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韩暨干笑道:“那就是将军们自己的事了。”

他主要的任务是教授利器的基础知识,到各军中后该如何去使用,那就是他们事了。

皇甫嵩思考一阵,“霹雳炮的运用,倒是和投石车有几分类似。”

霹雳炮现阶段就是改良版的投石车。

但比普通投石车速度更快,威力更大。

现有的单梢炮五分钟才能投一发,如果是长久作战,配备十辆投石车,一晚上能发射三十发就是巅峰了。

平均下来达到夸张的每个时辰三发,每四十分钟一发。

射程也是问题,能有一两百步就不错了。

以前投石车运用,是另一种战法。

第一步先进行围城,确保敌军被困在城内,然后在人家眼皮子底下召集工匠搭建投石车。

要是敌军出城袭击,就正中攻城方下怀,顺势歼之。

不出城的话,两三个月后,守城方人困马乏,投石车就能展开昼夜不停的轰击。

霹雳炮就没那么麻烦,只要搭建的零件到位,工夫曲三百人能在两个时辰内搭建完成,而且能藏于四百步远的地方迅速发动攻势,追求速胜。

众将明悟,但如何去实战化使用,还得经历真正战场的洗礼才能知道。

关羽说的话,以及一些兵书中对于攻城车的战法,或许能为他们提供初期经验。

接着,韩暨开始介绍床弩。

“此弩被称为床弩,又能称为霹雳弩,每军日后会配备八台,有效射程四百到五百步,极限可达六七百步。”

“箭重三斤,两百步足以将夯土墙射对穿,凉州城墙不如中原石墙,以土墙为主,一轮齐射,十有八九能将其射塌。”

“霹雳弩的搭建比起霹雳炮快上一倍,可攻可守,若往人群射之……至少能将八人射对穿。”

众将面面相觑。

韩暨继续道:“诸位将军请注意,霹雳弩分为两种操作方式,一为直射,二为抛射。”

“直射射程仅有两百步,最好寻求高地,保证其精度,直射威力更大,就如同我刚刚说的,能将至少把人捅对穿。”

“抛射为向天上射,精度极弱、威力和杀伤会小不少,但射程更远,极限可达六七百步。”

“直射时一定注意,霹雳弩前不得站任何人。”

众将点头,霹雳弩虽然是个好东西,但限制不少。

两军交锋期间,霹雳炮或许能发挥用场,但弩一不小心就射到自己人了,抛射纯粹是瞎射,保证不了精度又有何用。

但在两军短兵相接前,往人家军阵一放,那场面想想就刺激。

两个大杀器介绍完,韩暨又着人拿来手弩,给每名将领发了一把。

韩暨得意洋洋的介绍道:“此乃手弩,常规士卒上手一日,就顶得上训练数月的神射手,就连骑射都不在话下。”

嘶。

现场一阵倒吸凉气的声音。

黄忠摆弄着手里的玩意儿,有点不信的说:“真有那么厉害?”

“将军堪称神射,不知将军能射多少步?”

“一百五十步不在话下。”

“此弩哪怕是让稚子来操作,都可射一百四十步。”

黄忠双眼瞪大,军中的神射手士卒能射六七十步不错了。

只要拿上手弩,就可以远远超过神射手?

随便找个小孩来都行?

黄忠感觉自己受到了打击。

要是给一支手弩营全部装备手弩,好家伙人人都是黄忠。

韩暨呵呵一笑,安抚道:“黄将军别担心,此物自然也有劣势,劣势便是射速慢,纵使是熟练的弩卒,也要十五息才能射一发。”

听到这句话,黄忠释怀了,失笑摇头:

“我麾下亲卫,人人都可做到三息一射。”

韩暨的话让大家明白了手弩和弓箭的优劣。

手弩:射得远、精度高,但射速慢。

弓箭:操作难度高(精通难)、对弓箭手体力、强壮等有极高需求,但熟练之后射速快。

还是关羽先意动的搭话,“两军交战,交锋之前,先派手弩曲三轮齐射,可在敌军射程之外打掉对手千人,重创其锐气,待双方互进入射程,再换弓箭速射,步卒冲阵,击溃敌兵。”

众将连连点头。

不仅如此,还需要结合霹雳弩和霹雳炮,如何将这三种相互配合,各自发挥长效才是关键。

今后打仗怕是不能主将嚷嚷一句杀,然后带着三军冲阵,连伙夫都拿着勺子跟着杀人。

三大杀器能防能守。

基本情况介绍完了,一直静悄悄的刘辩走出来。

“诸卿,司金府有霹雳炮二十台、霹雳弩八十台、手弩两千余支,正在运往长安,目前还未分配至各军。”

“诸位将军以太尉、中候、征西将军为监考官,在此推演一日战法,运用最当着,军中优先配齐装备。”

众将起身抱拳:“喏!”

吩咐完,刘辩在旁边观看了一阵,见将领们两两一组互为对手,相互推演攻伐和调兵遣将,唾沫星子横飞讨论的热闹,满意的点头。

司金府的三大杀器,到了战场上好不好用,就看凉州战果如何。

待了一阵,刘辩将场地让给他们,带着皇甫嵩离去。

调兵遣将完成了调兵,接下来该对征西大军进行人员上的配置了。

回去的路上,刘辩随手将袁绍的奏疏交给皇甫嵩,吩咐道:

“将内容抄录起来,和蔡卿沟通沟通,日后制成教材,还有,将军们在凉州对于新型装备的运用,也要记录在册。”

皇甫嵩诧异的接下,心中了然,这鸿都门学搞不好以后还要开个武学院。

他答应下来,并未多言。

一路来到章德殿,老样子,刘辩将谋臣们找来。

阵容比以往还要豪华。

侍中郭嘉、尚书令荀彧、太仓令荀攸、大鸿胪戏志才、锦衣卫指挥使程昱、廷尉正沮授、大将军府长史审配、太师府长史辛评、城门校尉耿武等一众人。

还有刚刚从并州回来的徐庶。

众臣先行礼,刘辩大气的给他们每人赐座,然后开始聊正事。

人员方面的安排。

首先是督粮官。

每军有自己的督粮曲,保证各军的粮草供给,但需要一个总的督粮官,在安全之地建立粮草大营。

各曲自己去领粮。

汉军经过数次改编,现在环环相扣,井然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