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明氏对孟映棠道,“你不用执着于规矩,你放心,你的规矩不是出挑的,但是比绝大部分人都好。”

世界就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想要出类拔萃,卷不过那些卷王。

但是略学一学,就绝不会垫底。

“咱们就是普通人,想拔尖不容易,想垫底也难。而且规矩这东西,就是唬人的。你说皇上和皇后娘娘规矩出错,谁敢说?还得将错就错。”

说到底,是孟映棠自己焦虑了。

内心里那个自卑的她,在面临新的境遇时,还是会时不时地偶尔出来作祟。

“好孩子,不用怕,多出去走动几次,你就什么都懂了。”明氏这般鼓励她,“而且眼下,也不是什么要紧的局。只是去一趟裴遇府里,见见他的妻小,不用紧张。”

裴遇在京城定下之后,派人把一家都接了来。

自从落了残疾之后,裴遇低调多了,所以也不准备大摆宴席。

他只打算邀请相熟的人去家里坐坐。

徐渡野,当然要是第一个。

本来是想一起请的,但是徐渡野说,他的妻妾和那么一长串的孩子,就够孟映棠认了,他们夫妻就单独去一趟。

其实是,徐渡野已经感受到了孟映棠对出去社交的紧张,想让她拿裴遇家先熟悉一下。

他其实不是很理解。

这有什么好紧张的?

都是人,怕什么?

你嘲笑我规矩不好,你规矩就好了?

你规矩好,你会嘲笑我?

你若是嘲笑我,说明你不行,那扯平了,咱们俩都不行,我也嘲笑你。

孟映棠听了徐渡野的“歪理”,哭笑不得。

不过她心里,到底轻松了些。

不知不觉,她就被徐渡野带到了这么高的地方,虽然紧张焦虑,但是她总得慢慢适应,去跟上他的脚步。

出门之前要梳妆,婵娟特意来帮孟映棠梳头。

“姑姑,好了,”婵娟拉开盛首饰的三层抽屉,“你看看挑哪几样戴着?”

珠光宝气,令人眼花缭乱。

几乎都是徐渡野一点一点帮她添置的。

明氏给的那些,以后是要留给女儿和儿媳妇的,孟映棠都已经收起来了。

孟映棠挑了一根桃花簪,看着那栩栩如生的花蕊,她想起了和红袖最开始认识的时候,红袖特意上门澄清和徐渡野的关系,然后送了她一根做成牡丹花样子的金簪。

红袖姐姐……

皇上登基已有数月,却还没有帮上官家平反。

大概他也是忘了这件事。

徐渡野陪着孟映棠一起坐马车。

“略打扮些,就这么好看。”徐渡野捧着她的脸亲了两口,紧挨着她,和他十指交握,“裴遇家人多,孩子多,乱糟糟的,若是东西遗漏了一份两份,回头补上就行。”

孟映棠点点头。

“你身边,还是缺两个能管事的婆子。”徐渡野道,“祖母还没找好吗?”

明氏什么都好,但是对于身边的人,非常挑剔。

她说,宁缺毋滥。

尤其是贴身伺候的人,一定要忠心,话少,人妥帖。

孟映棠现在出门,身边也就茉莉一个。

茉莉保护她可以,但是其他事情都稀里糊涂。

“慢慢找,我还能应付过来。”孟映棠道。

她和徐渡野提起了上官家的事情。

“皇上是不是忘了?”

“肯定是忘了。”徐渡野道,“之前裴遇总提,后来裴遇来到皇上身边,她人也没了,肯定不提了。”

“那……”

“我今晚和裴遇商量一下,让他和皇上提一提。这么多年,他沾了红袖那么多光,也该回报她一二。”徐渡野如是道。

“好。”

两人很快到了裴遇的宅子。

裴遇的夫人郝氏,带着妾室丫鬟迎了出来。

郝氏比裴遇大三岁,今年已经三十多岁,鹅蛋脸,肌肤白皙,面色可亲,拉着孟映棠,十分热情。

孟映棠早已做过功课,郝氏出身商贾之家,当初带着万贯家财嫁给裴遇。

这桩婚事,是裴遇求来的。

别人笑他重利,不要体面,但是后来裴遇自己日子宽裕,就是因为郝氏的功劳。

不过郝氏性格绵软,不管裴遇纳妾,所以裴遇除了外面那些勾勾搭搭的女人外,家里还有五房妾室。

第五房,是今年皇上才赏赐他的。

“这么多年,一直听老爷说,徐大人家有贤妻,”郝氏周到而热情,“今日终于见到了妹妹,却没想到,妹妹这么小,看起来和我那准备出阁的大女儿也差不多大。”

裴遇的大女儿,定给了兵部尚书的嫡长孙,两人家世般配。

孟映棠见了一屋子人,散了很多赏赐礼物,记得脑壳子疼。

感谢徐大哥,没有给她这种困扰。

郝氏人如其姓,是个好好夫人,待人温和,说话让人如沐春风。

见到孟映棠身边就带了一个茉莉,她笑着道:“妹妹身边,该添几个人了。”

怕孟映棠多心,她又补充了一句,“管事婆子就行,年纪大些,稳妥。”

她羡慕孟映棠的清净,羡慕徐渡野待孟映棠一心一意。

但是也没有多羡慕。

毕竟,还是像她家这样过日子的达官贵人多。

什么事情,都不能比最好的,要不日子没法过。

说了一会儿话,有个妇人上来奉茶,身形略胖,低垂着头,穿着和其他仆妇一样的青色比甲。

孟映棠并没有特别注意,直到她抬起了头。

“伞伞?”孟映棠有些激动。

妇人对她笑了笑,屈膝行礼,“奴婢伞伞,见过夫人。夫人还记得奴婢,是奴婢之幸。奴婢嫁了人,夫家姓张,别人都唤奴婢张家的。”

伞伞,取名字青荷伞动浮光碎,原是因为她进门的那日,上官家七岁的大姑娘正在水榭画荷。

母亲让她自己挑选丫鬟,她只挑了一个,念了一句诗,给她赐名“伞伞”。

母亲说,伞谐音“散”,这个寓意不好。

但是父亲却说,伞有伞护之意,希望这个丫鬟,能护主。

于是,七岁的伞伞,就成了上官家大姑娘身边第一个自己选的丫鬟。

后来陪她历经风雨,从京城到西北。

伞伞,是红袖身边的人。

红袖一直带着她。

“我还以为你——”孟映棠看见故人,眼泛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