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笼罩着村庄,月光如水,洒在小院里,给整个世界蒙上了一层银纱。苏瑶和陈宇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时光。李氏回房休息后,院子里只剩下他们二人。
陈宇轻轻握住苏瑶的手,手指摩挲着她因为劳作而变得粗糙的掌心,心疼地说:“瑶儿,跟着我,让你受苦了。今天在集市上,我看到那些富家小姐,穿着绫罗绸缎,戴着金银首饰,再看看你,连件新衣裳都舍不得买。”
苏瑶靠在陈宇的肩头,轻声笑道:“我才不觉得苦呢。那些金银首饰、绫罗绸缎虽好,但哪有和你在一起的日子珍贵。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和和睦睦,比什么都强。”说着,她抬起头,在陈宇的脸颊上轻轻一吻。
陈宇被苏瑶的话和举动弄得心里暖烘烘的,他将苏瑶搂得更紧了些,“瑶儿,等以后咱们日子好了,我一定给你买好多漂亮衣服,让你成为这世上最幸福的女人。”
两人沉浸在这温馨的氛围中,不知过了多久,苏瑶突然想起一件事,坐直身子说道:“陈宇,我今天在集市上,听人说邻村有个商人,收了一批特别的布料,说是从很远的地方运来的,花样和颜色都很新奇。要不我们去看看?说不定能找到合适的布料,给娘也做件新衣裳。”
陈宇点点头,“行,明天咱们就去邻村看看。要是有好的,就买下来。娘为这个家操劳了一辈子,也该享享清福,穿件新衣裳了。”
第二天天刚亮,苏瑶和陈宇便早早起床,简单吃了点早饭,便向邻村走去。一路上,两人有说有笑,欣赏着沿途的风景。路边的野花在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他们点头问好。
来到邻村,他们四处打听那个商人的住处。在一位好心人的指引下,终于找到了商人的店铺。店铺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布料,色彩斑斓,让人眼花缭乱。
苏瑶在布料中仔细挑选着,她拿起一块浅蓝色的棉布,上面绣着精致的小花,质地柔软,颜色素雅。“陈宇,你看这块布怎么样?给娘做件衣裳肯定好看。”
陈宇走上前,摸了摸布料,点头道:“嗯,不错,娘肯定会喜欢。再给你选一块吧。”说着,他又在布料堆里翻找起来。
不一会儿,他拿起一块淡粉色的丝绸,上面绣着栩栩如生的蝴蝶,“瑶儿,这块布你穿上肯定好看,就像仙女下凡一样。”
苏瑶看着那块丝绸,眼中闪过一丝喜爱,但当她看到布料上的价格标签时,脸色微微一变,“陈宇,这块布太贵了,我们还是选别的吧。”
陈宇看出了苏瑶的心思,他握住苏瑶的手,坚定地说:“瑶儿,你别担心钱的事。我说过要给你买漂亮衣服,就一定说到做到。这块布你喜欢,就买下来。”
在陈宇的坚持下,苏瑶只好同意。他们买好了布料,又在邻村的集市上逛了逛,买了一些日常用品,这才回家。
回到家时,李氏正在院子里晒粮食。看到他们回来,笑着迎了上去,“你们俩这一去就是大半天,买着东西了吗?”
苏瑶笑着举起手中的布料,“娘,我们买了布料,给您和我都做件新衣裳。您看,这块蓝色的给您,颜色素雅,穿上肯定显年轻。”
李氏接过布料,摸了摸,眼中满是感动,“你们俩孩子,乱花什么钱,娘有衣服穿,不用买新的。”
“娘,您就别推辞了。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您操劳了一辈子,也该好好打扮打扮了。”陈宇说道。
李氏看着懂事的儿子和儿媳,眼眶微微湿润,“好好好,娘收下。你们都是好孩子,娘这辈子有你们,真是值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苏瑶一有空就坐在院子里,为李氏和自己缝制新衣裳。她的手艺越来越好,每一针每一线都缝得细致入微。陈宇则更加努力地干活,他不仅要耕种家里的农田,还利用农闲时间帮村里的人打零工,希望能多挣些钱,让家里的日子过得更好。
终于,新衣裳做好了。苏瑶先将给李氏的衣裳拿给她试穿。李氏穿上新衣裳,站在镜子前,看着焕然一新的自己,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瑶儿,你这手艺可真好,这衣裳做得合身又好看。”
苏瑶笑着说:“娘,您喜欢就好。您穿上真好看,就像年轻了十岁。”
接着,苏瑶又穿上了自己的新衣裳。淡粉色的丝绸,衬得她肌肤如雪,绣着蝴蝶的裙摆随着她的走动轻轻飘动,宛如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陈宇看着苏瑶,眼中满是惊艳和爱意,“瑶儿,你真美,就像天上的仙女。”
苏瑶被陈宇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脸颊微微泛红,“就你会说好听的。”
一家人沉浸在喜悦之中,然而,平静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一天,村里突然来了几个官差,说是朝廷要征收赋税,而且今年的赋税比往年要多很多。这让原本就不富裕的村民们叫苦不迭。
陈宇和苏瑶得知这个消息后,也十分发愁。他们辛苦劳作一年,挣的钱勉强够一家人的生活开销,如今要缴纳这么多赋税,实在是有些困难。
“这可怎么办?这么多赋税,我们到哪里去凑啊?”苏瑶焦急地说道。
陈宇皱着眉头,沉思片刻后说:“瑶儿,你别着急,我再想想办法。实在不行,我去镇上的作坊看看,能不能多找些活干,多挣点钱。”
为了凑齐赋税,陈宇每天天不亮就出门,直到很晚才回来。他在镇上的作坊里拼命干活,手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又磨成了厚厚的老茧。苏瑶看着心疼不已,她也在家里想尽办法,多做一些手工活,拿到集市上去卖。
日子一天天过去,陈宇和苏瑶终于凑齐了赋税。当他们将钱交给官差的那一刻,心中的大石头才落了地。然而,经过这件事,他们也意识到,仅靠种地和打零工,很难改变家里的经济状况。
一天晚上,苏瑶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她想着家里的情况,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她捅了捅身边的陈宇,“陈宇,你醒着吗?我有个想法,想和你商量商量。”
陈宇翻了个身,面向苏瑶,“我醒着呢,你说吧,什么想法?”
苏瑶坐起身来,认真地说:“我想我们不能一直这样下去,光靠种地和打零工,很难过上好日子。我听说镇上的酒楼生意很好,我们能不能自己做些特色的农家菜,拿到酒楼去卖?说不定能挣不少钱呢。”
陈宇听了苏瑶的话,眼前一亮,“瑶儿,你这个想法不错。以你的厨艺,做出来的菜肯定受欢迎。不过,这酒楼的老板会愿意收我们的菜吗?”
“我们可以先去试试啊。就算老板不收,我们也可以在集市上摆摊卖。只要我们的菜好吃,总会有人买的。”苏瑶充满信心地说。
陈宇看着苏瑶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好,那就按你说的办。明天我们就去镇上的酒楼问问。”
第二天,苏瑶和陈宇早早起床,苏瑶精心准备了几道菜,有她最拿手的红烧肉、糖醋鲤鱼,还有一些清爽可口的素菜。他们带着做好的菜,来到镇上最大的酒楼——悦来酒楼。
陈宇找到酒楼的老板,说明来意。老板一开始有些怀疑,不太相信他们做的菜能符合酒楼的标准。苏瑶见状,连忙将带来的菜端上桌,请老板品尝。
老板尝了一口红烧肉,顿时眼前一亮,“嗯,这味道不错,肥而不腻,入口即化,比我们酒楼大厨做的还好吃。”接着,他又尝了其他几道菜,每一道都赞不绝口。
“行,你们这菜我收了。以后每天都给我送些过来,价格好商量。”老板爽快地说道。
苏瑶和陈宇听了,心中大喜,连忙道谢。从那以后,苏瑶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开始准备食材,精心烹制各种菜肴。陈宇则负责将做好的菜送到酒楼。他们的生意越来越好,不仅还清了之前因为凑赋税借的钱,还攒下了一些积蓄。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瑶和陈宇的名声在镇上越来越大。有不少人慕名而来,想要学习他们的厨艺。苏瑶和陈宇商量后,决定开一家小饭馆,将自己的手艺传授给更多的人,也让更多的人品尝到他们做的美食。
在众人的帮助下,小饭馆很快就开张了。苏瑶亲自掌勺,陈宇则负责招呼客人。饭馆里的生意十分火爆,每天都座无虚席。苏瑶和陈宇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他们不仅买了新的房子,还将家里重新装修了一番。
然而,苏瑶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她知道,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和乡亲们的帮助。于是,她经常带着食材和做好的饭菜,回到村里,分给那些生活困难的乡亲们。她还教村里的妇女们做菜,帮助她们增加收入。
在苏瑶和陈宇的努力下,他们的小饭馆越做越大,成为了镇上最有名的饭馆之一。他们的爱情故事也在村里和镇上流传开来,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佳话。每当有人问起他们成功的秘诀时,苏瑶总是笑着说:“只要一家人齐心协力,相互扶持,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