意的。”
“明白了。”沈清欢挥挥手,“你先回去吧,盯着点那边的动静。”
李大安走后,张三问:“小姐是不是已经猜到什么了?”
“猜到什么不重要。”沈清欢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慌。
慌了,才会露出马脚。”
“要怎么让他们慌?”
“很简单。”沈清欢转向窗外,“你去找个陌生面孔,打扮成官府的人,在徐世泽门前转悠。
记住,不要靠得太近,就是让他看见。”
“然后呢?”
“然后再找几个人,装作是打听消息的,去城南各个茶铺串门。
就说听说徐世泽要被官府带走了,问问是不是真的。”
张三恍然大悟:“这是要让他们以为徐世泽要被抓?”
“不止是徐世泽。”沈清欢冷笑,“赵昌运这一趟来得蹊跷,太后密旨又来得太巧。
我倒要看看,这背后还有多少人坐不住。”
恰在此时,又有小厮进来报:“小姐,城西的马三爷来了。
说是要送一批新茶。”
“马三爷?”张三问,“就是那个专门给各大茶铺送货的?”
“对,他跑遍了京城大大小小的茶铺,消息最灵通。”
沈清欢说,“让他进来。”
不多时,一个五十来岁的老者走进来。他身材瘦小,穿着一身粗布衣裳,背上还背着个茶篓。
“马三爷,稀客啊。”沈清欢笑道,“今天怎么有空来我这里?”
马三搓着手:“沈小姐,我这不是听说您要和宫里合作吗?
特意来送几斤新茶,也沾沾喜气。”
“王掌柜这嘴也太快了。”沈清欢摇头,“这才多久,消息就传开了。”
“可不是嘛。”马三放下茶篓,“现在城西那边都传遍了。
都说沈小姐要开御用茶铺,以后就是给宫里供茶的大户了。”
“马三爷觉得这消息可信吗?”
“这个......”马三迟疑道,“老朽不敢妄加揣测。
不过今早倒是看见赵公公的马车停在后门。再说了,沈小姐的茶叶这么好,宫里人要是尝过,肯定喜欢。”
“那马三爷听说过什么风声没有?”
“风声倒是有一些。”马三压低声音,“今早城南几家茶铺的掌柜都急得团团转,好像在打听什么事。
还有人说看见官府的人在徐世泽门前转悠。”
沈清欢给他倒了杯茶:“马三爷消息果然灵通。”
“哪里哪里。”马三接过茶杯,“就是跑得多,听得多。
对了,今早还看见一个奇怪的人。”
“什么人?”
“一个穿灰布短衫的中年人,在城南转了好几圈,专门打听徐世泽的事。
问得特别细,连徐世泽平时去哪里吃饭都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