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听泉鉴宝:开局进秦始皇陵墓 > 第206章 宋代青花釉上彩试验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6章 宋代青花釉上彩试验品

第206 章 宋代青花釉上彩试验品

唐青这段时间挺忙的,先去了京城。

结果回到魔都,又天天和宝利、国博的人一起,都没有时间学习。

唐青心想在古墓直播前两三天,就待在家里学习。

结果黎老的一通电话,把唐青喊了出去。

唐青这次出门开着他的迈巴赫。

因为要去接黎老,黎老岁数大了。

而他的宝马x7太高,黎老上下不方便,迈巴赫就不一样了。

黎老还住在魔都上世纪的老房子。

整栋楼只有六层,两层为一户的小洋楼。

黎老一家住在一两层,家里就住着黎老和师娘、一个保姆,还有一个最小的孙女。

“老师,师娘!”

唐青然后蹲下身体,伸出双手笑嘻嘻的说道。

“小苒苒又要去上幼儿园了,来叔叔抱一下。”

小苒苒长的精灵古怪,板子脸说道。

“唐叔叔,以后不许再叫我小苒苒,要叫我苒苒。

我已经长大了,现在都上幼儿园大班了。”

小苒苒说话就跟一个小大人一样,把大家都给逗笑了。

唐青抱起小苒苒,“好,我答应你,以后都叫你苒苒。”

唐青陪了一会小苒苒,然后小苒苒去上幼儿园,唐青载着黎老也出发了。

“这就是秦家送你的那部车?”黎老坐在后排问道。

“是的,老师!”

“唐青,既然你与秦家扯上关系。

那秦家这条关系网,你要维护好,说不定以后对你有帮助。

毕竟他们的家族不一样。”黎老给唐青提醒道。

“老师你放心,我和秦老爷子孙子时常联系。”

“那就好!”黎老微笑点头道。“听说你昨天又捡好东西了?”

唐青笑道:“是的,老师。

1个张大帅的五十圆金币样币,16个银币。

本来今天想拿过来你两老看。”

黎老笑道:“你的本事是越来越厉害了。

你先拿给佘老看吧,我们这几天有事忙。”

唐青疑惑的问道:“老师,我们这是去忙什么事?”

黎老靠着后背,闭着眼说道:“这次你路师兄和王师兄从中州带来一件好东西。”

唐青一时没想起路师兄和王师兄是谁,但肯定是六老的徒弟。

唐青灵光一闪,他想起来了。

既然说是中州,那肯定是纪老的徒弟。

他自己上次去中州考古秦朝墓的时候,还和路师兄、王师兄待过一阵。

“老师,两位师兄带的什么文物过来?”

“一件宋代的青花釉上彩三足杯。”黎老说着叹了一口气。

“这是夏国考古界,第一次发现宋代的青花釉上彩三足杯。

可惜被摔烂了,而且还缺一些碎片。”

黎老的语气,能让唐青感觉到他很痛心。

唐青也是第一听说宋代青花釉上彩三足杯,以前都没有这个词。

“老师,两位师兄带来三足杯,是想让你修复?”

黎老舒缓了一下心情,“嗯。

这种宋代三足杯,我也是第一见。

我只能尽力修复,你也跟着学习一下。”

唐青很感激的说道:“谢谢老师。”

唐青在一家国营招待所,接到了路师兄和王师兄。

“黎老!”

“黎老!”

“路师兄、王师兄,欢迎来到魔都。”

路师兄笑道:“唐师弟好久没见。”

王师兄打趣道:“唐师弟,虽然这么久没见。

可我们从老师口中,经常听到你的传说。”

唐青知道,他自己的每次捡漏,肯定都传到了纪老耳朵里。

路师兄年龄最大,已经四十多岁。

他拍着唐青肩膀,“小师弟你放心。

你的事情,只有我们三个学生才知道,老师也不让我们外传。”

老师们还是想的周到,不然唐青要在考古和古玩界出名了。

唐青载着三人向城外郊区开去。

他们来到了一家小型瓷器烧制厂。

这厂确实小,一座三层楼的办公室,旁边就是烧制厂房。

听黎老说,这厂还属于国家单位。

需要烧制的文物修复,他们一般都来这里。

“黎老!”

“黎老!”

一路上都有人给黎老打招呼,看来黎老经常来。

走上楼,唐青才发现黎老不是经常来那么简单。

黎老在这里,居然还有一间专门修复瓷器的工作室。

而且整栋楼里,各种专业机器和工具材料都有。

黎老从保险柜里拿出一个木盒,木盒里装的就是宋代青花釉上彩三足杯。

三足杯给唐青第一眼感觉,就是一个实验品。

釉上彩做的散而断和淡。

“老师,这是宋代青花釉实验品?”

黎老笑道:“对,你的眼光很毒啊!

我记得我没给你说过是试验品?”

唐青珊珊的笑着,“看古代瓷器看多了,有那么一点感觉。”

路师兄在一旁说道:“唐师弟,你已经很厉害了。

只看了一眼,就能判断出是试验品。

我看第一眼,就没看出来。”

唐青谦虚的说道:“你们之前给我说了一些,我结合着推断出来的。

不然,我也一眼看不出来。”

几人只是笑了笑,不争论这些,大家心里都有数。

青花瓷的成熟烧制始于元代景德镇。

其核心技术是以氧化钴为呈色剂的釉下彩绘工艺。

宋代虽有青白瓷(影青瓷)。

但青花釉料的应用尚未出现,且元代以前未发现成熟的青花瓷釉上彩器实例。

而且宋代彩瓷以磁州窑的红绿彩、定窑的黑釉加彩等为代表。

但均为单色或简单的釉下彩绘,未形成与釉上青花结合的“斗彩”工艺。

釉上彩与釉下青花的结合(即斗彩),是明代成化年间才细腻发展而成。

宋代的瓷器都是以单色调为主,比如汝窑、哥窑、官窑,龙泉窑等。

黎老拿起一片瓷片,“这件为宋代青花釉上彩。

到目前为止,已经超出了我们对宋代瓷器的认知。

应该说是考古界的重大发现。”

黎老继续说道:“因为若与釉上彩结合需两次烧制。

据史料记载,宋代尚无此类复杂工艺。”

“而且你们看它的釉上彩,明显属于散色和断色状。

只有工匠的试验品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按照古代的工匠规矩,这种不成功的试验品,当场就会被销毁。

是不可能流落出窑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