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波登门的人是娘家的大嫂方氏。
她人还没进门呢,笑声就已经传进来了。
王熙凤让她笑得有些不好意思,低着头坐在那里。
方氏笑道:“这么大的喜事,你居然到了三个月才告诉我,可真是瞒得紧啊!”
王熙凤抬起头来,“大嫂,我若说我也是才知道你信不信?”
方氏愣了一下,“怎会没发现呢?”
王熙凤这才把自己以为是快要停经了就没往怀孕一事上想的缘故说了。
她又说道:“而且这孩子倒也听话,我竟一点孕期的反应都没有。
若不是大夫很肯定地说我是有喜了,我还是不大相信呢。”
方氏笑道:“你说的这话我倒是也信的。
我当年有了瑚儿时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提起儿子,方氏又想起一事,“虽说上次瑚儿落了榜,他放话说要等高中再提娶亲一事。
但是我想着他年纪也不算小了,若是这么耽误下去,好人家的姑娘不是都让人订完了嘛。
所以还是想先给他寻摸着,本来还想让你给多问问呢。
可你如今有了身子,到不好给帮这个忙了。”
王熙凤摆了摆手,“不妨事,我如今最爱干这保媒拉纤的事儿了。
你且等着我的好消息吧。”
方氏见小姑子应了这件事,开心地笑道:“你若是给我们瑚儿把这桩亲事做成了,我定给你送份厚礼!”
王熙凤笑了笑,“相信明年春闱瑚儿一定高中,大嫂你就等着双喜临门吧!”
方氏笑道:“承你吉言吧!”
忽然她笑容一滞,“你说,宝玉还能找着吗?”
上次春闱,贾瑚和宝玉一起参加,结果出了考场就找不见宝玉了。
急的贾瑚团团转,回家找了哥哥贾琏派了好多人手出来找。
即便如此,几天过去了,人都没有找到。
虽说不关贾瑚的事儿,可是宝玉毕竟是和他一起去考场的。
最后只回来他一个,心里总是过意不去。
王熙凤轻叹一声,“宝玉的玉不是一直都没找到嘛,我觉得吧,他多半也找不回来了。”
前世宝玉就是与贾兰一起参加秋闱后找不见人的。
直到她离世,都没听说宝玉的消息。
所以这一世,她觉得多半也是希望渺茫。
方氏也叹了口气,“毕竟也是我看着长大的孩子,就这样不见了,我心里也不舒服。
不过好在你二嫂如今也认不得人了,不然听说这事定也是活不成的。”
其实王熙凤觉得,王氏现在这样还真不如死了的好。
现在二房的主母已经变成了赵姨娘,还能留着秋雨伺候王氏,不过是怕遭人口舌罢了。
贾珠留在家里的四个孩子现在也没一个好活的。
没爹没娘,本来还有个祖母护着,现在祖母也自身难保。
贾政虽说是祖父,但毕竟隔了一层。
现在贾环也已经成家立业,也得了一儿一女。
贾政的心思都在这两个孙子身上了,哪里还顾得上贾珠的几个孩子。
贾兰体弱,看着也不像个寿长的。
贾茴本就痴痴傻傻,不过是给口饭吃罢了。
贾茂、贾葵哥俩儿的母亲一个比一个上不得台面,他二人在府里又岂能让人高看?
所以这四个孩子,说是贾府的少爷,其实过得还不如普通人家的孩子呢。
方氏虽也觉得孩子可怜,但是两房都已经分家了,他们的亲祖父还在呢,又哪里轮得到她一个隔了房的祖母去管呢。
而且孩子会有这样的下场,也是因为父母不做人。
不过孩子们毕竟还有一个在宫里做皇贵妃的姑姑呢,贾珠是她的亲哥哥,她多少也顾念着兄妹之情,不会放任这几个孩子不管的。
自从三年前元春又生了一个皇子之后,她现在的地位基本上无人能动摇了。
元春和皇上感情好,和皇后感情更好。
生了四皇子后她毅然决然地把孩子又送到了罗韵宫里养着。
罗韵笑着骂她当自己是她的奶妈呢。
谁知元春笑道:“姐姐处处比我强,比我更像个好母亲。
再说了,有姐姐管着,比我自己管着更让我放心。”
元春将儿子们都送给罗韵管着,自己则带着小女儿李茹成天在卫霓裳宫里厮混。
她其实私下还同卫霓裳说好了,若是她还能再生个女儿,就送给卫霓裳养。
所以卫霓裳日日炖了补品给她和皇上送去,希望自己宫里也能添个小公主。
李湛听说了两人之间的协议后,哭笑不得。
连着几晚都让元春欲仙欲死,哭着求饶才肯放过她。
李湛看着媚眼如丝的元春,“你不是要做好人给别人送女儿吗?
朕不好生努力,可要如何让你如愿以偿呢?”
说完便又欺身而上,让元春好生体会一下什么叫作茧自缚。
中秋节当晚,王熙凤参加宫宴的时候见到元春精神疲惫,还有些担心。
待听她说了是这么个缘故的时候,也为侄女如今的盛宠感到开心。
方氏陪着小姑子说了许多家里的事情,走之前又再三拜托了贾瑚的亲事。
王熙凤盘算着,这几日吴氏、肖氏这些要好的人家定也会上门来看望自己的,到时候倒是可以劳驾她们给瑚哥儿寻摸寻摸。
如她所料,还没过两天呢,吴、肖二人就一起登门了。
吴氏天生大嗓门,往屋子里一坐,立刻满堂的欢声笑语。
王熙凤如今对自己有孕一事已经很是释然了。
她笑着说道:“想不到我竟也有老蚌生珠的一天。”
吴氏哈哈大笑,“妹妹说得这是什么话。
你不过才四十出头,哪里就算得上是老蚌了?
我还听说过那六旬老妇生子的呢,你这可差得远呢。”
肖氏点头笑道:“吴妹妹这话没错,确实是有的。
所以贾妹妹你这也是正当年呢。”
王熙凤让她二人说的也跟着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