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箭鸣,箭矢飞出,下一秒,射在猎物脚边。
小鹿受惊跑开,曹操遗憾道:“臣的箭术难以企及陛下。”
刘辩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别看曹、刘、孙三人现在曹操混的最差,其实曹操才是最适合在朝堂上混的。
若不是他知道每个人的能力,让历史发展的歪了些,刘备孙坚绑一块都没曹操能风生水起。
如果要在当前的朝臣中选一个丞相,曹操最合适。
能治世、会打仗、手段压得住士大夫、深沉的心思控制的了武将。
向上会察言观色,知道什么事该干什么事不该干,用不着天子开口,会主动背下黑锅……
只要自己能为他解决后顾之忧,就会有一系列独特的优点。
某些方面有点像后世的胡惟庸?
胡惟庸普拉斯版。
刘辩意味深长道:“曹卿身为征西将军,箭术要多练练。”
鹿肉分好了,继续祭天典礼。
又是一套流程,忙活一个时辰,总算是步入冬狩正题,诸卿在两侧入宴,刘辩用小刀分几份鹿肉赏赐给大臣。
接着就是文人、重号将军们参宴喝酒吃肉,观看武将们在猎场狩猎。
刘辩觉得单纯的看狩猎没意思,喊来典韦吩咐几句。
而后,典韦来到台前,宣布道:
“天子有令,给猎物绑上红绸,围猎每人只带三支箭矢,骑射追猎,持红绸而归者,天子赐酒赐袍赐美人,空箭空手而归者,罚赤脚向大将军敬酒,回归最晚十人,无论是否猎中,罚舞剑助兴!”
新奇的想法,大臣们面色各异。
每人只能带三支箭,机会就只有三次。
难度不是一般大。
外来的大臣连连摇头,苛刻的要求。
在他们眼里,天子就是在存心羞辱压制武将。
还有羞辱大将军的意味。
寻常人不可能做到在奔驰的马上拉弓。
若是武将的话倒是不难,准头就不好说了。
上点档次的,骑射十箭中一就已经不错了。
皇甫嵩起身表态:“谁要是赤着脚来给老夫敬酒,老夫会让他好看。”
看吧,皇甫嵩生气了,觉得羞辱了。
看来外界的传言是假。
实际上天子是畏惧皇甫嵩掌握的兵马,迫于压力才拜他为大将军。
武将们一个个迫不及待的摩拳擦掌。
哪怕是薛兰和李封,都准备好好露一手。
他们二人虽然不出名,可出身自并州狼骑。
狼骑的拿手绝活是什么?冲阵、斩首、突袭、骑射!
至于关羽、孙策、曹仁等,虽很少用箭,但给他们三支箭让他们射个猎物要是射不中,可以当场退休了。
将军们各自领取箭矢上马。
现场人们喝酒的动作都放缓了,各自讨论了起来。
“你们猜会有多少人无功而返?他们又需要多长时间?”
“五成之数吧?”
“五成都少了,先帝时的冬狩我参加过,七成以上的人,怕是要空手而归。”
说话的是个地方来的老者,摸着胡须做追忆状,继续道:
“犹记得先帝时的冬狩,整整一个下午,武将们只猎来十五只猎物。”
众人听到他的话,连连摇头。
他们端起酒杯继续喝酒,同时期待着待会的场面。
谁知咻的一声,让他们纷纷扭头。
一看之下,竟有蠢夫刚上马就射出去一支箭。
难道不应该骑马冲出去找寻猎物吗?
看到猎物了吗就射。
难道是……和天子针锋相对?
为了帮大将军皇甫嵩表达不满?
马上的大汉自信的跳下马,来到场中朝刘辩抱拳:
“陛下,末将射中了。”
大言不惭。
大臣们竖起耳朵偷听,等天子发火。
谁知刘辩哈哈一笑,想的既不是求证真伪,也不是当场暴怒,而是夸赞道:
“奉先神射,来,朕赐你一碗酒!”
吕布高兴的两步上前,当即高举双手道:
“谢陛下!”
外来的藩王、大臣们表情精彩万分。
这又是在玩哪出?
这时候,虎贲郎拖着一只猎物归来,单膝跪地,举起手中之物道:
“禀陛下,吕将军于八十步外射得野猪一只,箭矢正中猪心,此乃红绸。”
红绸上还染着血。
全场目瞪口呆。
开什么玩笑。
一般二石之弓的射程只有三十步。
还没完,吕布刚喝完酒披上红袍,马蹄声响起。
黄忠、太史慈二将一人拎着只猎物丢下,两人对视一眼,一同下马,来到刘辩面前单膝下跪。
“末将射得猎物!”
虎贲郎随后而来,禀告道:“黄忠、太史慈射得猎物,此乃红绸。”
“好!赐酒!”刘辩给他们倒酒。
泼天的荣耀。
大臣们难以置信,不少人站起来看向猎场。
怎么眨眼间就有三人射中归来,开什么玩笑。
正好驾马的韩当发现猎物,快速的取出箭矢,搭箭一射,正中野兽眉心,野兽应声栽倒抽搐。
虎贲郎围上去,将红绸取下,快速跑来。
“陛下,韩当射得猎物,此乃红绸。”
还没完,一个接一个的将领,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完成骑射。
大多数人,都只用了一箭!
百发百中。
这上百名战将要是出现在战场上,每人哪怕是带三支箭矢,眨眼间就能消灭一支部曲。
要是弓箭管够呢?
他们充分发挥游骑优势,怕是能将万人步兵溜的团团转。
这伙骑将都能跟项羽麾下的精骑相提并论了。
哪是跟打压诸将啊,分明就是在人前露一手,告诉各地官吏、藩王要小心些,否则朝廷有上百名战将可以领兵出征。
既不缺兵,也不缺将。
刘辩很高兴,给每人都赏赐了美酒锦袍,接下来打算让大家亮亮自己的武艺。
……
就在上林苑举办盛大的冬狩时,三辅之地,两名浑身结着寒霜的人,正在雪地中前进。
一路上因为找不到马料,他们的马早冻死了,果断割马肉充饥,一行十人,唯独他们两人走出了雪地。
凉州太大,太荒凉,二人不知道走了多久。
他们身上背着包袱,有袁绍写给天子的奏疏,还有象征性的求粮信。
此刻他们傻眼的呆滞在原地,视线茫然的看着前方。
前方旌旗猎猎,狭长的平地上,是连绵不绝的营帐,每处营帐都在生着炭火之烟。
各种大旗眼花缭乱,除了有姓氏旗,还有军旗。
大汉边防第六军、大汉边防第七军……
大汉兖州军,大汉青州军……
大汉骑兵第一军骑兵一营、骑兵二营,骑兵第三军第十五营……
最高的番号是冀州,大汉冀州军第二十九营。
二十九个营?每营三千人?
还有个大汉边防军第二十九营的旗帜就在不远处。
虽然番号中间不连贯,但已经就位的至少有四十个营。
天,谁能告诉他们,这是什么?
两人腿肚子发抖。